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卢文弨校勘学述(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史研究》 许殿才 参加讨论

其次,他也善于根据古人语言习惯、称谓习俗来订讹规过。《仪礼·聘礼》注有:“嫌摈者一一授之”。监杭本以“一一”为“二”,文弨则认定“一一”当为“一二”,因为这符合古人用语习惯,监杭本是偶脱“一”字,而作“一一”者,乃浅人据后世用语习惯妄改⑤。《颜氏家训、风操篇》曰:“自古未见丈人之称施于妇人”。文弨却不以为然。他罗列《论衡》中“名男子为丈夫,尊公妪为丈人”,《史记索隐》引韦昭注所云“古者名男子为丈夫,尊公妪为丈人,故《汉书》宣元六王传所云丈人,谓淮阳宪王外王母,即张博母也,又古诗云:‘三日断五匹,丈人故嫌迟’”等例证明妇人是可以称丈人的。以此例推而求之,他又进一步指出:《史记·聂政传》中“家大人”(或本作“家夫人”)和此条下《正义》所引韦昭上述之语中的“大人”都是“丈人”之讹,为后人不习丈人之称而改。⑥这又收到了举一反三之效。
    可贵的是,在广征博引的同时,他也看到了类书、古注的不尽可据,他说:“大凡昔人缓引古书,不尽皆如本文,故校正群籍,自当先从本书相传旧本为定。况未有雕版以前,一书而所传各异者,不可以遍举。今或但据注书家所引之以为是,疑未可也”⑦基于这一点,他在引用类书、古注时,总是经过比较鉴别,然后取义之所长,从不盲目照搬。而在这方面,以专精著称的王念孙却往往过于相信他书,类书,以至被朱一新、杨树达诸先生指为通人之蔽,比起文弨来,就略逊一筹了。
    3.运用文字音韵训诂知识判定是非
    清代学术所以能以精核见长,是因为其学者治学皆有根柢。这个根柢就是掌握了文字音韵训诂这几门基本学问。清代校勘学的发达也正是以识字辨音明义为钤键的。古书在传刻中出现失真现象,大部分是因形近、音近、义近而致。因此从形音义三个方面入手考察致误之由,推求未误之本字,就成为清代校勘家的不二法门。当然只有一流的校勘学家对此才能左右逢源,运用自如。
    文弨的校勘正是以识字为本的。运用这一基本方法,他在校勘中触类旁通,发现并解决了大量古书中的疑误,取得了很大成绩。而其推理有据,论证精核,又使他的结论与原书奄若合符,令人叹服。
    扬雄《太玄经》有“次二测{K19705.JPG}自肥也”。“{K19705.JPG}”与全句语意不合。原校本曰:“{K19705.JPG}疑当作{K19706.JPG}”,但未能判定。文弨根据原书范注“{K19705.JPG}、省”的训诂线索,通过细玩上下文意,又以《释名》“省训为瘦”为依据,推论出训瘦训省的只能是“{K19706.JPG}”,而“{K19705.JPG}”则显然是因与{K19706.JPG}字字形相近而讹。⑧这样从推求原文本义出发,根据形近相讹的一般规律找出形近的替代字,又以字书和古注证成。其推论是合理的,其结论是可信的,虽无其它材料参证,也可断定此说不谬。
    认识到识字对于校勘的重要,文弨在《钟山札记》、《龙城札记》中还阐发了很多古今文字异同之例,为后人校读古书提供了极大方便。因为他于此深有造诣,又广征博考以证其说,故所言多为不磨之论。在《钟山札记》卷二,他论“麤”、“粗”二字的区别,先引《说文》“麤。行超远也,仓胡切。粗,疏也,徂故切。”。指出二字音义的不同。又举出《春秋繁露》“始于麤粗,终于精微”。《论衡》“略正题目麤粗之说,以照篇中微妙之文”等例证,说明二字在应用上的差别。接着又用有的校者不懂二字差别,妄改“麤”为“粗”致文理不通的实例,说明二字之不可淆混。一字之辨,对浅陋者却可振聋发聩!
    4.推求版式行款,寻求著述义例
    古书在流传过程中,不但出现了很多夺误衍倒现象,而且往往连版式、行款、篇目也被浅人或书贾妄改,后世以讹传讹,结果弄得面目全非,舛讹愈甚。文弨在研读古书和校勘实践中,深刻认识了原书行款版式对于校勘的重要。因此他十分强调对古书原貌的保存,而谆谆垂诫:“凡传古人书,当一仍其旧。慎勿以私见改作。”⑨
    然而,从另一个方面讲,如果掌握了古书原来的行款版式,却可以发现并解决很多难以发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正因为文弨在这方面独具慧眼,掌握了这个诀窍,才使他在校勘学学领域取得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他发现旧本唐宋人诗集中附见他人倡和之作,都是一律平写。如果是他人倡而己和,则置他人诗于前,如他人和己,则置于己作之后,与后来刻诗集者,凡所附他人之诗都低一字而置于后不同。根据这一惯例,他就订正了后人在抄《刘公是集》时,因为不懂古法而误把其弟之诗属公是,公是之诗反被当作其弟之诗而附见的错误。如果文弨没有通过长期校勘实践掌握了古书编排形式的通例,就不可能纠正这一错误。
    寻求著述义例,也是一种从著者立场出发,考察疑误的方法。古人著书都有一定体例,后人细心紬绎,往往参得其详。如果在校书时发现某处与原例不合,那就值得怀疑了,如果对古人著书通例吃得很透,又可以发现很多后人不懂古书体例而妄改的失误之处。这种办法也是清代校勘家的看家本领,文弨对此运用是非常得心应手的。
    校《礼记注疏》时,他根据正义经与注依次解之之例,就乙正了“注鬼神至顺德也”一条被移到“礼也至知礼”条后面的错误。他发现“古人为难识及疑似之字作注,往往即他语以相比况。《汉书》注‘鲰音浅鲰、传音亭传。’”即是,而“晋郭璞注《方言》犹然:‘鲰为指鲰,蒉音翡翠,刿音{K19707.JPG}鱼,廛音缠约”。⑩,如果注成鲰音浅鲰之鲰,传音亭传之传,蒍音指撝之撝,问题就不致发生了,可是古人用语习惯省略,后人不解此例就容易因此发生误解。文弨根据这一通例,指出《山海经》注县雍音汲瓮。而误改县名为汲瓮,《汉书》注县名莫{K19708.JPG}音忉怛◆氏音权精,而后人不懂古人此例,误将莫字读成忉音,氏字读成精音的错误。这些误字人们往往习以为然,误传千年以上,文弨一旦正之,其功岂不伟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