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流派 >

从“天津阅兵风闻”看康有为的变法思想(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 崔克实 参加讨论

光绪二十四年春,康有为等成立保国会。这是维新派为宣传维新,组织力量而成立的,具有一些资产阶级政党模式的组织。这一组织成立后,立即召来守旧派的攻击。军机大臣刚毅打算查究保国会,光绪皇帝出面护持。尽管如此,守旧派仍然不断攻击保国会。荣禄更恶狠狠地放出风来:“康有为立保国会现放许多大臣未死,即使亡国,尚不劳他保也。其僭越妄为,非杀不可!”⑤在守旧派连番进攻下,无权无势的康有为等人除进行了一些近乎呻吟的言语辩论外,别无他法。不久保国会就自动解体,维新派遭受重创。这使康有为在西花厅辩论后,再一次认识到,没有力量,变法难为。受历史的局限,康有为所谓的力量,不是广大人民群众,而是军队,此时,他的军事变法思想进一步发展、成型。
    百日维新前,文悌上《严参康有为折》,折中告发杨深秀“曾便衣至奴才处,仍申康有为之议。……竟告奴才以万不敢出口之言,则是杨深秀为康有为浮词所动,概可知也。”⑥史料记载,戊戌三月,胶州、旅大租借后,二人夜谈,杨深秀说:“若有人带兵8000人,即可围颐和园,逼胁皇太后。”这说明康有为早在戊戌三月便同杨深秀谈过“围园执后”的军事构想。
    百日维新之始,慈禧太后迫光绪皇帝下旨:凡补授文武二品、满汉侍郎、地方督抚,都必须到太后处具折谢恩。从而控制了光绪皇帝的用人大权,使具备高位和实权的变法机构难以成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堵死了维新派依靠皇帝自上而下变法的路子,这样,就迫使康有为将他的军事变法思想施之于行动。
    在关于天津阅兵的第一个上谕发布那天,慈禧太后逼迫光绪皇帝发布了几个重要上谕:一是将赞同变法的帝师翁同和开缺回籍,使光绪皇帝“股肱顿失”;二是让荣禄去天津任直隶总督,控制北洋三军。康有为据此推测说,慈禧表面上放一点权给光绪皇帝,让他主持变法,而实际上是手握兵权,等待时机,镇压维新派,重新柄政,而天津阅兵,便是“行废立”的阴谋。梁启超也说,翁同和被逐走,便是因他发觉了慈禧的这一阴谋,阻止光绪去天津所致。
    第二次发布去天津阅兵上谕是七月初八日,此时新旧两派斗争更加紧张。“诸内臣环泣于慈圣之前,纷进谗言危词,怀塔布、立山、杨崇伊等曾潜往天津,与荣禄密谋,故意见更深。”⑦康有为等见守旧派频频去颐和园和天津活动,自然痛下军事政变的决心。
    纵观史料,笔者以为,康有为等在实行军事政变的计划时,一是要秘密进行军事上的准备,二是在内部制造舆论,造成危机感。而“天津阅兵风闻”正是他们内部舆论的“外泄”,这一“外泄”可能是有意的。一是要换来有利于自己的社会舆论;二是意在影响光绪皇帝,使他意识到“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紧张时局。果然,光绪皇帝拒绝与慈禧太后同去阅兵,“语庆王云,朕誓死不去天津。”⑧一来二去,光绪皇帝终于下了除去慈禧太后的决心。这样,维新派将行的军事政变便有了“尚方宝剑”,出师有名了。
    天津阅兵期近,康有为等人开始策划“选将材,以得兵权”。康有为在袁世凯、聂士成、董福祥三个合适人选中圈定了袁世凯。康说:“以将帅之中,袁世凯夙驻高丽,知外国事,讲变法,昔与同办强学会,知其人与董、聂一介武夫迥异,拥兵权可救上事,只此一人。”⑨
    八月一日,在康有为的建议下,光绪皇帝第一次召见袁世凯,破格提拔他为侯补侍郎,专办练兵。
    “将材”选定之后,维新派又招集“好将”,约围颐和园。毕永年就是他们招集的好将。毕永年写的《诡谋直纪》,逼真地记述了康有为等人“围园执后”的密谋:七月二十九日夜,康有为召毕永年至其室,谓之曰:“……吾欲效唐朝张柬之废武后之举,然天子手无寸兵,殊难举事,吾已奏请皇上,召袁世凯入京。欲令其为李多祚也。”八月一日晚,康有为再召毕至其室,让毕往袁世凯幕中作参谋,配合袁世凯率兵围园。毕说:“仆一人在袁幕中何用,且袁一人如有异志,非仆一人所能制也。”康曰:“或以百人交汝率之,何如?袁统兵率颐和园时,汝则率百人奉诏往执西太后而废之可也。”(11)
    毕永年在《诡谋直纪》中还说,八月初一日谭嗣同亲口告诉他,康有为已“使皇上面谕”此事。可见,围园执后,光绪皇帝是赞同的。之所以赞同,很大程度取决于“天津阅兵风闻”给他造成的危机感,这正是维新派希望看到的。至少可以说,“天津阅兵风闻”是光绪皇帝赞同维新派搞军事政变的直接原因。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三日,谭嗣同夜访在京的袁世凯,要他谋杀荣禄,率兵进京,以兵力之“一半围颐和园,一半守宫。”袁世凯假装应允,使谭离去。
    然而,慈禧太后在不知此事(袁世凯回天津向荣禄告密的途中,戊戌政变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已经下手,幽禁了光绪皇帝。戊戌变法宣告失败,康有为等人的军事政变胎死腹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康有为等维新派发动的百日维新是有军事变法的思想、行为的。“天津阅兵风闻”便是他们为实施军事政变而制造出来的舆论,这收到了他们预期的效果。军事变法没有成功,主观上,在于维新派准备不充分,时间短,基础薄,既没有发动广人民群众,又没有争取到手握兵权的当朝重臣的支持。军事变法所倚重的军事政变在思想上有形成、发展的过程;在行动的准备上却显仓促。当然,客观上,维新派与守旧派过于悬殊的力量对比,也是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军事政变一旦成功,军事变法一旦成功,那么,康有为领导的维新运动就不能简单称之为改良运动了,那也许就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