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生态历史与中华文明(笔谈)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学术研究》 罗美云 参加讨论

自从文艺复兴及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现代工业、社会生产力等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特别是上个世纪中期以来这种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强劲,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及整个社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及现代工业给我们带来的繁荣发展的方面。但是,这种现代科学技术及现代工业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环境、生态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国家和国家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当代人和后代之间怎样利用、分配环境及资源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尖锐。这些都是我们目前正面临并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的处理与解决都与生态伦理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说生态伦理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提供一些指导。生态伦理是指协调包括人类在内的宇宙间所有生命与非生命现象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罗移山《论周易的生态伦理思想》,《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3月)包括协调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它的生态伦理思想所体现的主要是一种“和合”精神,这种“和合”的生态伦理观对于处理及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天人合一的万物一体观
    在《周易》看来,整个宇宙自然界,包括天地万物及人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在这个完整的整体中,各个事物尽管各不相同,但它们是和谐相处的。但是,在这个完整的整体中,各个事物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平等的,而是有层次的。按照《周易》的卦来说,乾坤两卦是其根本,八卦或者六十四卦中的其他的卦都是由乾坤两卦所衍生出来的,并且都可以归结为乾坤两卦,这正如它所说的“乾坤,其易之门邪?”(《周易·系辞上传》以下凡引该书,均只注篇名)。“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序卦》)《周易》本身是对整个宇宙自然的一种反映,因此,它认为世界的万事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天地即乾坤所衍生出来的。“生生之谓易”、(《系辞上传》)“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下传》)《周易》非常强调天地化生万物及人类的功能,并且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这种功能。八卦所表述的是自然界八种最常见的事物,这八种常见的事物既化生出整个生物及人类,也是整个生物及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周易》认为,在八卦中,乾卦是父亲,坤卦是母亲,震卦是长子,巽卦是长女,坎卦是次子,离卦是次女,艮卦是少子,兑卦是少女。由此进一步的结合及推演就衍生出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及人类。“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咸·彖》)天地这两种相反相成的事物只有互相接触、产生感应才能化生出万事万物。
    天地化生万物的这种情况,《周易》又进一步把它称之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系辞上传》)天地之所以能化生万物,是因为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相互转化的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这两种力量相互作用就化生出了万物,并且万物都有自己的本性,是各不相同的。这些各不相同的事物还需要保住自己所应有的本性,并且不断向前发展,正所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乾·彖》)《周易》认为,整个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包括人和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就应该处于和谐、祥和的氛围之中。万事万物只要以正道聚集起来就会如此。如果能够看到事物间的这种聚集状态就能透彻地了解万事万物的本真情况,“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翠·彖》)
    在天地、万物、人类这个系统中,天地化生出万物及人类,而人类是其中的主体、主导者,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且因为有人类,天地万物及整个自然、整个世界、整个宇宙才有其价值和意义,它们形成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和谐的有机整体。在这个由天地人构成的有机整体中,各个要素的规律和功效也是各不相同的,“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系辞上传》)“《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系辞下传》)“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天地人三者的规律和特点是各不相同的,其中人之道的仁与义表明人在天地之中,即人在自然面前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协助天、协助自然的存在与发展,使之朝着更有利于其自身及人的目的的需要而存在和发展下去。“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序卦》)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周易》看来,天地生养了万物,万物各不相同,各有自己的本性,万物都有生存发展的权利,它们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天人是合一的。在这个和谐的统一体中,人是得其气而灵者,人是主体,是主导者,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具有“辅相天地之宜”、(《泰·彖》)“曲成万物”(《系辞上传》)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自然即天达成并保持长久的和谐,即天人之和;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各个利益集团之间也要达成并保持长久的和谐,即达到人我之和。
    二、天人之和:人与自然之和谐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中孚·九二爻辞》)在《周易》看来,整个世界本来就是这样一幅和谐、安详的生态美景。但是,因为有了人、有了人的活动及其他的一些因素,使得本来和谐的生态环境添加了一些不该有的不和谐音符。对此,《周易》的作者也是深感忧虑的,“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否·九五爻辞》)但是,作者也认为,只要我们能够谨慎从事,这种不和谐是能够克服的,毕竟在整个世界中人是唯一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主体,人具有“辅相天地之宜”而“曲成万物”的能力。
    万物的本性各不相同,只有先了解万物的本性,了解万物的基本情况,了解万物的规律性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才能够对万物作出合理的安排,使万物及人类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君子以类族辨物”,(《同人·象》)“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未济·象》)人类应该让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及非生物按照它们的本性去生存、去发展,这样生态才能够保持平衡,人类也才会有一个更好的生存发展的环境。并且,作为人,我们还应该充分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创造出一些更好的条件与环境以使万物能够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无妄·象》)因此,古代帝王打猎都用“三驱”法,网开一面而不对猎物赶尽杀绝。他们认为这样做最终是会有好处的,“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比·九五爻辞》)相反,如果自己没有德行,又不能够协调好和万物、自然之间的关系,那么就不可能有什么收获,“田无禽”。(《恒·九四爻辞》)
    总之,《周易》认为,人和天、人和自然本来是一体的,只有运用好人类的智慧,“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艮·彖》)协调好人和天、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前景才会是光明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