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殷商史与甲骨文研究考古新发现 社科院考古所安阳队《河南安阳市洹北商城的勘察与试掘》(《考古》5期)对洹北商城的城墙与城墙基槽、宫殿区及宫殿区内的遗迹进行了介绍,并对商代地面、洹北商城的布局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社科院考古所安阳队《河南安阳市洹北商城宫殿区1号基址发掘简报》(《考古》5期)对1号基址的位置与地层关系、基础的平面形制与结构、与基址有关的祭祀遗存、基址的建筑材料与夯土技术等进行了报道与探讨。 商都城研究 张立东《夏都斟寻与商都亳合考》(《考古学研究(五)》)对二里头为斟寻、早商亳都为郑州商城进行了进一步论证,认为桐宫应即偃师商城内的所谓的“宫城”。王晖《汤都偃师新考--兼说“景亳”、“ 薄”(郑亳)及“西亳”之别》(《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辑)认为,郑州商城遗址的郑亳只是商汤建国之前的“ 薄”,至仲丁时代始迁此地为都。 田昌五《重新审视汤居亳的若干问题》(《百年文集》)对汤居亳的若干问题重新进行了审视。罗琨《“汤始居亳”再探讨》(《三星堆七十年》)认为“汤始居亳”之地应是今山东曹县的北亳。王力之《商人屡迁中的汤亳》(《考古与文物》4期)成汤之居只有一处亳,成汤在下洛之阳营建都邑极可能是营建陪都。张国硕《盘庚自何地迁殷探索》(《中原文物》4期)认为,盘庚并非直接从奄或邢迁往殷地,而是从奄迁“河南”之亳,再从河南之亳直接迁殷。袁广阔《郑州商城始建年代研究》(《中原文物》5期)认为,郑州商城的内城应建于洛达庙类型的晚段,郑州商城的郭城建于二里岗下层一期。 此外,赵芝荃《评述郑州商城与偃师商城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考古》9期)、方酉生《偃师商城是商汤建国的标帜与夏商断代的界标》(《殷都学刊》1期)、刘绪《夏商文化分界探讨的思考》(《考古学研究(五)》)和《再论偃师商城是不准确的界标--兼答方酉生先生》(《东南文化》1期)、程平山《释三亳》(《考古学研究(五)》)、徐岩《试论郑州商城生态环境与商王朝的关系》(《殷都学刊》1期)等文可参看。 经济研究 杨升南《贝是商代的货币》(《中国史研究》1期)认为,在商代和西周时期,贝已经具备作为货币的四种职能,是实用的货币。宋镇豪《甲骨文中反映的农业礼俗》(《百年文集》)对《尧典》与甲骨文中有关中国上古农业社会史影五点相合之处、商代的谷物种类、商代社会的农业礼俗等进行了考察论证。王贵民《甲骨文所记商朝贡纳及所显示的相关制度》(《百年文集》)对甲骨文中记载的供纳及其制度进行了研究。此外,段渝《商代中国黄金制品的南北系统》(《三星堆七十年》)、李亚光《从甲骨文看商代的自然灾害及救治》(《锦州师范学院学报》5期)可参看。 政治与社会研究 王晖《殷商十干氏族研究》(《中国史研究》3期)认为,青铜铭文和甲骨卜辞均可证明商代及先商时期存在着以十干命名的部族;商王以十干命名其庙号,是因为商王自认为是十干的共主。刘一曼,曹定云《论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的“子”》(《百年文集》)认为H3卜辞是“子卜辞”,卜辞主人可能是沃甲之后。林欢《甲骨文诸“牧”考》(《三星堆七十年》)认为诸“牧”地理分布的意义是通过任命牧官达到控制边境的目的。徐义华《商代的占卜权》(《商文集》)认为商王是商代贞人集团的首领,独占占卜权,只有以王的名义进行占卜,才会被记录下来。刘一曼《略论商代后期军队的武器装备与兵种》(《商文集》)认为商代后期的兵种以步兵为主,车兵等其他兵种居于次要地位。李香平《重释“余一人”》(《考古与文物》1期)、韩江苏《甲骨文中的“多子”、“多子族”、“王族”》(《三星堆七十年》)可参看。 殷商宗教 饶宗颐《卜辞“殸门不往 (阴)”解》(《百年文集》认为殸门即悬编之门,“殸门不往阴”可能为厌阴之卜。郑慧生《商代的御祭》(《百年文集》)认为商代御祭是一种以女尸做模拟(甚或实际)性交以娱神灵的歌舞活动。马如森《酒、 辨》(《百年文集》)认为不是酒, 假为槱,与燎一样均为积木燎以祭之祭名。葛英会等《卜辞祼祭与卜祭用日》(《百年文集》)认为,卜辞中的 即文献记载的祼,其含义为以酒沃地以祭,祼礼用日与周祭用日相一致。李仲淑《卜辞祔祭的新证据》(《殷都学刊》2期)对葛英会释 为“付”进行补充论证。谢济《上帝崇拜在商代宗教信仰中的地位》(《百年文集》)分析了祖先崇拜及其意义、自然崇拜及其意义、商周宗教祭祀的比较及其意义,探讨了上帝崇拜在商代宗教信仰中的地位。连劭名《卜辞所见商代宗教哲学中的“命”》(《故宫博物院院刊》5期)对殷墟卜辞中的“帝于令”、“受命”、“不既嬴”“帝命”的含义进行了探讨。徐义华《商代诸妇的宗教地位》(《百年文集》)认为,商代诸妇在王室中享有平等的宗教权力,但妇死后却被置于男性祖先神的保护之下看,不能独立代表一代神灵,商代女子可能已受到男性的压抑。 商代社会生活 朱彦民《殷卜辞所见先公配偶考》(《历史研究》6期)对殷卜辞中所见先公配偶进行了考证。罗琨《殷墟卜辞中的“火”--兼说“去火”》(《百年文集》)认为商人存在火、祸相依的观念。徐义华《甲骨刻辞诸妇考》(《三星堆七十年》)认为卜辞中的妇是商人对具有一定身份的已婚妇女的称呼,是一种身份标志。它包括王妇和臣妇、子妇。[日]末次信行《殷代统治阶级的主食》(《百年文集》)认为,殷王朝支配阶级的主要谷物是麦。张国硕《论商代甲骨卜用后的处置》(《百年文集》)认为尊神和以地通神是已用甲骨最终被挖坑掩埋的主要原因。 [日] 井上聪《再论腰坑葬俗的文化意义》(《百年文集》)从腰坑葬俗的继承者、干名制度与腰坑、腰坑葬俗的继承与分布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最早属于商人的腰坑葬俗的文化意义。[日]村上幸造《关于甲骨文中若干记时名词的考察》(《百年文集》)对“今来”与“今生”、“生月”与“来”、“兹”与“之”等记时名词进行了考察。何艳杰《商代城邑废物处理方式试析》(《中原文物》4期)对商代城邑废物处理方式进行了探讨。此外,尤仁德《殷人额带玉饰》(《中国历史文物》1期)、王丽霞等《从考古资料看商代城邑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西北大学学报》1期)可参看。 方国、地理研究 郑杰祥《殷墟出土卜辞中若干地名考释》(《中州学刊》5期)对花园庄东地新出甲骨中的若干地名进行了考释。钟柏生《论卜辞中与建筑有关的地名》(《商文集》)对卜辞中与建筑有关的地名 、唐、羊、甘京、旅邑等进行了考证。罗琨《卜辞滳水探研》认为滳水即淇水。孙亚冰《浅论殷虚卜辞中所见东方和南方方国》(《商文集》)对卜辞记载的东方和南方方国的地望进行了考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