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制度 王宇信《春秋时期的玉、用玉及玉观念》(《商文集》)对春秋时期所见的玉和玉器、春秋时人的用玉和春秋时人们的玉观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程永建《东周王畿铜器墓用鼎状况考察》(《考古与文物》1期)认为,东周王畿内的墓葬没有一座严格意义上的列鼎墓。时中《春秋时期对西周传统礼乐的重视与运用》(《社会科学战线》4期)、杨华《襚、赗、遣-简牍所见楚地助丧礼制研究》(《学术月刊》9期)可参看。 思想研究 冯浩菲《关于孔子忠恕思想的界说问题》(《孔子研究》4期)认为,孔子的忠恕思想中”忠恕“一词应表述为”忠而恕“,而不是忠、恕并列。裴传永《”大同小康“之论非关孔子辨》(《孔子研究》6期)、程梅花《试论孟子与孔子德政之异同》(《孔子研究》6期)可参看。 刘泽华《春秋战国的”立公灭私“观念与社会整合(上、下)》(《南开学报》4、5期)认为”立公灭私“是春秋战国时期公共理性的高度概括和总体特征,它与君主制度互为表里,为专制制度整合社会资源、控制分配权提供了理论依据。黄德昌《儒家与夷夏之辨》(《四川大学学报》4期)认为儒家夷夏之别的基本内容和实质,不是以分布地域和种族划分的,而是以周礼和文化高下来划分的。陈筱芳《从〈左传〉看春秋时期的神正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期)、李云泉《夏夷之辨观念的嬗变及其时代特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期)可参看。 八、战国史研究政治、社会研究 魏道明《商鞅强制分户说献疑》(《青海师范大学学报》4期)认为,商鞅变法中并未推行过强制分户的措施。牛建强《战国时期魏都迁梁年代考辨》(《史学月刊》11期)认为,在魏都迁梁诸说中,《史记•魏世家》魏襄王三十一年说相对有据。齐发《战国时期的家庭结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期)、刘秀容《试论战国时期”士“的觉醒》(《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期)可参看。 经济研究 侯强《春秋战国市作用考论》(《安徽史学》2期)对春秋战国时期市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论证。 战国考古 袁永明《战国时期玉器制作工艺的若干探讨》总结了玉器制作工艺特点,探讨了铁质工具应用于玉器制造的可能性。陈振裕《战国时期楚漆器群研究》(《考古学研究(五)》)探讨了楚国漆器工艺水平。黄锡全《平首尖足布新品数种考述》(《考古学研究(五)》)对出自山西的未见著录的几枚平首尖足布进行了讨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郑韩故城发现战国时期大型制陶作坊遗址》(《中原文物》1期)、孙华《中山王 墓铜器四题》(《文物春秋》1期)、郝良真《赵国王陵及其出土青铜马的若干问题探微》(《文物春秋》3期)等文可参看。 思想史与诸子研究 胡新生《淳于髡、黄老学派与稷下学风》(《山东大学学报》6期)对稷下学风与黄老学派和淳于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白奚《先秦黄老之学源流述要》(《中州学刊》1期)认为盛行于战国中后期的黄老之学同范蠡的思想有密切的联系。陈声柏《先秦名学与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兰州大学学报》2期)、武占江《四时与阴阳五行--先秦思想史的另一条线索》(《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期)可参看。 牟宗艳《老子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治国理念》(《文史哲》6期)认为老子的治国理念以”无为而治“为核心,以自然主义为外在特征,人文主义为内在本质。孙以楷《太史儋与〈老子〉无关》(《安徽大学学报》4期)认为今本《老子》并非太史儋所作。 牛建科等《论墨子非宗教家》(《山东大学学报》6期)认为,墨子”天鬼观“不是宗教,墨子也不是宗教家。 路德斌《荀子人性论之形上学义蕴--荀、孟人性论关系之我见》(《中国哲学史》4期)认为,荀子”人之性恶“是一个经验论的命题,在形上学的层面上荀子并不是一个性恶论者。陆建华《荀子礼法关系论》(《安徽大学学报》2期)对荀子的礼法关系进行了研究。张斌峰《荀子的”类推思维“论》(《中国哲学史》2期)、常云平等《论荀子关于人的存在方式的思想》(《西南师范大学学报》6期)可参看。 曾祥云《论公孙龙哲学的特征》(《湖南大学学报》1期)认为,公孙龙哲学上的特征有:研究内容上的”专决于名“、立论方式上的超越常识和论说方法上的”假物取譬“。曾勇《〈文子〉易学思想简论》(《湖北大学学报》5期)、沈双一等《浅析孙子军事思想的人本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6期)可参看。 九、简帛研究上博简文字考释 臧克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缁衣〉所引〈尚书〉文字考--兼释〈战国楚竹书•缁衣〉有关的几个字》(《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期)将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缁衣》篇所引《尚书》文字与《郭店楚墓竹简》中的《缁衣》篇中所引《尚书》文字进行了比勘。《学术界》1期所载黄德宽《战国竹书(二)释文补正》、刘信芳《上博藏竹书试读》、徐在国《上博竹书(二)文字杂考》、何琳仪《第二批沪简选释》和《东南文化》9期所载陈秉新《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书(一)补释》可参见。 上博简研究 晁福林《上博简〈诗论〉与〈诗•杜〉探析--兼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松动及其影响》(《学术月刊》)认为《诗论》两简关于《杕杜》篇论析,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逐渐松动而造成社会巨变的景象。该作者的《上博简〈诗论〉”汉广之智“与〈诗•汉广〉篇探论--兼论儒家情爱观的若干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期)、《上博简孔子〈诗论〉”仲氏“与〈诗•仲氏〉篇探论--兼论”共和行政“的若干问题》(《孔子研究》3期)等,可参看。 蔡先金等《楚竹书〈孔子诗论〉中”邦风“及”夏“之名称意义》(《孔子研究》3期)认为,《邦风》分类主要是以《风》产生区域的历史上著名地望为其命名原则。刘冬颖《上博简竹书〈孔子诗论〉与风雅正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期)认为,在《孔子诗论》中,孔子基本从诗的本义出发评价诗篇的风格,与后儒”风雅正变“有很大的差距。姚小鸥《上海楚简〈诗经〉篇名的正字问题》(《河南大学学报》1期)认为,上海楚简《孔子诗论》中的《诗经》篇名用字与《诗经》通行本不同,通行本《诗经》的有关篇名用字为正字。 李存山《〈孔丛子〉中的诗论》(《孔子研究》3期)认为,《孔丛子•记义》篇记载的孔子对《诗》的评论与上博简《孔子诗论》,反映了儒家早期说诗的风格和内容。黄怀信《”〈关雎〉之改“等七句非孔子〈诗论〉说》(《齐鲁学刊》1期)认为,上博简《诗论》第十简开端”《关雎》之改“等七句非孔子语,亦非作者引文,而是作者自设之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