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 8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和天津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第一届中国美国史研究优秀论文奖颁奖。 8月5至9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在长春举办“中美城市化比较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承办单位是东北师范大学。与会代表60余名,提交论文40余篇。黄安年秘书长做《切实推动学术研究,开创跨世纪的新局面--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七届理事会,由31名理事、11名常务理事组成。时殷弘为理事长,副理事长为王旭、苏格、李剑鸣、黄安年、黄柯可,李剑鸣兼任秘书长。聘请丁则民等13人为顾问。并组成《通讯》新一届编委会。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第二届万心蕙奖学金评审和颁奖活动。 10月11日(美国时间),研究会名誉会员万心蕙教授于美国病逝,享年78岁,我会发唁电哀悼,并在《通讯》发表纪念文章。 1997年: 5月18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顾问、原副理事长、南开大学杨生茂教授80寿辰暨执教50周年,我会致电庆贺。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室举行庆贺会,并编辑《美国历史问题新探--杨生茂教授80寿辰纪念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6至10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开设独立账户。 1998年: 3月,根据第八届年会论文选编的《城市社会的变迁:中美城市化及其比较》(王旭、黄柯可主编)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5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和《中华读书报》、辽宁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等单位共同主办了“学术批评与学风建设研讨会”。 1999年: 10月28至30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在南京召开第九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承办单位是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与会代表60余名,提交论文50篇。李剑鸣秘书长做《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八届理事会,由35名理事、13名常务理事组成。理事长为时殷弘,副理事长为王旭、苏格、李剑鸣、黄安年、黄柯可,李剑鸣兼任秘书长。常务理事会聘请黄华为名誉理事长,方生等13人为顾问。同时组成《通讯》新一届编委会。并根据民政部的要求对研究会章程进行了修订。 2000年: 7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员、江西九江师专前校长、江西美国史研究中心原主任李融先生病逝,享年65岁,研究会发唁电哀悼。 2001年: 2月26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顾问、前副理事长、东北师范大学丁则民教授病逝,享年82岁,研究会发唁电哀悼,并在《通讯》(2001年第1期)刊发专栏纪念文章。 5月1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员、南开大学周基堃(笔名纪琨,曾校译《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等著作)教授病逝,享年84岁,研究会发唁电哀悼。 6月7至15日,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和耶鲁大学雅礼协会(Yale-China Association)联合举办美国问题研讨班。 9月,余志森主编的《崛起和扩张的年代:1898-1929》(《美国通史》第4卷),李剑鸣撰写的《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美国通史》第1卷)分别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