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流派 >

略论清乾嘉时赵翼的史学(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教学问题》 袁英光 参加讨论


    赵翼在史学上所取得的成就,和他应用比较好的治史方法分不开。我们知道,乾嘉学者的治学崇尚朴实求是,注意分析问题的逻辑性,赵翼也不例外。他不执单词孤事以论史,每每胪列众多相类的史实,“参互勘校”,以史证史,这实际上是用比较方法。即将同类之事,相涉之文,皆参伍错综,比其异同,由其异同,寻其可疑,究其矛盾。这种方法看起来虽然简单,但史实真相往往藉之而出。如他将《宋书》和《南史》对勘,发现两书都缺沈田子、沈林子两位功臣列传,进一步查阅后,他恍然大悟,《宋书》不是没有二人的事迹,而是写到撰者的《自序》中,沈约这样安排是为了“显其家世勋伐,故功臣传缺之”,而《南史》则写到了《沈约传》中,李延寿这样做是因为他“但就正史删节之,离合之,不复另加订正也”。又如《明中叶南北用兵强弱不同》条说:“有明中叶,战功固不足言,然南北更有迥异者。大率用兵于南则易于荡扫,用兵于北则仅足支御。如山云讨广西蛮,斩首万二千二百六十。方瑛讨贵州苗,俘斩四万余。陶鲁破广东贼,斩二万一千四百余。其他斩馘以千计者,指不胜屈也。至用兵于北,自宣德以后,瓦刺、俺答、小王子诸寇,先后扰边,中国宿重兵以御之,仅仅自保,间有战胜,亦无可纪。如王越红盐池之捷,禽斩三百五十;威宁海之捷,斩首四百三十。石彪与杨信斩鬼力赤,生擒四十余人,斩五百余,论者俱以为西北战功第一。……可知北强南弱,风土使然,固非南剿者皆良将,北拒者庸将也。”(24)同书之中,则用本纪与传相比较,如《劄记》中《史记》自相歧异处、《魏书》纪传互异处、《北史》纪传互异处、新旧(唐)书各有纪传互异处等条,都是以本书纪传互校,由其矛盾,证其谬误。
    赵翼还应用归纳法以考证和分析史事。他从正史中收集了大量史料,将类似或有关的材料集中一起,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如《劄记》卷7《关张之勇》条,搜集《三国志》、《晋书》、《宋书》、《齐书》、《南史》、《魏书》等有关材料,归纳出关羽、张飞皆为万人之敌;《九品中正》条,汇集了各号有关资料,从归纳分析中找到了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其流弊,并指出其所以历魏晋南北朝四百年而莫能改的原因,说:“盖当时执权者即中正高品之人,各自顾其门户,固不肯变法,且习俗已久,自帝王以及士庶皆视为固然,而无可如何也。”(25)
    比较方法与归纳方法,都属于形式逻辑范围,它对考辨一时一事或某些具体问题确能起到作用,但对于探索历史发展规律规律便无能为力了,这便是赵翼虽能在考史上取得一些成就,而在探索古今治乱兴衰之故时却提不出多少深刻见解的重要原因。赵翼的史学经世思想虽然主张并力求探讨历史兴衰之故,但其考察历史,由于受史观和方法论的限制,使其考察历史时,眼光往往局限于政治或社会风气等表面现象,如北魏孝文帝迁洛和改革,主观上是出于巩固北魏政权的需要,同时也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和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但赵翼却把这场改革解释为孝文帝本人“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的天性所致,认为“其急于迁洛,欲变旧俗而习华风,盖发于性灵而不自止也。”(26)完全抹杀了这场改革对促进当时国内民族融合,发展北方经济的重大意义。可见这种方法研究历史的局限性是很大的。但是,必须看到,赵翼和同时的史学家王鸣盛、钱大昕等相比,他又比他们二人做出了更为出色的贡献,因为王、钱等史学家局促于狭义的考证,或订一字,或校一譌,或补史实之阙,其成就和赵相比,相去几不可以道里计。故梁启超评论说:“乾嘉以还,考证学统一学界,其洪波自不得不及于史,则有赵翼之《廿二史劄记》,王鸣盛之《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之《廿二史考异》,洪颐煊之《诸史考异》,皆汲其流。四书体例略同,其职志皆在考证史迹,订譌正谬。惟赵于每代之后,常有多条胪列史中故实,用归纳法比较研究,以观盛衰治乱之原,此其特长也。”(27)又说:“赵翼之《廿二史劄记》,虽与钱大昕王鸣盛之作齐名,然性质有绝异处。钱、王皆为狭义的考证,赵则教吾侪以蒐求抽象的史料方法。昔人言‘属辞此事,春秋之教’,赵书盖善于此事也。”在考据学风靡当时的乾嘉时代,赵翼在史学上所作的贡献是难能可贵的。
    注释:
    ①②《廿二史劄记》小引、《廿二史劄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页(下引同)。
    ③《瓯北集》卷42,《读史》。
    ④同上书卷41,《再题廿二史劄记》。
    ⑤《廿二史劄记校证》卷3,第68页。
    ⑥同上书卷20,第429-430页。
    ⑦同上书卷20,第424-425页。
    ⑧同上书卷25,第534页。
    ⑨同上书卷30,第797-798页。
    ⑩同上书卷3,第58页。
    (11)同上书卷22,第478-479页。
    (12)同上书卷26,第566-568页。
    (13)同上书卷34,第790页
    (14)同上书卷30,第715-717页。
    (15)同上书卷10,第214页。
    (16)同上书卷6,第128页。
    (17)同上书卷28,第638页。
    (18)同上书卷31,第728页。
    (19)同上书卷引,第728-729页。
    (20)同上书卷引,第721-723页。
    (21)同上书卷引,第723页。
    (22)(23)《皇朝武功纪盛》自序。
    (24)《廿二史劄记》卷34,第774页。
    (25)同上书卷8,第167页。
    (26)同上书卷14,第309页。
    (27)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86-87页。
    (28)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二章,第26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