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洪迈在《史记》研究上的贡献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内蒙古师大学报》 可永雪 参加讨论

作为南宋著名学者、作家,洪迈学识渊博,涉足领域广泛,在《史记》的研究上,也做出了一份不容忽视的贡献。兹分三题约略说之。
    一、《史记法语》,首开《史记》语词研究之风。
    洪迈对《史记》的研究,首先应该提到的是他所编《史记法语》一书。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是编于《史记》百三十篇内,自二字以上,句法古隽者,依次标出,亦间录旧注,盖与《经子法语》等编同,以备修辞之用。”需要补充说明的是:
    1.此书体式--其所纂录,有词有语,以语为主,而且语句较长,甚或有两句以上者,鲜明地体现出词语摘编的特点。例如:
    纪第一五帝 幼而徇齐(徇,疾;齐,速也) 有赤气出,如匹绛帛(集解) 其服士(衣服服士服,言其公且廉也)
    纪第二夏 食少,调有余相给 草繇木条
    纪第三殷 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以水喻民) 割政(割剥之政) 有好女入之纣(有美女必入纣宫)
    传第六十九货殖列传 ……素封(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
    2.此书性质--洪迈于典要古籍,多有词语摘编本,如《经子法语》、《史记法语》、《汉书法语》、《南朝史精语》等。自经、子、前汉,皆曰“法语”,自后汉至唐书,皆曰“精语”。从以“精语”与“法语”对举,知“法语”的含义为“可为典法,可为范式”之意,实与今日一些名章迥句词典相类,乃备揣摹研习词章之用者。
    3.此书价值--在于它开了《史记》词语研究(扩大一点说是语言研究)之风。因为自此书一出,不久又有娄机《班马字类》、林越《汉隽》,之后元代王若虚《史记辨惑》等几部类似撰著问世;直到明代,此风不衰,有谢肇淛《史》、施端教《读史汉翘》、凌迪知《太史华句》等出版。它们都可以说是《史记》词语以至语言研究的先驱。
    洪迈为什么能做出这一贡献?从社会背景看,汉武选士重对策,唐开科举重诗赋,南宋始立博学宏词科,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南朝史精语》条所说:“盖南宋最重词科,士大夫多节录古书,以备遣用。其排比成编者,则有王应麟《玉海》、章俊卿《山堂考索》之流。巾箱秘本,本非著书,不幸而为人所传者,则有如此类。后人以其名重存之,实非其志也。”不管是备自家遣用还是为士子所传,总之是适应了社会上的客观需要。从主观上说,洪迈出身于文化素质相当高的洪氏家族,其父兄都是功节卓著的名臣。他本人既与其二兄相继登词科,更具有超常的记忆力,且兴趣广泛,“博极载籍,虽稗官虞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宋史》本传),以博洽受知于文宗。有关记传还说他平生考阅典故,渔猎经史,极鬼神事物之变,手书《资治通鉴》凡三,有《容斋》五笔、《夷坚志》等行于世,还编有《万首唐人绝句》……大家看,这本身不就是一个博学宏词的典型吗?这样一个典型人物,处在那样一种典型的文化氛围之中,当然最能够感受到文化食粮之需要,所以从他手里开启这种风气,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容斋随笔》,究心《史记》为文之法,标举《史记》重沓之妙
    洪氏是在博学宏词之风弥漫的气候里浸润成长起来的一位学者、作家。他自己写小说、写随笔、编唐诗,晚年更弃官专事写作。因此,究心为文之道就成为他学术生涯当中贯穿始终的一条重要线索。纵观五集《容斋随笔》可以看到,洪氏着意于为文之道的眼界、兴趣相当广泛,从宏观的理论主张到具体的操作技巧,举凡写作实践当中所遇到的,几乎都有论列,光是题目就可随手举出一长串,诸如“文繁简有当”、“韩柳为文之旨”、“张吕二公论文”、“作诗旨意”、“作文句法”、“三传记事”、“《左传》书事”、“《毛诗》语助”“唐史省文之失”、“为文救首尾”、“韩、苏、杜公叙马”、“《左传》用‘门焉’、‘闺焉’”、“《醉翁亭记》、《酒经》用‘也’字”等等。从这些题目也可约略看出,它们名副其实是随笔而发、点点滴滴、具体而微,并没形成一个什么“体系”;然而又说一是一,说二是二,都是确有体悟的经验之谈,一条有一条的用处,一条有一条的份量。
    具体到《史记》,洪氏的注意力明显地集中在重沓熟复、虚词运用以及文章结尾等几方面。
    关于重沓,《容斋随笔》卷七“汉书用字”条曰:“太史公《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又曰:‘戌死者固什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叠用七死字,而不为冗复,非后人笔墨所能到也。”《容斋五笔》卷五“《史记》简妙处”一条,讲:“《太史公书》不待称说,若云褒赞其高古简妙处,殆是摹写星日之光辉,多见其不知量也。然予每展读至《韩世家》、《苏秦》、《平原君》、《鲁仲连传》,未尝不惊呼击节,不知其所以然。魏公子无忌与王论韩事,曰‘韩必德魏爱魏,重魏畏魏,韩必不敢反魏’,十余语之间,五用魏字。苏秦说赵肃侯曰:‘择交而得则民安,择交而不得则民终身不安,齐秦为两敌,而民不得安,倚秦攻齐,而民不得安,倚齐攻秦,而民不得安。’平原君使楚,客毛遂愿行,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曰:‘三年于此矣。’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遂力请行,面折楚王,再言‘吾君在前,叱者何也!’至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于堂下,其英姿雄风,千载而下尚可想见,使人畏而仰之。卒定从而归,至于赵,平原君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秦围赵,鲁仲连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君曰:‘胜也何敢言事!魏客新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仲连曰:‘吾始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是三者重沓熟复,如骏马下驻千丈坡,其文势正尔,风行于上而水波,真天下之至文也。”《容斋随笔》卷十五“云中守魏尚”条,举“《史记》《汉书》所记冯唐救魏尚事,其始云:‘魏尚为云中守,与匈奴战,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臣以陛下赏太轻,罚太重。’而又申言之云:‘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重言云中守及姓名,而文势益遒健有力,今人无此笔也。”
    这些例子当中,有的是某个字的重叠,如《陈涉世家》叠“死”字,《魏世家》叠“魏”字;有的是某些词的重沓,如《苏秦传》重的是“民安”、“民不得安”,《平原君传》重的是“先生”,是“吾君在前,叱何也!”《鲁仲连传》重的是“胜也何敢言事!”而《冯唐传》重的是“云中守魏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