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希罗多德对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都一视同仁。他不仅盛赞希腊文化的辉煌,而且明确指出古代东方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对所谓“蛮族”文化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不应该抱有偏见或者相互歧视。希罗多德还认为,希波战争实际上是希腊文化和古代东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不了解这两种文化的特征,就无法深刻理解这场文化冲突的真正因果所在。因此他在著作中不仅记述了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也叙述了各国各地区的地理形势、经济生活、民情风俗、宗教信仰等等,几乎无所不包。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希罗多德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把文化史和描述性社会学结合在一起的“百科全书”,它不仅是西方史学的奠基之作,而且也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文化史著作。 希罗多德撰写《历史》的目的不仅在于记述希波战争本身的过程,而且还在于寻找战争中发生的历史事件的原因。而寻找历史事件的原因的目的,又在于用历史事实对人们进行教育。希罗多德认为,国家的兴盛和人事的成败都是有迹可循的。他赞美雅典的民主政治,认为民主政治优于专制统治。在他看来,希波战争实际上就是雅典的民主政治与波斯的独裁政治之间的战争,而雅典之所以击败波斯,主要就是因为雅典的公民享有民主和自由,而波斯则是一个专制国家。这就是希罗多德用历史对人们进行教育的中心内容。希罗多德的这种重视历史的垂训作用的观点和做法,对后来西方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当然,尽管希罗多德尽力证明希波战争是“自由”、“民主”的希腊反抗波斯专制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斥责波斯国王薛西斯对希腊的侵略行为,但他对波斯人并无偏见,而且还对其文化成就赞扬有加。所以他在《历史》一开头谈到叙述这段历史的主要目的时说:这里发表出来的,乃是哈利卡尔那索斯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他之所以要将这些成果昭告世人,是为了使人类的功业不致因年深日久而被遗忘,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业不致失去光彩,特别是要把他们发生争端的原因记述下来。他对东方文化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东方是一切文化和智慧的摇篮,对于东方的哲学思想、科学发明、宗教信仰、甚至日常的生活习惯也很欣赏。他认为埃及的太阳历要比希腊的历法准确,希腊人使用的日晷是从巴比伦传入的,希腊字母是从腓尼基人那里学来的,希腊人还从埃及人那里学会了丈量土地的方法。对于东方文化成就的推崇,表明希罗多德的实事求是精神,是一位尊重历史事实的高明而又睿智的学者。 希罗多德的《历史》作为西方史学上的第一座丰碑,对后世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概而言之,《历史》一书有以下主要贡献: 第一,《历史》一书首次采用历史叙述的形式,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历史编纂方法。所谓历史叙述体,大致与我国古代史书中的纪事本末体相似。它的特点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纪事系统连贯,叙事生动有趣,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等。希罗多德大量搜集历史资料,并把它们纳入一个基本上完整的体例中,把历史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结合在一起,成为后世的历史叙述体的典范。希罗多德所创立的这种编史体裁,经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得到完善和发展。从此,历史叙述体经久不衰,至今在西方仍被奉为正宗,成为编纂历史的通用体裁。 第二,《历史》一书注意考证史料,辨别真伪,在西方史学史上首次使用历史批判方法。在人类史学发展史上,古希腊人并不是最早记载历史事件的。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和两河流域等东方一些古老文明国家,就已产生了一些简单的历史记载。希罗多德在东方历史学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在编纂历史著作时,开始注意考证史料的真伪,比较各家记载之异同,从中剔除不可信的成分。这种历史批判方法,对后来的历史学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希罗多德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始终表现出执着的求真精神和严格的批判态度。他认为历史就是对过去的研究,其中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证言”(或证据),即对事实的忠实陈述,不是史诗或戏剧中的神话传说;二是对事实真相的探究。他从各个方面广泛地搜集各种文字的和口头的资料,包括祭司、旅行家、事件目击者等留下的各种记载和描述,也包括各种官方的和私人的文献,把一切他认为有价值的事情都当作历史写作的素材。在处理史实过程中,他往往把有关同一事件的不同说法或者记录进行核对,互相参证,并明确地告诉读者:哪些是毋庸置疑的,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哪些是有争议的或需要暂时存疑的。有时为了证明自己的记述的可信性,他就让历史人物自己说话,并在后面加上自己的简要评注。他曾在著作中写道:“我的责任是报道人们所说的一切,但我自己不一定就相信这些全是真实的。我的这项声明适用于我的全部著作。”他的这种诚信不欺的治学态度,正是其求真精神的直接反映。 当然,希罗多德的历史批判方法还是初步的,作者有时也易失之轻信,书中夹杂有不少不足为据的神话传说甚至是无稽之谈。不过,在那个时代来看,希罗多德的批判还是富有进取精神的。从希罗多德起,经修昔底德的继承和发展,运用历史批判方法,在编纂历史著作中力图“求真”的精神,终于成为古希腊史学的一个优良传统,并为古罗马史学家所仿效,也为日后严肃的西方历史学家所遵守。 第三,《历史》也是一部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常常被认为是西方第一部著名的散文作品。希罗多德在搜集史料和考证史料方面是一位严肃认真、态度严谨的学者,而在叙事抒情方面又表现出诗人的风范,兼有学者和诗人两者之长。他用伊奥尼亚方言,采取散文的形式进行写作,词汇丰富、文笔华美,叙事简明扼要,文章晓畅可颂且有韵致,堪称语文大匠。希罗多德还采用一种在东方文学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即在大故事中套小故事,环环相扣,变化无穷,具有迷人的魅力。例如,他对温泉关战役和撒拉米斯海战的描写,气势恢宏、有声有色,是古典历史名篇中的上乘佳作。他还很善于刻画人物,他笔下的国王、大臣、政治家、学者、士兵等等,大多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如第一卷,描绘希腊政治家梭伦和吕底亚王克洛伊索斯相见的对话,鼠目寸光的吕底亚王和聪颖贤达的梭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阅读希罗多德,至今仍能给人以智慧和艺术上的享受,时间愈远,光彩愈见夺目。 希罗多德游历了希腊、埃及、波斯及地中海东部各主要地区,广泛搜集素材,才撰写出《历史》一书。创作时,他强调有闻必录,将所搜集的文献、传说记述成书。加之在写作手法上,作者采取了正叙、倒叙相结合,夹叙夹议的方式,这些都使《历史》一书显得内容庞杂,枝节旁生,给读者阅读理解带来相当困难。为使读者更清晰地了解希波战争的全过程,编译者在保持原著结构、内容完整不变的情况下,对《历史》一书中的部分文句进行了适度删减,调整合并,同时还在本版本中添加了便于阅读的标题。目的就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把握该书的中心,理解该书的内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