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明实录》修纂与明代政治斗争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 谢贵安 参加讨论

《明实录》是明代最为重要的圣典,是明代后朝对前朝所作的具有权威效力的历史结论,也是关系到一朝君臣流芳和遗臭的千秋大事。谁掌握了《明实录》修纂的控制权,谁就掌握了对与己有关的前朝君臣和当朝臣僚进行褒贬的权力。所以,君主常常利用实录的修纂攻击与自己有仇隙的前任君主及其随臣,并为自己涂脂抹粉,巩固其统治地位。而大臣则利用主持和参与实录修纂的机会,抨击政敌,攻讦异己。另一方面,《明实录》的修纂例由勋戚当监修,首辅任总裁,内阁大臣及文官要员大都参与修纂,因而《明实录》的修纂与明代的权力斗争交织在一起,实录的修纂成为大臣们进行争权夺利的焦点。傅吾康指出:“实录的纂修主要是一件政治工作,而不是一种超然的学术活动。由于监督纂修的大学士往往卷入了前朝的政治争论,他们当然渴望将他们的个人观点注入原文而牺牲与之对立的观点。此外,他们有时候还可以表达地区或集团的观点。”[①]利用《明实录》进行权力斗争时常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一、篡改与揭丑:君主利用《明实录》贬斥前任、树立己威
    在宗法社会里,王朝的皇位一般都是父死子继的,所以后任皇帝在其控制的史书中对前任君主多大肆颂扬并竭力讳饰。然而,那些靠武力夺取皇位的君主,和以旁支入嗣大统的皇帝,因与其前任君主有利害冲突,便于史书中暴露其丑行,攻击其政迹,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和改变其旁支庶出的卑弱形象。明代实录的修纂中,上述现象尤其突出。利用《明实录》进行政治斗争的明代君主,多为非程序继位者或其子孙,前者如朱棣,后者如朱祁镇之子朱见深等。当建文帝为乃祖朱元璋修《太祖实录》时,其叔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朱棣上台后为了使自己篡位合法化,对《太祖实录》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修改。第一次修改在朱棣篡位后仅4个月的时候,他下诏攻击“建文所修《实录》,遗逸既多,兼有失实。”并命令正副监修李景隆、茹常“端乃心,悉乃力”,既不负太祖宠遇之厚,“亦以副予之孝诚”,修改好实录[②]。接着,他在给其他纂修官的诏谕中,进一步抨击初修本失实:“比建文中,信用方孝孺等纂《实录》,任其私见,或乖详略之宜,或昧是非之正,致甚美弗彰,神人共愤,蹈于显戮,咸厥自贻。”要求众史官“恪勤纂述”、“无忝厥职”。朱棣的两道诏令实际上已为二修《太祖实录》定下了基调,暗示臣下应按他的旨意篡改。但是,当《太祖实录》二修完毕后,朱棣发现篡改得仍不彻底,认为是李景隆和总裁解缙等人“心术不正”造成的,于是另择史臣,再次改修《太祖实录》。这次改修花了5年多时间,修改得比较彻底,所以进呈之日,他手捧实录,“披阅良久,嘉奖再四,曰:‘庶几少副朕心。’”[③]朱棣对《太祖实录》一再改修,目的就是为了篡改实录中不利于他的历史事实,并制造其篡位的合法依据,同时对其前任进行诬谤,以动摇建文合法统治的基础。经过篡改后的《太祖实录》主要在“嫡出”和“靖难”两个方面为朱棣作了粉饰。所谓“嫡出”,就是把朱棣伪装成朱元璋正妻高皇后马氏所生之子,以为其夺位披上合法外衣。实录公然称朱棣“母孝慈高皇后”。卷147“马皇后”小传也说:“后尝梦微时,携诸子在原野间,卒遇寇至,皆红巾,甚恐。适今上(即朱棣)以马进,扶后上马,复跃马从。寇见今上,皆辟易遁去。后与诸子从容而还。遂觉,故独爱于今上。”这段梦境记载,显然在暗示朱棣就是马皇后嫡出,并制造马皇后属意于他的舆论。其实,朱棣并非马皇后所生,而是碽妃所生。“妃高丽人,生燕王,高后养以为子,遂赐死。”[④]所谓“靖难”,就是为朱棣“靖难”制造种种借口。在《太祖实录》中,增入了朱元璋“国有长君,吾欲立燕王”之语;还增入了朱元璋死之前“敕符召燕王还京师,至淮安,用事者矫诏却还。及帝临崩,犹问:‘燕王来未’”[⑤]之语。其意在于暗示朱元璋想把皇位传给朱棣,并影射建文帝及其追随者阻挠了此事。言下之意,朱棣发动“靖难”是顺天承命的。顾炎武一针见血地指出:“再修、三修,所不同者,大抵为靖难一事。”[⑥]明成祖朱棣对《太祖实录》反复篡改,其实质在于巩固其篡夺的政权,维护其非法统治。为了这个目的,他甚至还去掉建文年号,擅增洪武三十二至三十五年以代之。明宪宗朱见深也曾利用修纂《英宗实录》的机会,对其叔父代宗景皇帝朱祁钰进行诬谤,在一消心头之恨的同时,起到树立己威、巩固统治的作用。宪宗之父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于“土木之变”中被蒙古瓦剌部俘获,群臣拥立皇弟朱祁钰为帝。一年后瓦剌放英宗还北京,景皇帝将他软禁于南宫,并废掉太子朱见深,改立己子。景泰八年,景帝病危,宦官曹吉祥与武臣石亨等发动官廷政变,废景帝,重新拥立英宗为帝。朱见深得以重立为太子。天顺八年,英宗死,朱见深继位,是为宪宗。宪宗嗣位后7个月,开始修纂《英宗实录》。此书将代宗景皇帝的事迹附录其中,命名为《废帝宬戾王附录》,并加以诋毁。沈德符指出:“景帝事附英宗录中,其政令尚可考见,但曲笔为多。”[⑦]查继佐也批评道:“记景泰之事于宬戾王,丑正学之死,减其危言;隐代庙之死,不书引帛。”[⑧]明末清初人吴骐曾给参与《明史》修纂的同乡金甫写信云:“伏惟景帝功在社稷,而当时《实录》取媚英庙,遂于景帝极其訾毁。”[⑨]《英宗实录》的上述问题,都是宪宗皇帝模仿朱棣的作法,为抵消代宗的影响,树立乃父的权威,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所做的手脚。
    明代有的君主虽是按程序继位,但却以旁支入嗣,与其前任相较,有一种强烈的自卑心理,为了树立己威,贬斥前帝,便也将《明实录》的修纂打上政治斗争的烙印。世宗帝朱厚熜原是封在湖北钟祥的藩王兴献王之子,其堂兄武宗皇帝朱厚照死后无子,群臣按照传统礼仪,拥戴他作了天子,让他认武宗之父孝宗朱祐樘为父,认其父兴献王朱祐樘为叔,而世宗却坚决要求认自己的父亲为父,引起了大礼仪之争。经过这场长达3年的大争斗,世宗以旁支入嗣的自卑心受到了极大的刺痛,因而对以正统嗣位的武宗极为嫉妒和不满。当世宗赢得了胜利以后,便利用修《武宗实录》的机会,对他的堂兄进行了暴露和报复。一反为尊者讳的惯例,《武宗实录》揭露了朱厚照的大量丑行和罪恶,如正德九年正月乾清宫发生火灾,实录就揭露道:“上自即位以来,每岁张灯为乐,所费以数万计,广贮黄白蜡不足,复令所司买补之。及是,宁王宸濠别为奇巧以献,遂令所遣人入宫悬挂,传闻皆附著柱壁,辉煌如昼。上复于宫廷中依檐设毯幕,而贮火药于中。偶勿戒,遂延烧宫殿,自二鼓至明俱尽,火势炽盛。时上犹住豹房省视,回顾光焰烛天,戏谓左右曰:‘是好一棚大烟火也!’”[⑩]直接暴露了武宗皇帝荒淫无道的秉性。在下文中又载录了武宗的罪已诏,借以揭露武宗政治不举、奸贼并行的混乱政迹:“上服浅淡色服,御奉天门视朝……撤宝座不设,遂降敕谕群臣曰:‘朕恭承天命,嗣守祖宗成业,夙夜孜孜,勉图治理。乃者乾清宫灾,朕心惊惶,莫知攸措!殆以敬天事神之礼有未能尽,祖宗列圣之法有未能守;用舍或有未当,刑赏或有未公;征敛太重,忧伤民财;工役繁兴,有劳民力;谗谀并进,而直言不闻;贿赂公行,而政体乖谬;奸贪弄法,而职业多未能修;抚剿失宜,而盗贼尚未见息,有一于此,皆是以伤和致灾。静言思之,悔悟方且!……故谕。’”(11)《武宗实录》载录此诏,是世宗暗示或怂恿的结果,它不仅通过武宗之口暴露武宗当政时正邪颠倒、是非混淆的“政绩”,而且以武宗诏中假惺惺的悔悟辞句与上文玩火取乐形成强烈对照,使人产生武宗悔过虚情假意的印象,从而讽刺这位前任。黄云眉先生指出:“非世宗薄视武庙,总裁诸臣有以窥其隐衷所在,亦不敢破累朝《实录》之例讳,弄此侮笔于身所经事之故帝,可知也。”(12)《武宗实录》成了世宗皇帝攻击仇怨,树己威望的斗争工具。通过《武宗实录》的修纂,出生旁支的世宗皇帝总算扬眉吐气了一下。《明实录》就这样被卷进了明代政治斗争的巨大漩涡之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