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在《十八史略》畅行的同时,一批后续之作也刊印问世。《十八史略》记事止于南宋,读者自然有向下了解元、明、清历史的要求。明治年间虽然也曾刊印《十九史略通考》(注:明治四年,金泽学校以木活字刊印朝鲜传入之本,今内阁文库有存。),但下限仅及于元代,且元代记事相当简略,未能畅行。德川幕府时代,本已有后藤世钧撰写的《元明史略》四卷,记事起自元世祖,止于明朝灭亡,体例仿照《十八史略》,天头亦有标题。此书于日本宝历元年(1751)成书,五十年后有学者藤原正臣予以增补刊印,皆不大流行。又过了七十余年至明治四年和五年,原本、增补本接连从尘封中被翻出,重新刊印并大为畅行。此后,有人为之增撰标记、注释,有人又为之编写专门工具书(注:例如奥野精一《标记增补元明史略》(明治八年)、堤大介《元明史略字解》(明治十年)等等。),这是其读者特别广泛的表现。 清朝人旷敏本于乾隆年间撰有通俗性简要通史读物《鉴撮》一书,记事从上古直至清雍正朝。此书传入日本,日人阿部修助按照《十八史略》七卷本的方式为之添加标题、注释,删掉清代内容,改名《增注标记二十二史略》。这样一部简陋之书,明治十四年刊印之际,竟有著名学者西村茂树(注:西村茂树(1828~1902),号泊翁,精于汉学,亦通西学。明治时曾任文部大丞、贵族院议员、宫中顾问官。提倡西学,又主张以儒学弘扬道德。著述宏富,有《日本道德论》、《万国史略》、《泰西史鉴》等。)为之题序。此事并非孤例,其他如著名学者龟谷省轩予以策划、增田贡执笔,将《鉴撮》截取元明两代史事,加以天头标注,“别为一编,以续曾氏《史略》”[16](卷首,龟谷省轩《序》),名之曰《头书十八史略后编》。此种编书方法,只能是“史略”文化热潮背景下的特有现象。 在“史略”的接续之作中,也有佳品,如宫胁通赫《续十八史略读本》和石村贞一《元明清史略》。前者成书于明治九年,卷首有曾任明治天皇侍讲官的汉学家秋月种树以及清朝浙江人叶松石的两篇序言,记事上起元世祖,下至清咸丰朝。作者在《凡例》中声明:“是篇编次元、明、清三以以续于曾氏《十八史略》,故名《续十八史略》。”后者《元明清史略》于明治十一年刊行,书前有著名学者、日本史学会长、修史局副长重野安绎(1827~1920)的题序。作者石村贞一在《自序》中盛赞《十八史略》“简易精核”,而缺乏好的续作,“于是不自揣,妄意纂辑,欲以继曾氏之后。”全书仿《十八史略》七卷本的体式,天头有标题,正文间有夹注。目次之前,先排列引用书目,共有150种之多,可见是一部精心撰写、颇具功力的著述。 在日本的接续《十八史略》之作,除上文述及者之外,尚有岩垣其晖《标记增补元明史略》(明治四年)、藤泽恒《增补元明史略便蒙》(明治五年)、佐藤楚材《清朝史略》、增田贡《满清史略》等等共十余种。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这是从《十八史略》风行热潮中直接衍生出来的,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类续作之书的序言、凡例,无不极力赞誉曾先之《十八史略》,褒美之词甚至超过了《十八史略》各种版本的序跋。例如宫胁通赫《续十八史略读本·凡例》称:“修史之方,识见远大、文章优美,兼有此二者,始可以从事焉。盖曾氏兼有此二者,故有《十八史略》之撰”。《元明史略》一书的跋文称:“以几千百载之事能括乎数卷之间,熔铸贯穿成一家言者,独曾氏《史略》而止耳。”这一类鼓吹,反过来又给“史略”的热潮推波助澜,壮其声势。 第三,模仿《十八史略》体例、以“史略”为书名的日本历史读物纷纷涌现,是“史略”文化热潮的又一重要表现。在明治之前,已有学者按照《十八史略》的编纂形式撰述日本历史,现知这样的著述有两部,一是青山延于的《皇朝史略》,成书于文政九年(1826),另一是岩垣松苗的《国史略》,成书于文政十年。此二书分别于明治十年明治九年再次刊印。 明治时期刊刻流行的日本史“史略”之书数量可观,仅在内阁文库一处即存有二十余种,例如:山口谦《近世史略》、《汉文近世史略》(明治五年、明治十六年)、太田秀镜撰《日本新史略》、《近世内国史略》二书(明治七年、十年)、石村贞一著《国史略》、《续皇朝史略》、《内国史略后编》三书(明治九年起陆续刊行)、草场廉《国朝史略》(明治十年)、近藤圭造《内外明八史略》(明治九年)、《新国史略》及其后编(明治十年、十二年)、菊池纯《国史略二编》(明治十一年)、藤田久道《内国史略》(明治十二年)、上方幸盛《日本国史略》(明治十三年)、桥本小陆《续明治史略》(明治十三年)、松本良彦《近世大东史略》(明治十三年)、近藤元粹《新撰国史略》(明治十六年)、栗田勤《新刻日本史略》(明治十八年)、野村秋足《太古史略》(明治十八年)等等。此外,尚有很多称为“略史”或其他近似名称者,体式实际上与“史略”无异,如《标注十八史略》的作者笠间益三,撰有《点注日本略史》和《皇朝略史》,参与《十八史略》编辑校订的信夫粲撰有《国史概略》等等,皆属此类。 在这种撰述中,石村贞一的《国史略》七卷值得注意。石村贞一字子刚,号桐荫,明治时期学者,专以《十八史略》的模式撰写史书。其《元明清史略》与此书都是同类著述中成就突出者。《国史略》于明治九年刻印后,十三年再刻、十五年三刻、二十二年四刻,每次重刻都下延记事时限,发行量甚大。第三刻之时,书肆“万卷楼主人”撰写《附言》述其盛况,称初版即发卖18000部,后历年猛增,“凡售卖之盛,近年绝无而仅有者,洵为敝铺望外之荣。”[17](卷末)因此,在《十八史略》畅行的明治年间,日本本国历史的“史略”也异常流行,二者互为声势,促成一场相当长久的“史略”文化热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