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战国策》评估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开学报(哲社版)》 张清常 参加讨论

战国(公元前481年-公元前221年)曾被古人称为"古今-大变革之会"(王夫之《读通鉴论》)。它是中国历史上最美好的时代之一,也是最丑恶的时代之一,它是人类最高智慧的光辉闪耀夺目时代之一;它是中国哲学、文学、艺术、政治、法律、经济学说、自然科学理论及技术(尤其在冶炼、水利、农业、武器、战备、医学等等方面)突飞猛进、文化昌盛的光明季节,也是统治者对人民施加残暴镇压的黑暗季节,它是人类对未来满怀着美好希望,人才辈出的春天,也是二百六十年战祸连绵,千千万万人民遭到屠杀的冬天;它是国王大臣等统治阶级横征暴敛,肆意霸占一切,无恶不作,飞扬跋扈,荒淫奢侈,视人命如草芥,过着人间天堂生活的日子,也是劳动人民备受欺侮压迫,挨饿受冻,生命毫无保障,贫困到一无所有,过着人间地狱生活的日子。使人感到惊讶的是:那时代伟大的思想和美好的希望仍然鼓舞着现代中国和世界,那时代的污泥浊水至今仍未涤荡干净。
    这二百六十年真是个奇特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产物《战国策》也是先秦的奇书之一。
    《战国策》是古代按国别来排列的史料汇编中之一种。编辑了战国时期纵横家以及一般智谋之士的游说、出谋画策之辞和诡诈权变故事,也有若干重要的战国人物、史实的记载。这类书原有许多种名目和本子:《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时代有的下延到楚汉之际。西汉末年刘向(公元前79年-公元前8年)加以整理定为《战国策》三十三篇。可能刘向把下限放宽,兼收了蒯通邹阳主父偃等的材料?也可能是后人顾名思义而把战国以后的蒯通等人的材料剔出去?阙疑。
    《战国策》的"策",据《说文》本义是赶马所用工具近似马鞭一类的东西,被借为竹片木片简册之"册"。古代的策(册)长二尺四寸(见《仪礼·聘礼》)。一百个字的材料就使用它来写(见伪孔安国《尚书·序》的疏)。王国维《简牍检署考》特别提到《战国策》的问题:窃疑周秦游士甚重此书。以策书之,故名曰《策》;以其札一长一短,故谓之《短长》;比尺籍短书,其简独长,故谓之《长书》《修书》。刘向以'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定其名曰《战国策》,以'策'为策谋之策,盖已非此书命名之本义"。王氏之说是正确的。"策"作为计谋来使用,已见于《吕氏春秋·简选》"此胜之一策也"。所以后代才会产生:策略、策划,国策、政策、对策、决策、划策、画策、出谋画策、计策、献策、献计献策、良策、妙策、上策中策下策、失策(比较"自以为得计"),群策群力等等。
    《战国策》在历代图书目录中,有两种安排:一种是把它放在史部杂史类,一种是放在子部的纵横家。《汉书·艺文志》在春秋家。唐代《隋书·经籍志》认为《战国策》"其属辞比事,不与《春秋》《史记》《汉书》相似,盖率尔而作,非史策之正也。备而存之,谓之杂史"。五代《唐书·经籍志》、北宋《新唐书·艺文志》、南宋《通志·艺文略》、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均如此。另一种安排始于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认为"历代以其记诸国事,载于史类。予谓其记事不皆实录,难尽信,盖出于学纵横者所著,当附于纵横家"。宋元间《文献通考·经籍考》列于纵横家,元代《宋史·艺文志》、明代《百川书志》同。
    在过去,《战国策》一直是既被称赞"其文博辩,有焕而明,有婉而微,有约而深,太史公之所考本也"(鲍彪《战国策注·序》),又被痛加诋毁的。刘向说《战国策》的内容均非正道,但"亦可喜,均可观"(刘向《校战国策书录》)。北宋曾巩(1019-1083)痛斥战国游说之士,对于《战国策》这种充斥了邪说的书采取了"放而绝之"的态度。(曾巩《战国策目录序》)。元代吴师道评论《战国策》说:"是书善恶无所是非,而作者又时出所见,不但记载之,为谈季子之金多位高则沾沾动色,语安陵嬖人之固宠则以江乙为善谋,此其最陋者"(吴师道《战国策校注》)。按,《战国策·秦一》《苏秦始将连横》章,苏秦问"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答"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又《楚一》《江乙说于安陵君曰》章"江乙可谓善谋,安陵君可谓知时矣"。就事论事,前章的描写和后章的评论,没有多大的问题。明朝王廷相抨击《战国策》所记的是:"摄权变以钩利,蓄狙诈以交外,幸近小以为得,便苟偷以为安。其心隐忍,其事欺谩,其术鄙陋委琐,畔于正道远矣!而时君暗劣,慑于祸患,一切倾心听之。由是兵戈偏于九域,生民涂其肝脑、古昔圣人休静天下之泽,斩然无存。嗟乎,世变至此极矣!"(王廷相《校战国策序》)。清朝陆陇其说:"《战国策》一书,大抵皆纵横家言也。其文章之奇,足以悦人耳目,而其机变之巧,足以坏人心术。子弟识见未定而读之,其不为之渐染者鲜矣!"(陆陇其《三鱼堂文集·〈《战国策》去毒〉跋》)。总之,《战国策》在正统思想的笼罩下,它是难以抬头的。今天,我们应该还给它一个比较切实的评价。
    《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各国国君与执政者,或者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以及相互倾轧的阴谋诡计等等。这些,充分反映了当时各诸侯国、各阶级阶层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所以《战国策》是研究战国史的重要资料之一。司马迁《史记》就曾采用了它。
    《战国策》大量收录纵横家搞权变谋诈的轶事与说辞,其中有真有假,有虚有实。这里面包括了后来纵横家追述前辈的游说之辞,或者假托前辈的名义而编造出一些书信与故事传说等。这些不但未必能够符合历史真实,而且所述人物和事迹本身就混乱矛盾,当然也还有若干浮夸之辞,难以置信。例如苏秦,年代弄不清楚,说辞所举历史地理情况与实际多有出入,事迹或与苏代苏厉搅在一起,《齐三》记载苏秦封武贞君,《燕一》记载苏秦封武安君……诸如此类,令人怀疑。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也指出:"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现代的历史学家们爬梳史籍,又借助于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的帛书,基本上弄清了苏秦的主要情况。可见《战国策》虽有一些虚拟的东西不能信以为真,有待鉴别,但绝大部分的策文是符合史实的,不可以因噎废食。许慎《说文》,我们对它也会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但,幸亏有了它,我们才比较有些基础来认识甲骨金文。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战国策》的《中山》策文,那么1974年11月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虽被发掘出来,我们恐怕就要白手起家了。
    从史料研究的角度来看,《战国策》可利用的还很不少。例如:
    一、《战国策》确实写了人世间许多不便于说出口的卑鄙肮脏的事情,尤其是诸侯国政治舞台上面的丑恶现象,极其不堪入目。却写得那么逼真,洗炼,甚至使人惊心动魄,看穿了这一群衣冠禽兽,这引起了人们的愤慨。但卫道之士却抨击此书"坏人心术",犹如攻击《水浒》《红楼梦》等诲盗诲淫一样。试想如果没有《战国策》这样比较集中描述的翔实史料合盘托出当时的历史,我们对于伟大诗人屈原的激愤,对于先秦诸子光辉思想的产生,虽能理解但体会不会这么切实深刻。
    二、《战国策》中写了几个太后:《齐四》有赵威后,《齐六》有君王后,《赵四》有赵太后(是否与赵威后为一人,有争议),《秦二》《韩二》有秦宣太后。每个人都活跃于纸上,确是一国之尊。赵威后和君王后的见识魄力远胜男子,却没有受到应得的赞扬。赵太后大权在手,如果不识大体顾大局,触詟虽有三寸不烂之舌,亦无可奈何。可是一说起此事,便把触詟捧了又捧,夸了又夸,把赵太后降为昏庸老太太;一说到唐太宗发怒而终于纳谏,却不住地称赞唐太宗,为何独薄于女而偏厚于男?秦宣太后是最倒霉的,两件事情都被人们用后代压迫束缚女子的眼光讥笑得极为不堪。殊不知战国距离古代母系社会时期毕竟比宋元近一些,战国时妇女的社会地位可能比后代略胜一筹,对于男女间的禁忌也略少一些。《战国策》所写秦宣太后的骄横与坦率在当时是不大忌讳的。战国时期这几个掌权的太后也正是汉吕后和唐朝武则天的先导。
    三、战国二百六十年间各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斗争是很尖锐的。除了战争之外,还有外交战线的斗智。《战国策》保留了这方面史料很多,有许多是非常精彩的。例如《齐一》里面有《邯郸之难》《南梁之难》两章,齐国君臣商讨对于前来请求援助的赵与韩如何应付,救与不救,救则须讲求策略,救的目的是什么,救到什么程度,何时救,如何救,如何出兵,走的路线及攻击点,如何等待时机,如何作战等等,非常细致周密。又如东周西周宋卫中山诸策所载小国如何与强国周旋,不但自保平安,有时还敢从大国方面捞到便宜。这些很能给弱小国家增长志气。西汉刘向《校战国策书录》所说的"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主要就是诸侯国的外交策略问题。宋代以来,提到《战国策》就把智谋一概骂倒,都算谲诈,这未免太过份了,似宜区别对待。外交策略上面的智谋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怎么能够痛诋之为诡计呢?而上文所引王廷相的话"蓄狙诈以交外",恰好正是这种论调。孙武及孙膑的兵法,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不但用于军事,而且用于其它方面,例如企业管理,人人尽知为中国光辉的文化遗产,人人尽知宋襄公"不鼓不成列"之愚蠢可笑。为什么?因为战略战术的得失能够关系到国家安危存亡。那么,《战国策》这些讨论外交策略的史料在今天恐怕仍有可以总结,可以借鉴,可以启发思考的地方吧。
    从刘向起,历代有识之士都欣赏《战国策》的文采。就是在今天,若干选篇,例如《触詟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鲁仲连义不帝秦》《庄辛说楚襄王》等等也早已广泛流传鉴赏,还进入学校的课堂。至于把《战国策》的许多故事改写为儿童读物,收入成语典故的各种工具书,影响深远,更不必说。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虽然《战国策》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篇章也参差不齐,而在总体上,文章的思路宽广活泼,细致周密,逻辑性较强,针对性更强,犹如磁铁,吸住对方不放,以言辞打动对方,使对方听信。古希腊罗马讲究在公共场所演讲抓住听众的艺术,古代中国,在《尚书》里面留下一些演讲的篇章,数量不多,中国讲究的是使用对话形式的游说的艺术。这在周朝的历史文献中已经显示出来,著名人物,尤其是先秦诸子,无一不是能说会道的,或成本大套,或零金碎玉,精辟深刻,引人入胜。《战国策》所记的纵横家游说之士也是如此,差异只在于思想内容往往品格不高而已。由于战乱连绵,纵横家的游说之辞,再也不是《左传》《国语》那种温文儒雅,含蓄悠闲的风格,而是简捷爽朗,口语化的,带有煽惑意图的说辞。通常是单刀直入,一针见血。即使迂回宛转,用意仍是吸引对方,使自己的游说成功。许多优秀篇章,叙事生动形象,文字简练,篇幅不长,却是结构谨严完整,寓意深刻又富于情趣的故事。注重文采,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各人有各自的鲜明性格。在典型环境中,人物的处境、身份、性格特点、活动意图、言行等等都腾跃于纸上。人物写活了,至于善恶美丑,是非得失,功过成败,都留与后人评说去吧。游说之辞则铺张扬厉,洋洋洒洒,犹如不押韵的楚辞汉赋。历史叙事则惜墨如金,点到即止,确是史家笔法,绝不拖泥带水。《战国策》与先秦诸子一样,善用比喻、夸张、排比、骈偶等等修辞手法。常借助于故事寓言来映衬话题,而它们早已成为童叟皆知的谈助,如:狡兔三窟、狐假虎威、画蛇添足、惊弓之鸟、鹬蚌相争、南辕北辙等。今日俯拾皆是的精炼的词语,许多也出于《战国策》,如:争论,满意,中立,虚名;四分五裂,百发百中,趾高气扬,前功尽弃等。《战国策》引用了一些战国人物的警句,《战国策》自身也有一些至理名言,例如:"事有必至,理有必然"。"故老子曰:'圣人无积,尽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可见《战国策》里并非满纸尽是自私自利。
    《战国策》的语言艺术之中,有一件希奇而又被人们忽略了的创造,借用今日曲艺表演的说法,叫它"一赶二"。《中山》策的《中山与燕赵为王》章,张登与蓝诸君的对话既是二人问答,又让蓝诸君扮演齐王来听张登的说辞。非常活泼,又比较复杂。话里套着话,现代标点必须使用到第三层的引号。本书《燕二》的《苏代为奉阳君》章也是如此。这在别的书里却是罕见。远在两千二百多年前有这样的文章,确实是难得。在古典戏曲中偶一为之,不易精彩。京剧老戏《开山府》(亦名《打严嵩》)为著名演员马连良裘盛戎珠联璧合的拿手好戏而后继乏人,这出戏的语言艺术采用类似《战国策》这个手法而又更加扩展,而且在戏里同一套对话能够连着表演三次(其它的戏多为两次),台词照旧而表演效果越来越精彩,成为京剧独放异彩的一绝。而这手法的嫩芽却保留在《战国策》之中。
    《战国策》对于后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楚汉之际有蒯通,西汉初年有邹阳主父偃等,虽然擅长纵横之术,无所用之。天下已归一统,游说雄辩主要是采用策论及奏议疏表之类的形式,上奏皇帝。于是贾谊晁错等应运而生,其文采直承纵横家,而思想与品质迥乎不同于游说之士。汉赋之铺陈夸饰,固然出于屈宋,也带有游说的色彩。司马迁《刺客列传》记荆轲事迹,笔锋饱含感情,为名家名篇之一。后人去其首尾,补入《战国策·燕三》,竟然水乳交融。再晚的文学家继承古典散文传统,显然受了《战国策》较大影响的,北宋有苏氏父子,南宋有陈亮(陈亮还受到贾谊的濡染)。尤其是苏轼,若干篇散文雄辩滔滔,锋芒毕露,既有纵横家的声势,也有《孟子》"吾岂好辩"的影响。后人所辑《东坡志林》的史论,既有较高的见解,又有敏锐洗炼的文笔,潇洒豁达,也显示出他把《战国策》升华了之后的神采。
    把《战国策》作为战国重要史料,作为中国文学名著,在今天是没有人再反对了。可是这部书的价值到底如何?
    刘向是儒家的忠实信奉者,他编写《列女传》所用的精力,所表现的热忱,远远超过他为《战国策》所付出的。他从圣贤"教化"的标准出发,否定了《战国策》而肯定了《列女传》,因为《战国策》是不可以临"教化"的(刘向《校战国策书录》)。曾巩整理几乎散失的《战国策》,目的是"使当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从,然后以禁则齐;使后世之人皆知其说之不可为,然后以戒则明"(曾巩《战国策目录序》)。刘向曾巩这种做法恰恰反映了历代士大夫的矛盾心理状态,对于《战国策》既欣赏其文采,又害怕这一"邪说",既想扑灭这非正道的野火,又知道这书是毁不掉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