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流派 >

“国学”、“国故”、“国故学”(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京社会科学》 卢毅 参加讨论

然而,章氏虽提出“国故”一词,却语焉不详,因此往往为人任意比附。毛子水就质疑:“什么是国故呢?我们倘若把这个问题问起那些讲国故的人,所得的回答恐怕没有相同的。……国故这个名词,没有很清楚很一定的意义,就可从此知道了。”(注: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新潮》第1卷第5号。)曹聚仁也不由感叹道:“吾人一提及‘国故’,则庞杂纷沓之观念交集于前。若就各观念而一一考订之,则一切观念皆浮泛空虚,枵然无所有焉”,但他人“援用此‘名’,从未计及其实;其意盖以为‘国故’之名,尽人而喻之也”,于是“何为国故?初涉思于此问题,似应声而可解。及再三端详考虑,则解答之困难,随之以俱增进”。究其症结,他指出正在于“‘国故’,‘国学’,‘中学’,‘国粹’,‘国故学’等歧异名词,在近顷学术界已成一异文互训之惯例,笔之于著作,见之于制度,习焉相望,莫知其非也”(注:曹聚仁:《国故学之意义与价值》,《国故学讨论集》上册,第50页、第60页、第59页、第60页、第61页、第63页、第61页、第64页、第60页、第68页、第53页。)。
    鉴于“以论理绳之,则‘国粹’一名,当别为解释,与他名相去甚远”(注:曹聚仁:《国故学之意义与价值》,《国故学讨论集》上册,第50页、第60页、第59页、第60页、第61页、第63页、第61页、第64页、第60页、第68页、第53页。),因此“国故”与“国粹”还较易区别开来。傅斯年后来虽极力反对“国故”一词,指斥“国故本来即是国粹,不过说来客气一点儿”(注: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岳玉玺等编《傅斯年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0页。),但他在1919年的态度还较缓和,认为“国粹不成一个名词(请问国而且粹的有几?),实在不如国故妥协”(注:傅斯年:《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附识》,《新潮》第1卷第5号。)。他这一观点可能还直接影响了胡适。胡适1921年7月在南京高师暑期学校演讲时便说:“‘国故’的名词,比‘国粹’好得多。自从章太炎著了一本《国故论衡》之后,这‘国故’的名词于是成立。如果讲是‘国粹’,就有人讲是‘国渣’。‘国故’(National Past)这个名词是中立的。”(注:胡适:《研究国故的方法》,杜春和等编《胡适演讲录》,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5页。)此后,在1923年1月所发表的《〈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他也再次重申:“‘国故’这个名词,最为妥当;因为他是一个中立的名词,不含褒贬的意义。‘国故’包含‘国粹’;但他又包含‘国渣’。”(注: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胡适文存》二集,黄山书社1996年版,第6页。)1924年1月在东南大学国学研究班演讲时,胡适又一次强调:“‘国故’这两个字,是章太炎先生提出,比从前用的‘国粹’好多了;其意义,即中国过去的历史、文化史,包括一切。”(注:胡适:《再谈谈整理国故》,《胡适演讲录》,第98页。)直至晚年,他还追忆:“‘国故’这一辞那时也引起了许多批评和反对。但是我们并没有发明这个名辞。最先使用这一名辞的却是那位有名望的国学大师章炳麟。他写了一本名著叫《国故论衡》。‘故’字的意思可以释为‘死亡’或‘过去’。”(注: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4-184页。)
    胡适将“故”训为“过去”,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知识界的普遍看法。如曹聚仁就解释说:“‘国故’之‘国’,乃专指‘中国’而言,非泛称也。‘故’之义为‘旧’;以今语释之,则与‘过去’二字相当。”(注:曹聚仁:《国故学之意义与价值》,《国故学讨论集》上册,第50页、第60页、第59页、第60页、第61页、第63页、第61页、第64页、第60页、第68页、第53页。)汪震、王正己也说:“‘国故’的意义是中国旧有的学问。”(注:汪震、王正己同编《国学大纲》,北平人文书店,1933年版,第1页。)至于毛子水,则更是十分明确指出:“国故就是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和中国民族过去的历史。”(注: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新潮》1919年5月,第1卷第5号。)
    不过如此一来,则诚如曹聚仁所指出,“习常之目‘国故’,殆与畴昔所谓‘中学’、‘国学’者同其内包外延”(注:曹聚仁:《国故学之意义与价值》,《国故学讨论集》上册,第50页、第60页、第59页、第60页、第61页、第63页、第61页、第64页、第60页、第68页、第53页。)。既然“国故”泛指的也是中国旧有的学术文化,那么它与近代人们所普遍认为的“国学”岂不是没有分别?
    其实,章太炎在近代的“国学”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的情况下,另外又提出“国故”一词,无疑是别具其一番深意。综观章氏使用的“国故”一词,除具有着“国学”的内涵外延之外,还蕴含了一层“继绝存故”的言外之意。他在致吴承仕函中就说:“仆辈生于今世,独欲任持国学,……今之诡言致用者,……其贪鄙无耻,大言鲜验,且欲残摧国故。”(注:章太炎:《致吴承仕函》,启功等整理《吴承仕藏章炳麟论学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47页。)这里“国学”与“国故”二词不惟并称,涵义也各有所指。细加推敲,此处的“国学”一词,主要是在学术研究的意义层面上,指那些作为具体研究内容的传统文化;而“国故”一词,则更多的是在文化传承的意义层面上,意谓着作为中国文化根系所在的文化传统。前者是传统文化,后者是文化传统,二者显然有着具体与抽象、静态与动态的分别。很明显,在章太炎的心目中,以“国故”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虽然是过往的,但是依旧流转不绝,必须竭力予以维系。所以,他所谓的“国故民纪,绝于余手,是则余之罪也”,“方今国故衰微,……实惟先生是赖”等等,无不流露出这种强烈的忧患与拯救意识。
    但章太炎的这种苦心孤诣和弦外之音,未必能被新派人士理解与接受。如傅斯年后来就批评说:“国故一词,本为习用,即国朝之掌故也。乃太炎尽改其旧义,大无谓也。”(注:傅斯年:《致朱家骅[抄件]》(1940年7月8日),(台北)中研院史语所“傅斯年档案”,转引自罗志田:《民国趋新学者区分国学与国故学的努力》,《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4期。)至于其他新派人物即使认可“国故”一词,可是在他们身上,章氏那种对“国故”的忧患与拯救意识已不复存在,相反却填充进了更多的批判精神。他们持论的根本立足点便是不仅将“故”释为“过去”,而且还等同于“死亡”。胡适虽然直到晚年才吐露此意、为“故”正式附加了“死亡”的释义,但他早年或许已有此念、只是尚存顾忌而未发。相形之下,一些受他影响的新派分子则远比他激进。毛子水1919年就指出“国故是过去的已死的东西”,然而正如病人的死尸可以成为“病理学上的好材料”,“我们中国的国故,亦同这个死人一样”有其用处;因此,在他看来,“研究国故,好像解剖尸体”(注: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新潮》1919年5月,第2卷第1号。)。钱玄同也认为:“研究中国的学术等于解剖尸体。”(注:钱玄同:《敬答穆木天先生》,《钱玄同文集》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页。)他还辨析说:“过去的已经僵死腐烂的中国旧文化,可以称它为‘国故’(有人称为‘国学’,很有语病)。”(注:钱玄同:《汉字革命与国故》,《钱玄同文集》第3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页。)显而易见,新派人士与章太炎对“国故”的理解可谓大相径庭。不过尽管如此,“国故”与“国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则是双方都认同的。或许也正因此,傅斯年曾观察到:“清末民初,人以国学二字为不妥,遂用国故”(注:傅斯年:《致朱家骅[抄件]》(1940年7月8日),(台北)中研院史语所“傅斯年档案”,转引自罗志田:《民国趋新学者区分国学与国故学的努力》,《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