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流派 >

世纪之交的史学盛会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国外社会科学》 杨雁斌 参加讨论

一、会议概况与学术报告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和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20世纪的历史学”国际学术研 讨会于2001年5月17~19日在南京召开,来自世界四大洲的7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他们分别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中国方面参加会议的有中国 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南开大学、广州 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京 国际关系学院等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学者,以及江西人民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民族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学术研究》杂志社、《光明日报》和中 央电视台等单位的代表。与会者多为史学专家,其中不乏颇具造诣的著名学者。此次国际学 术研讨会的主题是“20世纪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大会的工作语言是英语和汉语。尤其值 得一提的是,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外国学者均为世界史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一些因故未能到 会的国外学者也通过各种渠道递交了自己的学术论文。
    2001年5月17日,大会的开幕式在南京隆重举行。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陈启能先生主持。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张异宾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指出,此次学术会议对 于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 界历史研究所所长武寅研究员在大会上作了见解独特的精辟发言,她指出,如果说历史是现 实生活的一面镜子,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历史学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在整个20世纪,历史科 学学派林立,理论观点层出不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20世纪史学发展的进程中,有 不少成果问世,史学理论与方法日趋成熟。客观地说,史学领域理论与方法的变革是20世纪 历史学发展的一大特色。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展望未来,史学研究只有不断创新才 有出路。南京大学历史系副主任朱瀛泉教授也在发言中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历史 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回顾20世纪历史学所走过的历程,对于我们把握历史学的发展脉络是 颇为有益的。
    出席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国外学者不远万里如期赴会,其专业领域分别为历史哲学、西 方史、俄国史、美国史、史学理论、中国近代史等等。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纽约州立大学历 史系教授G.G.伊格尔斯(Iggers,Georg G.)在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题目是“历史学·历史 写作·历史思想:传统与潮流、现代史、当代潮流”。他在报告中对20世纪历史学的发展作 了总括性的回顾,认为历史科学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直到20世纪中 叶,社会学理论才逐步取代了历史学的理论与观点。1945年,社会科学的研究模式已成为史 学研究的重要模式。毋宁说,以兰克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客观主义史学一度成为历史研究的中 心。因此许多人认为,历史是由为数众多的话语所组成的,这些话语与现实无关,它们不仅 独立于现实,而且也独立于作者本身。
    伊格尔斯指出,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取向与新文化史学的基本内涵仍然是相 互一致的,它把目光投向了普通民众,这一取向代表了史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德 国和意大利的微观史学家利用有关资料重新获得了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这些史料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人们当时的社会心态,应当说,这种发展取向对历史研究的主流发展并无大碍。 伊 格尔斯最后指出,应当从哲学的角度对历史科学作出某种诠释。此外,他还用通俗的语言概 要地回顾了国际史学流派近几十年的发展状况。
    德国文化研究所所长、著名学者J.吕森(Rüsen,Jüm)教授也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历史秩序 的失落:现代性、后现代性和记忆讨论相互交叉下的历史研究的若干问题”的报告。他指出 ,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是,再现历史往往使职业历史学家感到不安。其原因在于,记忆模式 常常偏离了历史文化。尽管现代历史研究与后现代历史研究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但上述 两个方面的研究却可以圆满地结合起来。过去、现在和将来构成了人类的总体历史,它不仅 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被视为一种认知的理性方式。毫无疑问,我们应当站在普通民众的立 场上来研究历史。记忆的话语能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此同时,我们也有必要对 记忆模式作一番深入的研究。如果我们重视和关注记忆模式,就会促使历史研究登上一个新 的台阶,同时也会促使人们在历史研究中采取一种更加多元化的态度,不再纠缠于历史客观 性等问题的反复讨论。
    吕森教授还在报告中严厉批判了史学领域中目前存在的后现代主义倾向。他强调指出,后 现代主义者强调发展的多元性,认为历史思考已经涵括了历史想象,这实际上是一种虚构现 象。因为由此一来,历史的根基将被摧毁,显然,这对历史研究来说确实是一种灾难。后现 代主义对历史的未来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实际上,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关系, 而后现代主义却不承认这种关系,这一点在德国思想界表现得尤为明显。后现代是对现代的 一种再认识,是对西方现代史学的一种批判,与之相反,现代历史科学则注重和强调理性主 义。
    饶有趣味的是,吕森教授在谈到后现代主义时语气激昂,频频挥拳,显示出一种激愤的情绪。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