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的人品和史学
陈寿,是我国封建社会杰出的史学家。他撰著的《三国志》,主要记叙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秉笔公正,取材谨严,文笔简洁,是继《史记》、《汉书》之后的又一纪传体史学名著,与司马迁、班固、范晔之书并称“前四史”,为历来人们所称颂,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自《三国志》出,当时诸家叙三国史事之书几渐湮没不闻,因而陈寿此书便成了我们今天研究东汉末至晋初历史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但是,历代对陈寿其人其史的评价,褒贬各有异同。对于这样一位历史学家,必须结合他所处的时代和生平经历,才能作出公正的评价。 一光明磊落、自强不息的一生陈寿,字承祚,蜀汉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市)人,生于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公元二三三年),死于西晋惠帝司马衷元康七年(公元二九七年),终年六十五岁。 陈寿一生经历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和西晋统一政权这两个历史时期。早在蜀汉王朝时,他已踏入仕途,初应州命担任卫将军主簿。之后,相继做过东观秘书郎(据《华阳国志·陈寿传》。《晋书·陈寿传》说他“什蜀为观阁令史”。观阁大概指东观,他可能先为令史,后升为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仕蜀期间,由于后主昏暗,“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遭谴黜”(《晋书·陈寿传》)。入晋以后,因为他“聪警敏识,属文富艳”(《华阳国志·陈寿传》)。司空张华荐举他为孝廉。这时,陈寿才三十二岁。在入晋后的三十余年间,他先后担任过佐著作郎、著作郎,平阳侯相(《华阳国志·陈寿传》。《晋书·陈寿传》说他“出补阳平令”,误。),并于三十六岁时(西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五年即公元二六九年)兼领了巴西郡的中正官。当时盛行只看出身、不重才德的“九品官人法”,中正官的职责就是“定门胄,品藻人物”。陈寿虽兼任了中正官,但是他却有着与世人不同的人才观:他十分思慕“古者天下为公,唯才是舆(举)”(《魏书·三少帝纪·评》)的理想社会,挚切地希望当权者重才,纳才。极力推重曹操、刘备、孙权的用人之道。主张不拘一格降人才。指出当权者要能够识才、聚才,自己首先也必须有才。揭示了人才的被重视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反对以一己之好恶取人。还看到举贤任能是一定会有阻力的,当权者要敢于制止妒贤嫉能之风。他针对当时许多贤能之士常常在攘夺纷争的政治斗争中遭到杀身之祸的情况,探索和总结出了才士能人自我保护的处世之道;劝戒才士能人切不可仗恃才干而有任何非分之心。应成为能刚能柔的“兼才”,才能直而不犯。柔而不阿。切不可骄矜孤傲,在公私关系上要能正确对待。此外,他还提出了一系列摒弃门胄等第的评价人才的标准。这些都体现了当时他在政治上的卓见独识。在蜀汉和西晋王朝,他又多次受到过物议和排斥。居父丧期间,因病让侍婢为自己调制药丸,世人于是讥贬他伤败了社会风化,触犯了封建礼教,结果被“沉滞者累年”(《晋书·陈寿传》)。他的《三国志》著成之后,颇受时人赞赏,张华因之推荐他做中书郎。但是,权臣荀勖以为陈寿所著《魏书》党于司马氏而讥诋了曹爽(荀勖在魏时是忠于曹爽的),竟授意吏部出寿为长广(今山东蓬莱县南)太守,不让他做朝官,陈寿便以忧念老母为由,拒辞不就。后镇南大将军杜预惜其才,表为散骑常侍,继之又奉朝命任治书侍御史。其母死后,他根据母亲遗嘱葬之洛阳,未归葬于故里,因此又遭到当时清议,认为是大谬伦常,竟因之被废。后数年,又被起为太子中庶子。可是,陈寿还未到职,就病死洛阳。 陈寿一生虽然只活了六十五岁,但是他的一生,却是勤于政事的一生,刻苦治学的一生,潜心著述的一生。也完全可以说,他的一生是自强不息的一生。 少年时代,他即受学于对古史研究素负盛名的同郡史学家谯周。好读《尚书》、《春秋三传》,尤锐意精研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少年时期的从师受业和发愤读书,对于他的为人,他的史学思想,社会政治思想的形成,以及后来的史学著述,都生产了深远的影响。在任佐著作郎时,陈寿以为“益部自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年号)后,蜀郡郑伯邑,太尉赵彦信及汉中陈申伯,祝元灵,广汉王文表”所“作《巴蜀耆旧传》”,“不足经远,乃并巴、汉撰为《益部耆旧传》(《晋书·陈寿传》以“益部”为“益都”,误。)十篇”。他的同学,“散骑常侍文立表呈其传,武帝善之”(《华阳国志·陈寿传》),被升为著作郎。《益部耆旧传》的写作,是他从事史学著述的第一次尝试。这种从研究和整理地方史着手的治史方法,为他后来能够驾驶纷繁复杂的三国历史,著成千载不朽的历史名著《三国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泰始十年(公元二七四年),他在平阳侯相任上,编定了《诸葛亮故事集》二十四卷,“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蜀书·诸葛亮传》附录)。上奏朝廷之后,备受晋武帝欣赏,于是陈寿奉命卸任平阳侯相,再次入朝做了著作郎。在任治书侍御史时,曾著有《官司论》七篇,依据典章故制,向晋武帝上因革官司之议。此外,还著有《释讳》和《广国论》(篇卷不详)。晋武帝咸宁六年(公元二八○年)三国中的最后一国孙吴灭亡,中国复归统一。这时陈寿四十八岁,即着手“鸠合三国史,著魏、吴、蜀三书”(《华阳国志·陈寿传》),前后历时十余年才完成。陈寿一生的著作还有《魏名臣奏事》四十卷,目一卷(《隋书·经籍志》)、《汉名臣奏事》三十卷(《旧唐书·经籍志》)、《益部耆旧杂传记》二卷、《晋驳事》四卷、《晋弹事》九卷(《新唐书·经籍志》)以及《古国志》五十卷(《华阳国志》、《晋书·陈寿传》)。他一生著述甚丰,约计达二百五十卷(篇)以上。除了六十五卷的《三国志》流传了下来,其他的皆亡佚了。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