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 1.阶级观点和历史主义均作为正面的理论主张而提出(1949—1957年)。 (1)阶级观点是19世纪上半叶资产阶级史学家首先提出的,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之进行改造并加以发展。列宁给出了阶级的定义,并提出阶级斗争是文明历史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这个观点在本世纪初便传到中国。毛泽东后来对之作了进一步发挥。30年代提出中国封建社会, 只有农民所进行的阶级斗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9〕。40年代,将阶级观点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出“阶级分析方法”概念,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10〕稍后又将阶级斗争观点作为区分历史唯物论和历史唯心论的分界线。这些观点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新中国成立之初,以《学习》杂志为中心,先后发表孙定国、叶蠖生、胡绳、于光远等学者的文章,这些文章阐述的有关阶级观点的内容大体如下:①阶级斗争是文明历史的基本内容,是阶级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11〕②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因此不能用政治、道德作标准划分阶级,只能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多少及如何占有作为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12〕③阶级斗争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13〕,是唯物史观的两大基本要点之一〔14〕。④“阶级分析的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观察社会的根本方法”〔15〕。“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来研究历史问题,就是应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即先分析当时的阶级关系、阶级矛盾,找到了主要的矛盾,就可以把握住问题的中心,可以解决问题”〔16〕。 (2)历史主义也是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提出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对之进行改造,通常被表述为观察社会问题的“历史观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概念,是毛泽东于1938年10月谈及学习问题时最早提出的。新中国成立初,《人民日报》、《学习》、《新建设》等报刊发表过艾思奇、黎澍、漆侠等学者批评非历史主义倾向的文章。《学习》杂志1951年第4卷第12 期还以编辑部的名义发表了《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反对非历史主义观点》的文章。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范文澜、翦伯赞则撰文对自己解放前史学著作中的非历史主义倾向(片面反封建、借古论今)进行自我批评。当时历史主义是作为与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相对立的正面史学方法而提出的。关于它的涵义,《新中华》杂志1951年第14期作了如下的解释:“历史主义观点一词,普通有两个意思:其一是说不论看什么事物和现象,都应该从它的发生、生长和死亡的全过程去观察,而不可以在静止的、不变的状态中去观察。不如此,所得的知识一定是片断的,因而也一定是不正确的。另一是说,看历史上的事物和现象,应该把它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形——社会经济状况、阶级斗争关系等等——关联起来看,而不可以用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去衡量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如果这样,我们便无法明白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在当时的实际历史意义。……所以,根据历史主义的观点看事物,是必须考查当时的实际情况,并把所观察的事物或现象和当时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看。”这大体上反映了当时学术界对历史主义的认识。 2.阶级观点被日益突出,导致唯物史观理解和运用的片面化绝对化。历史主义主要作为纠正阶级观点理解和运用中的偏差而被强调(1958—1962年)。 (1)1957年反右派斗争后, 毛泽东提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仍是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并主要反映在政治和思想领域,应将兴无灭资的斗争逐步由政治领域深入到各种思想领域。1958年3 月10日,陈伯达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提出,社会历史科学也可以“跃进”。跃进的方法之一就是“厚今薄古,边干边学”,由此而引发了1958年的所谓“史学革命”。在这场“史学革命”中,一些论者提出,“厚今薄古”与“厚古薄今”代表了史学领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厚今薄古是“史学革命”兴无灭资之“纲”。按照这样理解的“厚今薄古”,在历史研究中要“打破王朝体系”,尽量“删减”历史上统治阶级的活动及其相互矛盾,以至政治制度及其沿革,以“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突出人民群众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建立一个新的人民史体系”。〔17〕一些文章和教材还主张应大量征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原文以体现其指导作用,许多文章空话连篇,以论代史,50年代初被批评过的非历史主义倾向显得更加突出。 在这场“史学革命”中,虽然对阶级观点极为突出,但却没有什么文章对阶级观点加以阐发。1960年9月,《毛泽东选集》第4卷出版,全国出现学习毛泽东著作热潮。《光明日报》1961年4月28 日发表历史学家嵇文甫的学习体会文章,提出“毛主席紧紧抓住阶级斗争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核心,把它深入贯彻到历史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去,无论讲什么历史发展动力问题、历史人物评价问题、文化遗产继承问题,……都一贯用阶级斗争观点来分析”。于是,阶级斗争观点由50年代的唯物史观的两个基本要点之一,发展成为唯物史观的“理论核心”。这个观点以至支配中国史坛将近18年。 (2)“史学革命”给中国史学带来的严重消极后果, 引起了一批史学家的深深反思,使他们逐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对于抵制片面突出阶级斗争观点的宁左勿右倾向的理论意义。这一时期,最先将历史主义作为纠正阶级观点理解和运用中的偏差而加以强调的是河南省史学界。历史学家郭晓棠在《中州评论》1959年的第13、14、15期连载《历史主义,还是反历史主义》长文,严厉批评了当时史学研究中片面突出阶级观点而产生的反历史主义倾向,提倡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主张运用阶级观点“必须同正确的历史观点结合起来”。中国史学会河南分会编辑的《史学月刊》自1960年第7期起, 专门组织了关于历史主义的专题讨论。该刊在编者按中指出:“历史主义问题,我们认为是历史科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讨论,消除在这个问题上的糊涂看法、错误观点,把历史科学工作质量推进一步。”该刊所发文章批评了非历史主义倾向,阐发了历史主义的内容及其理论价值。对历史主义涵义提出了三种理解:第一,历史主义是从辩证的相互联系和不断发展的角度观察历史问题的观点〔18〕;第二,历史主义是从历史的延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来考察历史〔19〕;第三,历史主义是对一定范围里的研究对象作具体的分析〔20〕。由于这场讨论仅限河南省一地,影响较为有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