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晏子春秋》一书集中反映了晏子的有关思想。关于《晏子春秋》一书的成书时间、体例、作者、思想属性等问题,争议颇多,我们认为《晏子春秋》虽以晏子命名并反映了晏子的一些思想,但从该书的整体来看,它更多地体现了该书编撰者的思想。《晏子春秋》是成书于西汉初年的一部思想著作,它的思想不属儒家,不属墨家,也并非原本的晏子思想,它兼采儒、墨、名、道、法等家思想而为一体,具有杂家思想的特征,并与汉初黄老思想有相似之处,是西汉初年社会发展的产物,因而带有时代特征。 一、《晏子春秋》是成书于西汉初年的传记性的思想著作 关于《晏子春秋》的成书时间和作者问题共有五种说法。一是认为该书由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婴撰写,这是从汉至唐人们的共同认识。第二种是柳宗元的观点,认为《晏子春秋》是齐国地方的墨子门徒所作。第三种意见认为《晏子春秋》成书于战国时期,作者可能就是齐国人或久居齐国的人。这种观点以高亨先生的《〈晏子春秋〉的写作年代》一文为代表。第四种意见认为该书可能写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吴则虞先生在他的《晏子春秋集释》(中华书局1962年第1 版)的序言中说:“《晏子春秋》的成书,极有可能就是淳于越之类的齐人,在秦国编写的。”第五种观点认为《晏子春秋》是六朝人的伪作,这种看法以吴德旋的《初月楼文钞》为代表(见李万寿译注《晏子春秋全译》前言,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版)。 笔者认为《晏子春秋》的成书应该是在西汉初年。 据吴则虞先生的考证,西汉贾谊《新书》,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和《淮南要略》等书里已征引过《晏子春秋》一书,另外,《别录》和《汉书·艺文志》里也有著录。据此可知,《晏子春秋》的成书当在这些书形成之前,具体点说应在贾谊《新书》之前(《史记》、《淮南要略》、《别录》等书的产生都晚于《新书》)。1972年,在山东临沂县银雀山西汉墓中出土了《晏子》一书的竹简,经与今本对照,内容大体一致,证明今《晏子春秋》一书就是西汉时期的《晏子》一书,它的成书时间当在银雀山西汉墓筑成之前。 王先谦在《三家诗集疏》里把《晏子春秋》的引《诗》说成是《齐诗》学派。吴则虞先生经过研究考证,认为“《晏子春秋》的引《诗》与《齐诗》并不相同,而恰恰和《毛诗》是同一学派”。由此可知,《晏子春秋》的成书当在《毛诗》之后。但吴先生认为毛亨及其《毛诗》稍早于李斯,据此进而认为《晏子春秋》的成书当在秦亡以前。这一结论笔者不敢苟同。 秦始皇以法家思想治国,实行文化上的专制主义, 曾于公元前213年和212年焚书坑儒,《诗》也在被焚之列。 在焚书坑儒之后直至秦亡前的一段时间,文人们也不敢问津《诗》学,倡导儒家文化。西汉初年,出现了整理文献典籍,复兴文化的运动。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诗》才又被人们所重视和研究。汉初传《诗》者有鲁、韩、齐、毛四家,其中《毛诗》出现较早。《毛诗》的形成是在西汉初期,而不是在秦朝时期。据《辞海》“毛诗”条,“毛诗相传为西汉初毛亨和毛苌所传”,成书于西汉初年。据上分析,《晏子春秋》的成书在《毛诗》和《新书》之间,而《毛诗》和《新书》都是西汉初年的著作,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晏子春秋》也成书于西汉初年。从《晏子春秋》一书的思想内容来看,它也反映了西汉初期的文化特征。 关于《晏子春秋》的作者问题,我们比较赞成前人的观点。从该书反映的信息观察,作者熟习齐地情况,我们虽然无法确知该书的作者到底是谁,但可推知作者是西汉初期齐地人或久居齐地的人。大概正因如此,《晏子春秋》撰成后在齐鲁地方传播广泛,山东银雀山西汉墓中《晏子》的出土可以为证。 从形式上看,《晏子春秋》是一部传记性的文学作品。该书绝大部分内容是讲晏子与齐景公的故事,故事中齐景公的言行无一例外地全为晏子发表议论而设。晏子对齐景公的一言一行都要评论,齐景公完全是一个无知、无能、昏愦不堪的形象,而对晏子的建议却能立即领会,从谏如流。如将这些故事作为史实看诗是无法理解的,显然,不是历史实录,而是文学创作。但若从该书的思想内容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晏子春秋》又是一部子书,有极强的思想性。虽已不是晏子的原本思想,但反映了西汉初年该书编者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文化特征,是一部自成体系的思想著作。至此,我们可以说:《晏子春秋》是一部成书于西汉初年的传记性的思想著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