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元马政记》“马政杂例”,广仓学窘丛书本。 (22)《元史》卷六《世祖纪三》,第114页。 (23)《元典章》卷三三《礼部六·释道·杂例·碑上不得镌宝》,第1151页。 (24)据光绪《宁津县志》卷一二《李世和神道碑》,碑主李世和四女,其中第三女“适太皇寺河渡寺赵君之子继祖”。“河渡寺”当为“河渡司”之误,“赵君”即赵谅。 (25)《元典章》卷四四《刑部六·诸殴·品官相殴·品官相殴》,第1508-1509页。 (26)《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58页。 (27)《元史》卷一一九《木华黎附塔思传》,第2939页。 (28)《元典章》卷五九《工部二·造作二·船只·黄河渡钱例》,第1989页。 (29)《元史》卷一七《世祖纪十四》,第362页。 (30)《元史》卷八八《百官志四》“通政院”条,第2230页。参见党宝海《蒙元史上的脱脱禾孙》,《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20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31)《元典章》卷五九《工部二·造作二·船只·黄河渡钱例》(第1989页):“黄河上下渡口,在先年分设立提举河渡司并监渡官,节次省并告去,即目止令亲临州县官分论提调。” (32)《金史》卷一二《章宗纪四》,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第284页。 (33)《金史》卷一二四《忠义传·郭虾蟆》,第2708页。 (34)危素:《危太仆文续集》卷七《谥忠肃杜公行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 (35)有关“端平入洛”,可参见陈高华师《早期蒙宋关系和“端平入洛”之役》,氏著《元史研究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03-231页。 (36)《姚燧集》卷一八《邓州长官赵公神道碑》,第285页。另据《元史》卷二《太宗纪》(第34页),太宗八年(1236)二月,“命应州郭胜、钧州孛术鲁九住、邓州赵祥从曲出充先锋伐宋”。 (37)据嘉靖《鲁山县志》卷九《唐括公墓志铭》(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本),金亡后,金将唐括德寿随邓州节度使移剌瑗投降襄阳,襄阳兵变后北归,“太宗以为樊州管民长官,佩金符,治鲁山”。后由其子唐括幹继任,中统初,“特降新符,换授宣命鲁山行樊州屯田总管”。则樊州侨置地点应在河南鲁山。襄州侨置何处,待考。 (38)《姚燧集》卷一五《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第218、220页。 (39)《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58页。 (40)《元故参知政事张公神道碑铭》,转引自孟繁峰、孙待林《张柔墓调查记》,《文物春秋》1996年第3期。 (41)《姚燧集》卷一八《邓州长官赵公神道碑》,第285页。 (42)《姚燧集》卷二三《真定新军万户张公神道碑》,第352页。 (43)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七《丞相史忠武王》引西溪王公(王博文)撰《行状》,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18页。 (44)《元朝名臣事略》卷七《丞相史忠武王》引西溪王公(王博文)撰《行状》,第122页。 (45)《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58页, (46)《姚燧集》卷一六《平章政事史公神道碑》(第238-239页):“太尉(史天泽)一门,一日解虎符、金银符者十七人,而太尉故所将兵,自先朝已解授兄子江汉大都督权戍邓,及是亦解隶他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