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关于历史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未知 李文海 参加讨论

组委会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在会议的最后,讲几句“结束语”。会议的组织者很用了 一点心思,不叫“闭幕词”,也不叫“小结”,而叫做“结束语”。意思是这个讲话不 代表任何方面,只是个人说几句自己想说的话,可长可短,可多可少,总之是给了我较 大的自由空间。我很感谢会议组织者对我的宽容和爱护。
    给我的时间是半小时。我想在规定的时间里讲三点意见。
    第一点当然还是要讲对这次会议的评价。这次会确实开得很成功,很圆满。这句话好 说,因为这符合会议的实际,也符合参加会议的同志们的普遍看法。有的同志说,“会 议的学术水平出乎意外”。今天上午,云南大学汪戎副校长在主持会议时首先肯定“这 次会是非常成功的。”钱乘旦同志在发言中说:“这次会上,大家发表了许多有深刻创 新思想的见解。”谢本书同志在昨天的小组会上用很有点激情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认为这次会“大有重振史学雄风的气概。”他甚至建议发表一个《昆明宣言》,为21 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提出完整的指导思想。我当然不敢把调子提得太高,而只是试图 来回答一下,这次会议“成功”也好,“圆满”也好,究竟表现在哪里?在会议开幕式 上,金冲及会长的开幕词就强调,这次会议的主题虽然是“21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展望” ,但并不是要大家预测21世纪内中国历史学将会怎样具体发展,那是不可能做到的。我 们只是想围绕会议的主题,为大家提供一个场合,使大家可以“像朋友谈心一样自由地 交换意见”,或者说“对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自由自在地交换意见。”这次会就正是按 照这个指导思想来进行的。因此,这次会议的收获、成果,似乎并不是通过讨论,形成 了某种共识,得出了某种结论,产生了某些精神。我们参加一个会,习惯于要问:会议 有什么精神?是不是这次会议,有了一个关于中国历史学在21世纪应该怎样发展的什么 精神、或者叫做指导思想的东西呢?我以为会议的成果主要并不表现在这方面。借用哲 学的语言来说,这次会议的成果,这次会议的成功之处,不在于“一”,而在于“多” 。不在于用某种思想、某种精神来“统一”了大家的认识,而在于很多同志对新世纪的 史学发展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很有深度的、很有见地的意见,进行了很多认真的、有分 析的、高瞻远瞩的思考。不在于集中,而在于展开。不在于观点的高度一致,而在于思 想的高度活跃,在于想法和看法的多样化。那末,是不是这次会议只是一次“清谈”的 会,大家高谈阔论一番,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我以为不能这么说。它将会在三个方面 对历史学的学科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大家谈到的一些带有导向性的意见和 主张,不论是提倡的,鼓励的,还是批评的,反对的,都会在史学研究中产生影响,发 生作用;二是大家对历史学学科建设提出的一些设想、思路、建议、方案,形势判断, 趋势预测,也都会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与研究中得到体现;三是一些很有价值的具体工作 意见,也一定会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或者较快地加以落实,或者积极创造落实的条件 。所以,我以为,意义是很重大的。因为这些思考、主张、意见、看法,是出诸于一些 德高望重的史学前辈之口,出诸于一些在史学领域作出了显著成绩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之口,很多是深思熟虑的,言之有物的,也就有了较重的分量,如果说得不谦虚一点, 也正是因为这样而具有了一定的权威性。也许可以设想,过了若干年之后,有人会回忆 起,在刚刚进入21世纪的时候,曾经有71位历史学家,聚集在昆明的云南大学,对新世 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进行过讨论,提出过这样、那样的想法和意见。我想这就是这次会 议的历史意义所在。
    第二点,大家从各个不同的学科,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表示了共同的关心,共同 的兴趣。一是如何估价、如何看待上个世纪或过去一个历史阶段中国历史学的发展状况 ;二是如何认识和评价历史学的现状;三是中国历史学在今后、在新世纪发展中应该特 别重视、特别关注些什么问题。关于这几个方面,大家谈了很多,内容十分丰富,没有 必要也没有可能做什么归纳。但我觉得,有两点,非常可贵,很值得特别提出来讲一讲 。其一是对于过去,大家都采取分析的态度,不简单化,不绝对化,不搞形式主义,不 搞形而上学。不是好就绝对的好,一切皆好;坏就绝对的坏,一切皆坏。不像我上个月 刚刚读过的一篇文章,一开口就是“中国的历史学家不思进取”,写出的东西枯燥乏味 ,不堪卒读。也不像几年前在一本杂志上读过的一篇文章,说什么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 ,“几乎所有史家”都或者屈服于“政治威胁和行政压力”,或者“出于对自身生存利 益的考虑”,形成了对唯物史观的“盲目崇拜与狂热迷信”,以致“不知不觉地放弃了 对历史过程的理性探索精神,习惯成自然地丧失了历史批判的科学能力。”这一类“横 扫一切”的文章,离客观事实总是很远,也决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其二是大家在 讨论新世纪历史学发展的时候,立足点都比较高,因此看得也就比较远,思路也比较开 阔。从史学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历史学的今后发展面临着什么样的历史任务?从到 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看,历史学又承担着 什么样的历史责任?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历史学在前进道路上面临着哪些机 遇和挑战?从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这个社会大环境来看,历史学在发展中又应注意些什 么问题。我觉得,跳出太过狭窄、太过具体的专业划分,从国内外形势发展,从学术 同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考虑历史学的未来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点,金冲及同志在开幕式上说,不可能也不应该对21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具体发展 过程、发展状况预先作空想式的设计和规定,这完全是对的。如果一定要这样做,也不 免是主观主义的,脱离实际的。但是,在讨论中,大家对历史学今后的发展毕竟提出了 许多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意见和想法。那末,我们可不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一段 时间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从宏观的角度,提一点期望、希望,或者提出作为努力追求的 某些目标呢?我想,这还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