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时序 >

“明代赋役—财政变革与国家和社会之关系”笔谈(一)(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7 《史学月刊》 唐文基 参加讨论

三 改革引起社会诸多方面转型
    人头税转变为土地税,实物之征和力役之征转变为白银货币税,表明古老的直接税开始转型。但转型的岂止是赋役制度本身,它还促使社会诸多方面转型。
    其一,国家政权超经济强制职能逐步消失。把百姓主体农民束缚于土地的超经济强制是封建制的本质特征。作为地主制经济的中国封建社会,超经济强制权力集中于国家手中。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天高皇帝远,它通过乡村里甲组织实现了对全民的超经济强制。其表现主要是:第一,不许百姓随意离开里甲外出。“凡民邻里,互相知丁,互知务业,具在里甲”(《御制大诰续编·互知丁业》,张德信、毛佩琦主编:《洪武御制全书》,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795页)。把百姓束缚于里甲,实质上是把劳动人手束缚于乡村土地。第二,不许百姓变更职业。《大明律》规定,“凡军民驿灶医卜工乐诸色人户,并以籍为定”,若变乱版籍,依法定罪,这实质上是阻止百姓的主体农民离土弃农。第三,组织并强制无优免特权的普通百姓向国家纳税服役。摊丁入地折银征收的改革,以田亩作为征赋、征代役银的主要依据,对人手控制已无关紧要。里甲控制本里甲人口流动和职业变更的职能消失了。万历以后,各地里甲大多转变为以“缉捕奸盗”为主要职责的保甲。如万历时福建巡抚耿定向说:“我高皇定籍,十户为甲,甲有首……近因户籍棼散,里图错居,始通之为保甲。”(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一八《牧事末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31册)里甲转化为保甲,是国家超经济强制职能消失的体现。
    其二,社会资源配置的重大变化。首先是资本流向的变化。中国封建社会商业资本的最终归途历来是买土地,所谓“以末致富,以本守之”。赋役改革摊丁入地,不利于田多的地主,却有利于少田或无田的商人。“富商大贾……赀或累万计,而竟以无田幸免(徭役)”(万历《秀水县志》卷三“食货”,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时人抨击摊丁入地改革:“古人立法厚本抑末,今人立法厚末抑本。”(何瑭:《均徭私议》,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卷一四四)“务本者孑立之身并应租庸,逐末者千金之子不占一役”(《明穆宗实录》卷四六,隆庆四年六月壬寅,第1146~1147页)。土地要纳税、承担代役银,商人遂不再买田了。“顾视以为陷阱,是以富者缩资以趋末”(《明世宗实录》卷五四五,嘉靖四十四年四月丙戌,第8803页)。缩资趋末,正是改革阻断了商业资本回流于土地的真实写照!资本不回流到土地,自然就向城镇工商业集中。这是资本配置的变化。
    其三,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变化。明制,里甲均徭都是十年一轮役。换言之,改革前全国约20%的劳动力终年服役,绝大多数从事非生产性的徭役。改革使大批劳动力人手从非生产性徭役劳作中解脱出来,转向生产劳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无疑是重大的。同时,里甲不再负有监控人口转移的职责,也有利于人口非农转移。嘉靖时松江华亭人何良俊说:“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自四五十年来,赋税日增,徭役日重,民命不堪,遂皆迁业……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一三《史九》,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1~112页)这些“去农”的百姓,或从人多地少处流向人少地多处。如江西人口流向荆襄。明人丘濬说:“荆湖之地,田多而人少;江右之地,田少而人多。江右之人,大半侨寓于荆湖。”(丘濬:《江右之民迁荆湖议》,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卷七二)据林金树同志研究,晚明农村人口流动有两大趋势,一是由农村向城镇流动,加速“城市化”进程;二是“就地‘迁业’,发展商品生产”。他还比较研究了不同地区人口的不同流向,其中“三西”即江西、山西、陕西人口迁徙有逐末经商者,有从事百工技艺如开矿、煮盐、当陶工者,还有沦为“流民”与盗贼者[参见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4页]。总之,非农人口大量出现不能不说是与赋役制度改革有关。
    其四,促进商品经济发展,诱发商业革命。如上所述,改革使资本向城镇集中,因而产生一批富商大贾。群体性经商成风,因而出现了徽商、晋商、闽商、粤商、江右商、洞庭商、山东商、龙游商等资本雄厚的商帮。他们从事棉、丝品和盐等大宗商品的远距离贸易,在国内形成了江南经贸区、珠江三角洲经贸区、长江中下游经贸区、华北经贸区和西北经贸区[参见唐文基主编《16~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如吴承明先生断言,“我国国内市场也从这时(按指明后期)起,有了真正的扩大”(吴承明:《论清代前期我国国内市场》,《历史研究》1983年第1期)。国内市场的扩大,就是商业的扩张。马克思把“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世界市场的形成”,视作世界范围的“商业革命”(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72页)。其时中国发生商业革命除体现于国内市场扩大之外,还表现在中国商人已步入世界市场。从隆庆到明末,海禁局部开放,外商纷纷来华贸易,闽商、粤商等也有不少人远涉重洋,开拓海外市场,出现了以郑芝龙、郑成功父子为代表的一大批海商。海外贸易还导致大量白银内流。正如学者所指出的,“晚明中国商品开洋而去,白银大量涌入,通过丝银外贸结构,完成了与世界的链接”(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第230页)。中国成了当时世界范围的商业革命的重要环节。
    当然,明代赋役改革对社会转型作用的估计不应夸大。财政制度包括收入与支出两大部分。明朝财政支出以军费和权贵消费为大宗,基本上无生产性支出。财政收入办法虽有所改革,但就支出而言,除黄河、运河的整治和江南地区水利兴修之外,大量支出是以军事开支和权贵的耗费性消费为主,整个财政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有限。明代赋役制度改革仅仅作为收入办法的改革,固然在封建经济体制中冲开了缺口,导致社会某些方面的转型,但也仅是缺口而已。况且,明末“三饷加派”又使一切改革成果荡然无存。但是历史总是要发展的。清前期,明王朝的后续者延续了这一改革进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