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司马迁与《周易》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人文杂志》 徐兴海 参加讨论

《周易》被称作中国文化的源头,《史记》是汉武帝以前中国文化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司马迁与《周易》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他如何评价与运用《周易》呢?本文认为,司马迁接受了《周易》的哲理,以之为基础构建了《史记》的思想指导体系,提出了独特的史学理论,并且对《周易》给予社会生活影响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尽的地记载。
    1.《周易》的核心是“变”,即以变化的观点把握宇宙间的一切。司马迁继承并发挥了这一观点。
    孔颖达《周易正义》这样总结《周易》的精髓:“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迭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续,莫非资变化之力,换代之功。”据此可知,“易”的主要含义是变化。《周易》讲的是哲学,它已经扬弃了一切具体的、有形的事物,抽绎出高度概括的两个范畴,即阴、阳。以阴阳为基础展开对宇宙真谛的追求:“然变化运行在阴阳二气,故圣人初画八卦,设刚柔两画象二气也。”(《周易正义》)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归结于阴阳两个范畴,然后又生发出新的范畴,这个生发的过程就是变化:“易在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八卦而成六十四卦。由此可以看出,《周易》的核心是谈变化的哲学。
    《周易·系辞》中谈变化者处处可见:“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爻者,言乎变者也”,“日新之谓德,生生之谓易”,“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子曰: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司马迁认定《周易·系辞》是孔子晚年撰定的,那应该是他的代表作。孔子把“变化”作为《周易》的核心,这一点应该是无可怀疑的。
    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是什么?《报任安书》对此表述说:“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通古今之变”的“变”是这一宗旨的核心,即从凡所一切无不在变化的观点出发,探究天与人,自然与人间社会之间的变化。《太史公自序》中强调了这一观点:“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承敝”不只承认无所不变,而且指出历史的发展变化有质的变化,“通变”则是贯穿一切历史活动的线索。
    《史记》之前已经有不少史书,如《尚书》、《春秋》及其三传、《战国策》、《世本》等,但它们只是记载历史事件,而没有明确的史学观点贯穿其中。虽然它们也描述历史的变化,但只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一个很小的地域,更不可能在“天人之际”的坐标上从空间到时间无限广阔地考察历史的变化。从“天人之际,承敝通变”的高度描述历史,是司马迁的一个伟大进步。
    《史记》中几乎没有一个地方不谈到“通变”,没有一篇不描述变化。比如说到天文现象时,便指出“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三纪而大备:此其数也。太史公推古天变,未有可考于今者。”(《天官书》)在解释为何作《平准书》时说:“作《平准书》以观事变”;说明作八书的目的也是为了表明变化的重要意义:“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为什么写《礼书》,也是为了说明一切无不在变化:“维三代之礼,所损益各殊务,然要以近性情,通王道,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略协古今之变,作《礼书》。”司马迁严厉批评那些“不知合变”、“不知时变”的人,肯定变法对历史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不变法,功不十。”变化是历史发展的轨迹,那些只持一端,不知变通,走向极端的人最终都没有好下场。秦朝历史的研究对于司马迁来说是当代史的研究,而当代史研究是有许多忌讳的。比如统治阶级总要求历史学家说明本朝的合理性,等等。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迁仍然对“取天下多暴”的秦朝予以充分的肯定,其中的原因就因为它“世异变,成功大。”(《六国年表》)司马迁眼中,推动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功绩,比较起实现过程中的过激行动来,不知要大过多少倍。
    除过改朝换代,对社会影响最大,震动最大的要算变法了。司马迁对于历史上发生的变法总是给予热情的歌颂,充分估价它对历史发展的飞跃过程所起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描述到变法时总是不惜笔墨,浓染重涂。对于不同时期变法的描述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强调变化,时代变化了,法制必定要随着变化,变法的过程是适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春秋时的赵武灵王为了富国强兵,提倡着胡服,练骑射。但“胡服令”已下,仍有重臣“赵文、赵造、周祒、赵俊皆谏止王毋胡服,如故法便。”(《赵世家》)赵武灵王这时有一大段话论证变法的必要性:
    王曰: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三王,随时制法,因事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礼也不必一道,而便国不必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且服奇者志淫,则是邹、鲁无奇行也;俗辟者民易,则是吴、越无秀士也。且圣人利身谓之服,便事谓之礼。夫进退之节,衣服之制者,所以齐常民也,非所以论贤者也。故齐民与俗流,贤者与变俱。故谚曰:“以书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循法之功,不足以高士;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
    无独有偶,秦孝公时要实行变法,同样有一场争论,主张变法的商鞅说服秦孝公坚定变法决心,驳斥甘龙、杜挚的话语十分雷同于赵武灵王:
    卫鞅曰:“(甘)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商君列传》)
    在秦始皇面前也发生了一场是否应该效法古代的辩论。一方以博士淳于越为代表,其论点是“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一方以李斯为代表,他的观点是: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秦始皇本纪》)
    三个不同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就前进与守旧、变法与因循的辩论,都是坚持变法的人胜利了,这是历史事实。但在《史记》中做出如此安排,使得变化的宗旨更加激烈地表现出来,便带有不可抗拒的力量,这不能不是司马迁历史观的体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