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超越死亡:司马迁的著史心态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 朱发建 参加讨论

生与死,是人生面临的永恒难题。“人固有一死”,活活的生命面对这一逃避不了的灾星,不能不思考人生的价值问题:人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让生命具有意义?又怎样超越有限的人生,使生命获得不朽的价值?本文从司马迁对死亡问题的思索中,探讨他坚定著史的信念和著史的心态。
    一 生死之间的抉择
    在普通人的一生中或许很少思考死亡问题,孔子所谓“未知生,焉知死。”即代表了中国文化“重生轻死”的思维取向和注重生存实践的人生态度。但是,当人们直接面对死亡的时候,再也回避不了人生中这一难堪的问题。司马迁对死亡问题的思索正源自于他的悲剧命运。
    司马迁因“李陵事件”而酿成他个人生活中的最大不幸。天汉三年,汉将李陵兵败塞外降于匈奴,被视为“失节”,在朝臣一片非议声中,司马迁仗义执言为之辨白,想以此宽慰汉武帝,不想反而触怒武帝,蒙获“诬罔主上”之罪,按《汉律》“当死”。依汉代旧例:死囚可纳钱赎死,或以宫刑代死。而司马迁因家贫“财贿不足以自赎”,亲朋故交、朝中大臣又“莫为一言”为之说情,因此,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引颈就戮,要么下蚕室受腐刑。生死抉择的关头何去何从呢?
    求生的欲望与对死亡的避离是人类共有的天性,“人情莫不贪生畏死。”[①]正是司马迁道出了这一人类共同心理。面对生与死的抉择,司马迁又是如何想的呢?在他看来,生为世人,最起码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鬄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②]因此,如果选择腐刑来逃避死亡,将受人生最大的污辱,无异于人格上的自杀。而对于死,司马迁当时是并不畏惧的。他自言:“早失二亲,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③]因此,也就没有常人面对死亡时对家庭的萦怀牵挂;而作为史官世家出身的司马迁,也是信奉“士可杀不可辱”的人格准则的,他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湛溺累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④]在生与死的选择时,连身份卑贱的奴婢还知道为保持人格尊严而“引决”,何况身为士大夫而又死罪在身的司马迁呢?从现实情形和保持生命的尊严上而言,司马迁是没有畏死之心的。
    但是,真正面对死亡时又逼使他思考生命的价值:“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⑤]正是在对生命价值“泰山”与“鸿毛”的轻重比较中,司马迁产生了求生的愿望。
    身陷囹圄的司马迁回顾个人的人生,以中国文化中“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标准衡量,深感自己是不能轻易放弃生命的。从个人道德上言,“孝”为五伦之首,“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以孝之大也。”[⑥]而此时的司马迁,功名未成,父亲遗命的修史事业“草创未就”;从社会责任而言,身为史官而“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坠先人之言,罪莫大焉。”[⑦]因此,在这个时候“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⑧]正是出于做人的基本道德与社会责任心,使司马迁觉得必须活下来,“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⑨]
    生死之间,司马迁终于选择了生。但是,他对生的选择,并非是对生的简单贪恋与对死的尽可能远的避离,而是在对人生价值思索后获得的一种抗拒死亡的意识,他的这种对死亡的抗拒决不是本能的、下意识的,而是高度自觉的。因此,可以说司马迁对生的追求,是他在面对死亡的命运时所获得的一种生命意识,他要以坚韧不拔的生命力量,赢得做人的尊严,赋予人生以不朽的价值,这不正是对死亡真正意义上的对抗,和对死亡的胜利与超越么?
    二 忍辱偷生为著史
    司马迁虽然活了下来,但作为“刑余之人”、“闺之臣”,面对世俗的“谤议”,乡党的“戮笑”,可以想见是多么艰难,“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匆匆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⑩]死亡刺激他思考生命,痛苦逼使他反思人生,悲惨的处境激励他寻求出路。正是肉体与心灵的巨大创伤,促使他的人生观发生了变化,在其余生中,他以顽强的毅力完成“千古绝唱”的伟大史著,从而超越肉体的死亡,谱写出一曲生命不朽的颂歌。
    李陵事件之后,司马迁人生观的变化突出表现在:绝意仕途,超脱于世俗功名之上的心态。司马迁生当汉武帝时代,在这个国力鼎盛、开拓疆土的时代,也正是英雄辈出,士大夫建功立业的时代。时势所趋,青年时的司马迁也如同时代的士大夫一样,走着一条读书做官,建功名于世的人生之路,他大约25岁时就“仕为郎中”。在汉代官僚系统中,郎中一职虽不过是“掌守门户、出充车骑”的宫廷侍卫官,但因为亲近皇帝,时常侍从皇帝出巡,常有机会由“内廷”外调,得为“长吏”,因此成为许多官宦子弟追求仕进的捷径。年轻的司马迁也很得意于“出入周卫之中”,并很快表现出他的才干,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在元鼎六年曾代表朝廷“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11)元封三年,他终于由内廷外调,继父职为太史令,从而真正侧身“卿大夫”之列了。正式步入仕途的司马迁,更加热心于功名事业,以至于“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12)这时的司马迁,不仅自己在仕途上锐意进取,还写信劝隐居的朋友挚峻出来为朝廷建功,他称赞挚峻“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荷累其名,固己贵矣。”(13)但绝不赞成那种“独善其身”的处世态度,对挚峻宁为山隐士不肯出来做官的作法大不以为然,从中可见当时司马迁热心功名的心态。
    及至出狱之后,司马迁对世俗功名的态度发生根本的变化。他虽已“身亏不用”,但汉武帝仍然任命他为中书令,“领赞尚书,出入奏事,秩千石。”(14)这比“秩六百石”的太史令可谓位高禄重了。但是,大劫之余的司马迁却自认中书令一职不过“为扫除之隶”、“闺阁之臣”,并不以这个“尊宠任责”的职位为荣,他虽无法拒绝汉武帝的“宠任”,但行事无非奉命而已,再也没有从前那般主动、热心了,过着一种“隐于朝廷”的官宦生活。他的这种“应世”态度曾引起朋友任安的不满,写信给司马迁“责以古贤臣之义”,并“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面对朋友好心的诘难,司马迁只以“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15)为托辞,来表明自己无意仕进,甘心寂寞的淡泊心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