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简单的结束语 从1920年的内藤谱到1931年的胡著姚补谱,章实斋年谱真可谓越来越出落成一个“完满润艳的美人”[30]。要说这几个年谱的特点,内藤谱功在首创,以前辈专家广阔深邃的学术敏锐和识见,提起了这样一位久为世人忽视、遗忘的重要学者;胡谱功在创新,以大胆的实践,扩充了历来“年谱”这一体裁的内容及功能,特别是引述章学诚同时代学者,尤其突出戴震、汪中、袁枚三人的事迹,以及章学诚对他们的评语,使年谱不仅反映谱主思想,而且折射时代之思想学风;姚名达的工作体现了一位对章学诚研究锲而不舍的学者的执著和功力。他对章学诚生平、事迹的考订,尤其是关于实斋学术的师承关系以及实斋著作年代的考定、研究,可谓网罗缜密,取证详实,很好地增补了内藤谱、胡谱的内容。 在这以后,还出现过吴孝琳的《章实斋年谱补正》,载1940年12月至1941年3月的《说文月刊》第2卷9至12期;以及孙次舟的《章实斋著述流传谱》,载1941年9月《说文月刊》第3卷2、3合期[31]。前者基本上是对于胡著姚补谱的补充和订正,从体例到重要史料方面都谈不上有什么新的创获,主要增补了章实斋的重要主张及对当时学术界相关人物的评论;后者主要记述实斋遗著的升沉显晦、考定事迹始末、版本源流,按年谱的形式分年编次,是一份章氏遗书流传刊刻的年谱。但此谱不够周详,有详其显著略其沉晦的缺点。如上文述及之北京大学图书馆及燕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图书馆藏之抄本等,均未提及。 注释: ①变法时期的康有为等人,曾提倡章学诚的《文史通义》的部分思想,为其今文经学张本。关于“六经皆史”与清末经今古文之争的关系,参见郭斌和的《章实斋在清代学术史上之地位》一文,刊于1941年《国立浙江大学文学院集刊》第1卷。 ②关于章学诚研究论文,1975年香港崇文书店曾印行《章学诚研究专辑》,收录从本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重要的章学研究论文10篇,作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论集》之第6编;另外在此论集的初编、三、五编中还收入章学研究论文6篇。 ③《与汪龙庄书》,见1985年文物出版社《章学诚遗书》卷9,第82页。 ④据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9章“章实斋”记,武昌柯氏抄本“题下附注较详,虽不全具,所缺已稀”。 ⑤关于章华绂抄本为北京大学图书馆所收藏之经过,可参见钱穆《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一日课毕,北大图书馆长毛子水特来历史系休息室询余,坊间送来章氏遗书抄本一部,此书抄本在北平颇有流行,不知有价值否?余嘱其送余家一审核。是夜,余先查章实斋‘与孙渊如观察论学十规’一文,此文在流行刊本中皆有目无文,刘承干嘉业堂刻章氏遗书,曾向国内遍访此文,亦未得。而余在此抄本中,即赫然睹此文。乃知此本必有来历。嗣经搜得其他证明,乃知此本确系章氏家传。……乃连日夜嘱助教贺次君录出其未见于流行刻本者,凡二十余篇。又有一篇,流行刻本脱落一大段数百字,亦加补录。即以原本回子水,嘱其可为北大购取珍藏。”载1986年10月东大图书公司印行《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第162页;又参见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第8册,“记钞本章氏遗书”一文。 ⑥此《章氏遗书逸篇》,乃钱穆使人抄录之篇什。抗战时期,钱穆携手抄逸篇至成都,时钱氏友人蒙文通为四川省立图书馆长,故有《图书集刊》上“逸篇”之刊出。见1986年10月东大图书公司印行《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合刊第162页。 ⑦《支那学》杂志于1920年创刊,主要登载京都支那学会会员的支那学研究论文,在日本乃至世界汉学界享有盛誉。内藤湖南始终是它热心的支持者和投稿者。 ⑧《内藤湖南全集》第9卷第69页,筑摩书房1972年版。 ⑨关于内藤湖南从何人手中、怎样得到这一抄本,就笔者所见资料,尚不能解答。 ⑩内藤湖南《胡适之の新著章实斋年谱を读む》,《内藤湖南全集》第7卷,第80页。 (11)据《内藤湖南年谱》,《内藤湖南全集》第14卷。 (12)内藤湖南的好几种重要著作都不是亲自执笔直接写就的,而是在大学课堂上多次讲授后,根据几位听讲者的笔记整理、修订而成的。晚年他对这两书的修订十分重视,有精益求精之心,故终于未能在有生之年出版,而是由其子内藤乾吉整理后,分别于1949年、1944年出版的。见《内藤湖南全集》第11卷《支那史学史》之“例言”。 (13)、(16)内藤湖南《章实斋先生年谱》之“序说”,见《内藤湖南全集》第7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