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森林资源丰富,草原广阔,沙漠面积远没有今天广。今天的毛乌素沙漠地区,在战国时期曾是一片“卧马草地”,并有相当数量的森林分布。据史书记载,直到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时期,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楼兰、且末、精绝、若羌等地仍是人口兴旺的绿洲。[20]内蒙古、河西走廊都是广阔的草原。 先秦诸子正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背景,被人与自然相依共生、和谐融洽的亲密关系和美好情景所打动,启迪了创作的灵感和智慧,提出了“天人合一”这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光辉思想。这种思想从夏商西周时期开始形成,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管子·五行》称:“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老子·第二十五章》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主张“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儒家强调,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庄子则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孟子指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虽然各家的提法有别、和而不同,但却都贯穿着“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精神,这种精神经过世代传承和发展,延续至今,并将为今天的生态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注:原刊此组笑谈共7篇,本刊因篇幅关系选登5篇) 注释: ①参见史念海《河山集·二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张均成《中国古代林业史·先秦篇》,(台湾)“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1995年;熊大桐《中国森林的历史变迁》,见吴中伦《中国森林》(第1卷),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年等。 原文参考文献: [1] 王育民。中国人口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2] 崔之久。冷圈·气候变化。温室效应[Z].http://www.tibet-web.com/ziran/10keyan/06.htm. [3]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1973,(1)。 [4] 谭其骧。论《五藏山经》的地城范围[A].见:长水粹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5] 史念海。河山集。二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 [6] 熊大桐。《周礼》所记林业史料研究[J].农业考古,1994,(1)。 [7] 凌大燮。我国森林资源的变迁[J].中国农史,1983,(2)。 [8] 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9] 马忠良、宋朝枢、张清华。中国森林的变迁[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10] 李宏。商代甲骨文与动物[Z].http://www.hawh.cn/html/20060721/470321.html. [11] 张钧成。中国古代林业史。先秦篇[M].台湾: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1995. [12] 周书灿。《诗经》的历史地理学价值新论[Z].http://www.zgxqs.cn/article/2006/0920/article_1038.html. [13] 姜春云。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4] 何业恒。试论大熊猫的地理分布及其演变[J].历史地理(第10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5] 文焕然、何业恒。中国历史时期孔雀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J].历史地理(创刊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16] 王守春。尧的政治中心的迁移及其意义[Z].http://www.pku.edu.cn/academic/archeology/center/structure/main_3/i/2.html. [17] 邹逸麟。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述略[J].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8] 樊宝敏、董源、张钧成等。中国历史上森林破坏对水旱灾害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3,(3)。 [19] 史念海、曹尔琴、朱士光。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20] 朱俊凤、朱震达。中国沙漠化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