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主体与《史学概论》研究对象(3)
史学概论的内容不能看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尤其在这门学科的初兴之时,应把它看成一个不断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充实和丰富的开放系统。四本书在内容和体系上有所差异的主要原因,除理论和方法缺乏具体探讨外,其次是在处理史学概论与科研、教学问题上的差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未来的史学人才(史学主体)和普及历史知识,即重点培养大学历史系学生的治史能力,怎样看待学生的知识水平会形成史学概论在内容上的不同侧重。科研的主要目的应是推进史学向前发展,为人类生存服务,从人类发展的特殊性中求出共性。做为理论和方法概括的史学概论应具有信息性、概括性、学术性、开拓性。史学概论应兼顾教学与科研,但如何处理它们间的关系,目前还没有一定的结论。前三本书有点重教学,而赵本有点重科研,这我们不能过分苛求著者,而是教学体制等方面原因所造成的。 第三,史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能否入“史学概论”问题。关于这个问题除葛本没有涉及外,其余三本书都有专章论述,说明它们已把此当做史学概论的一个独立内容来看。白本的第六章“历史文学”应归入第七章“史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中,因为历史文学就是历史与文学的关系。三本书在内容上大致相似,这反映出一个事实,史学确是与其它相关学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从外部来揭示史学本质内容的。但是,它能否成为史学概论的一章,做为以理论和方法论为体系的史学概论,似乎不当。而史学概论又必须反映这一事实,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呢?本来,史学是一门综合学科,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学科本身的发展,学科发生分化。同时又与相近学科发生交叉,形成边缘学科,这是学科发展的一条规律,史学也不例外,如果我们从学科分化和融合的规律角度出发来把这个问题写进概论之中(赵本试图这样做,但没有明确提出),则可以放到理论部分,或者从另外的角度入手来反映这一事实,必将是对史学理论的一大贡献。而葛本没有写进这个内容又是一个缺陷。 总之,四本书都对这一学科有首拓披荆之功,白本则是首功之首功。赵本出书在它书之后,虽有吸取教训之机会,但乃其一人所为,自成体系,有另辟蹊径之功。可以预言,在《史学概论》的启迪下,会有一批新的史学人才涌现,也会有新的史著问世。 以上是一点读书心得,心有所感,言之为快。多有冒昧,本人只以求教之目的,愿各位先生不吝赐教。 注释: ①(英)爱德华·华尔:《历史是什么?》,中译本1986年,商务印书馆,第19页。 ②《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第95页。 ③《批判哲学的批判》。 ④《马恩选集》第一卷,第603页。 ⑤《德意志意识形态》,《马恩选集》第三卷,第23页。 ⑥朱本源:《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基本论题》,《史学理论》,1987年第4期。 ⑦吴泽:《史学概论》第1页。 ⑧白寿彝:《史学概论》第21页。 ⑨(12)葛懋春、项观奇:《浅谈历史科学概论的对象与体系》,《文史哲》,1985年第2期。 ⑩赵吉惠:《历史概论》第10页。 (11)白寿彝:《史学概论》第24页。 (12)吴泽:《史学概论》第5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