二 传统考据学,根据考证的具体对象,实际上又可以分为二端:一曰外考证,它以历史文献为考察对象,借助于文字、音韵、训诂。版本、校勘、辨伪等学问,校正本文的错误,鉴定文献史料的真伪及其年代;一曰内考证,它以文献记载的历史事件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和推理等形式逻辑方法,验证、鉴别和评估历史著作中记载的某一事实、某种名物和某项制度的真实可信性。 先看外考证。所谓“外考证”,是验证历史文献本文之真实性的操作方法,从大处看,外考证实际上涵括了校勘学和辨伪学这两种传统操作技术。 历史文献在传写流布的过程中,或由于历史家的失误,或由于转抄者的笔误,难免以讹传讹,所谓“书经三写,乌焉成马”。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欲读书必先精校书,校之未精而遽读,恐读亦多误矣;读之不勤而轻著,恐著且多妄矣。”④因此,要读懂读通古代典籍文献,编纂历史,先要纠正史书的传写之误,纠正的方法,就是所谓“校勘”。 从考证学的角度看,校勘的目的就是恢复历史典籍的原状。校勘的内容大抵包括改讹文、补脱文、去衍文等,其具体方法主要有四,曰:本证、他证、音证(所谓因声求义)和理证。 1、本证法:一言以蔽之,曰“用本书证本书”。 这种考据方法包括内证与对证两项。所谓“内证”,是以同一文献中的前后两部分内容互相比勘,从中发现本文的乖舛牴牾处,而后抉摘异同,纠谬正误。例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用本证法勘校十七史的舛误,考据家以正史为基本依据,把正文中的纪、传、表、志各篇互相稽考,比勘异同,从中寻绎十七史本文的前后牴牾,订正了许多处史家和传抄者造成的纰谬。所谓“对证”,就是把同一种典籍的所有版本统统汇集一起,参互勘校,辨析文献的错简、互倒、衍文、脱文、误字,以订正文献中的错误。 2、他证法: 在验证某一文献时,利用与该文献相关的其它典籍资料,来验证该文献的本文的方法,即所谓的“他证法”。例如赵翼考订廿二史,每以各史相关联者互相对勘,以《汉书》比勘《史记》,以《三国志》校正《后汉书》,以《南史》对勘《宋书》《齐书》《梁书》《陈书》,以《北史》比勘《魏书》《齐书》《周书》,又以《北史》与《南史》互相验证,以《新唐书》与《旧唐书》互相校正,以《新五代史》与《旧五代史》互相校勘,等等,通过相关各史之间的勘同辨异,订正历史文献传布过程中误增、误脱或因字形相似而致误的本文错误。 3、音证法: 音证法即利用汉字音一义之间的连结关系,“因声以求义”,订正文献记录、转抄、传流过程中出现的错别字——古人所谓“假借字”。此法是清代学者考证文献时广泛运用的考据法。王引之《经义述闻·自序》说:“训诂之旨,存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之解,则诘屈为病矣。”由此可见,音证法就是根据汉语语音学“义由声出”的原理,破解典籍中的假借字,纠正古人约定俗成而为后人所不解的“错别字”,从而校正文献本文的失实或讹误,恢复典籍的本来面目。 4、理证法: 理证法,顾名思义就是据理以推论典籍讹误的一种考证方法。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说:“本证者,诗自相证也;旁证者,采之他书也;二者俱无,则宛转以审其意,参伍以谐其韵。”这里虽然在谈音韵学,但所谓“宛转以审其意,参伍以谐其韵”的审音方法,实际上已经涵摄了传统考据学“理证法”的基本内容,它既道出了“理证法”的独特处,也说破了这一考据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限:理证法完全根据考据学家个人的学识来确定、验证古代典籍纰缪伪讹之文,虽不失为考证之一法,但因欠缺可靠的证据,全以己意度之,这就难免失之于武断和草率。 校订本文的绌漏讹误,仅仅是外考证的一部分内容。外考证的另外一项内容,就是鉴定文献史料的真伪及其成书的时代。这其实就是传统所谓的辨伪学。综合各家的说法及其操作,传统考据学家用以辨证文献典籍之真伪及其年代的方法,大抵涵括以下几个方面: A、利用历代图书目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传统考据学家鉴定某种文献的真伪及其时代,每从检查历代图书目录入手。《汉书》以下历代正史中的《艺文志》、《经籍志》、著录前朝流传下来的旧籍,汇载当代儒林文苑的新著,可谓集一代文化学术之大成。因此,考据学家验证文献,往往“覈之《七略》以观其源,覈之群《志》以观其绪”,如典籍标名为先秦时书,就查看一下是书是否见录于《汉书·艺文志》;如某书标名为汉人所著,则查看《隋书·经籍志》有无收录;如检查的结果表明该书未被《艺文志》《经籍志》著录,则其书真伪为可疑也。 B、验证典籍本文的思想观念,以确定其书之真伪与时代。清代考据学家崔述在其著《考信录提要》中谈及他用以考辨伪书的方法时说:“文必因乎其时也。所以汉人好谈谶纬,则所撰之《泰誓》,‘乌流’‘火覈’,祥瑞先呈;晋人喜尚排隅,则所撰之《泰誓》,‘斮胫’‘剖心’,对待独巧。誓诰不及二帝,而《伪古文尚书》虞世有伐苗之誓;盟诅不及三王,而《吕氏春秋》武王有四内之盟。甚至王通之《元经》,以隋人而避唐讳。是知伪托于古人者未有不自呈露者也。”从时代风尚、学术思潮的演变轨迹中,检验文献的产生时代。 C、从考察典籍所载的典章制度、天文历算、地理沿革等入手,验证该书的真伪、作者及其时代,例如清代考据学家阎若璩考证《古文尚书》,就是通过把该书所载的政治制度、历法、地理等名物典章与先秦史书记载的内容两相比勘,以确凿的证据考定《古文尚书》乃后人所撰的伪书。 D、根据文献的文体及其所用语言辞汇的时代特征,考定该书的真伪和时代。 《考信录提要》卷下说:“唐、虞有唐虞之文,三代有三代之文,春秋有春秋之文,战国、秦汉以迄魏晋亦各有其文焉。非但其文然也,其行事亦多有不相类者。是故战国之人称述三代之事,战国之风气也;秦汉之人称述春秋之事,秦汉之语言也。《史记》直隶《尚书》《春秋传》之文,而或不免杂秦汉之语;《伪尚书》极力摹唐虞、三代之文,而终不能脱晋之气;无他,其平日所闻所见皆如是,习以为常而不自觉,则必有自呈露于忽不经意之时者。少留心以察之,甚易知也。”人类的语言往往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作为语言之书面符号,也随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发展和更新。因此,从文献词汇的历时性考察入手,检验文献的成书时代,就成了传统考据学家常用的方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