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坚持用唯物史观指导中国史学研究(专题讨论二)(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河北学刊》 左玉河 参加讨论

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同时,必须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即克服史学研究领域里的教条主义。这主要表现为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观点简单化、绝对化、公式化,完全背离了从史实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唯物辩证方法。这种倾向最初是由于幼稚地、简单地理解唯物史观而发生的,以后,随着现实生活中阶级斗争的扩大化而日趋发展,直至被搞到极其荒谬的地步。教条主义的史学研究方法是一种很坏的学风,危害十分严重,它使一些人在研究问题时不是实事求是地先占有大量的材料,具体分析具体历史现象所包含的具体矛盾,而是采取断章取义的方法,随意剪裁甚至曲解史料,为自己所要论证的观点填补例证。在这些人看来,最有力的论据不在史实之中,最科学的结论并非来自具体的、辩证的分析,而是一切以本本为转移,以引证权威的片言只语为满足,根本取消了生动活泼的独立思考和史学研究的唯物论基础。如有人在研究农民战争问题时,往往不是从一个时代既定的经济状况、阶级力量的对比出发,通过大量的综合的资料作具体的、切合实际的分析,而是抽取一两件个别的、片断的材料,回避或歪曲其他一些材料,简单地套用某种流行的公式。例如,先说阶级矛盾尖锐,危机四伏,农民起义终于爆发;继之则就农民起义的口号、纲领,说明它的反封建性质;最后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解释农民起义必然失败,并论及农民起义或多或少推动了历史前进。这种教条主义的“以论带史”的研究方法,将生动的丰富多彩的农民斗争史变成了千篇一律的刻板的公式。乍看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实际上并不能具体解释任何一次农民起义所包含的特点。对此,恩格斯曾有过严肃批评:“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么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4](P410)教条主义的史学研究必然是主观主义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针对这种倾向,我们必须坚持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把这一理论和客观历史实际结合起来,对具体的历史现象作具体的分析,从中抽象出符合客观历史实际的规律来。
    历史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历史的现象认识历史的本质。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历程表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只有它才能指引人们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揭示出历史的发展规律。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新世纪的史学研究者应创造性地把唯物史观同具体的历史实际结合起来,为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繁荣而努力。
    原文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