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郑樵的史学观及其批判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大庆师专学报(哲社版 丁启明 参加讨论

郑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生于北宋崇宁三年三月三十日(1104年4月26日),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三月初七(1162年4月22日),是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郑樵一生著述甚多,据他自己说:“山林三十年,著书千卷。”①可是,这些著作大部分散佚。现存《通志》是一部典志体的通史著作,在中国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纵观《通志》及其总序,可以明确地看出郑樵对史学的基本观点。
    一、“会通”是郑樵的基本史学观点,也是他治史的指导原则
    《通志·总序》开端就指出:“百川异趋,必会于海,然后九州无浸淫之患:万国殊途,必通诸夏,然后八荒无壅滞之忧。会通之义大矣哉!”开宗明义,申明自己的史学主张,指出“会通”的重大意义。在《夹漈遗稿·上宰相书》中更具体地说:“水不会于海,则为溢水;途不通于夏,则为穷途。”又说:“天下之理,不可以不会;古今之道,不可以不通。史家据一代之史,不能通前代之史;本一书而修,不能会天下之书。散落人间,靡所底定,安得为成书?”②由此得知,“会”是指史料的综合,所讲的“通”,是指古今时间的相绪。这就是“会通”的基本涵义。
    郑樵一贯以“会通”为尺度去评价和衡量他人的史学著作。凡是合于“会通”原则的,他就大声称赞,不合于“会通”原则的他就竭力贬斥。为此,他赞扬仲尼“自书契以来,立言者虽多,惟仲尼以天纵之圣,故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贯二帝三王而通为一家,然后能极古今之变。”③又赞赏史迁“迨汉建元、元封之后,司马氏父子出焉。司马氏世司典籍,工于制作,故能上稽仲尼之意,会《诗》、《书》、《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之言,通黄帝、尧、舜至于秦、汉之世,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著人,使百代而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作!”④郑樵赞叹仲尼、史迁,是他们能够会天下之书,通古今之变。从对仲尼、史迁的的赞叹中,能进一步认识到,“会”指的不单单是史料的综合,而且更强调史料的广泛性。他所指的历史包括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所指的历史书籍,则是所能看到的一切文字记载。《通志》几乎囊括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方面。在史学方面,郑樵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不能不令人惊叹,可谓是一位渊深博大的史学家。但是,他拿这点去要求别人,条件就可能太苟刻了,甚至是别人无法达到的更高层次的标准。按照这样的标准去看史学家的活动结果,那么,尽管郑樵称颂了史迁的卓越成就是“六经之后,惟有此作!”⑤尽管史迁及其《史记》,得到史学家的公认,无论《史记》就其体例、记述历史的范围和时间,还是对历史所采取的态度,都是具有开创性的,的确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是,在郑樵看来,也还是未能达到“会通”的更高标准。这个高标准就是“然大著述者,必深于博雅,而尽见天下之书,然后无遗恨。”⑥“凡著书者,虽采前人之书,必自成一家言。”⑦这样看来,郑樵对史迁的赞扬也仅仅是《史记》达到了“会通”的最基本的要求,并未达到“博雅”的高标准。因此,他对史迁感到惋惜。“当迁之时,挟书之律初除,得书之路未广,亘三千年之史籍,而局蹐于七八种书,所可为迁恨者,博不足也⑧”。又云:“今迁书全用旧文,间以俚语,良由采摭未备,笔削不遑,故曰:‘予不敢坠先人之言,乃述故事,整齐其传,非所谓作也。’刘知几亦讥其多聚旧记,时插杂言。所可为迁恨者,雅不足也。”⑨其实,就“博”来说,史迁著《史记》时所见之书已相当可观;就“雅”来讲,《史记》又足成一家之言。因此,对史迁的批评是不切实际的。可是,从中却可看出一位史学家对编著历史的严格要求,就是在做到“会通”的同时,要力求“博雅”。“博”是所会之史料的广泛性,要求史学家广识多见,尽读天下之书;“雅”是所谓的博观约取,成一家之言,要求史学家的著述应有独创之特色。
    郑樵以“会通”作为基本原则,对待史书的体例问题,他采取了肯定一个,否定一个的态度。他倡导通史,是因为:“通史之修,其便有六:一曰免重复,二曰均类例,三曰便铨配,四曰平是非,五曰去牴牾,六曰详邻事。其长有二:一曰具剪裁,二曰立家法。”⑩通史的这些优点,是断代史无法相比的。因此,郑樵称赞“自春秋之后,惟《史记》擅制作之规模。”(11)又称“且善学司马迁者,莫如班彪。彪续迁书,自孝武至于后汉;欲令后人之续已,如已之续迁;既无衍文,又无绝绪;世世相承,如出一手;善乎其继志也!”(12)在夸赞通史的时候,又以尖刻的语言,极力贬斥断代史。他认为“自春秋之后,惟《史记》擅制作之规模;不幸班固非其人,遂失会通之旨,司马氏之门户自此衰矣!”(13)在郑樵看来,《汉书》以后的代代修史,导致了通史的绝绪。所以,他特别严厉地斥责“由其断汉为书,是致周、秦不相因,古今成间隔。自高祖至武帝,凡六世之前,尽窃迁书,不以为惭;自昭帝至平帝,凡六世,资于贾逵、刘歆,复不以为耻。况又有曹大家终篇,则固之自为书也几希!往往出固之胸中者,《古今人表》耳;他人无此谬也。后世众手修书,道傍筑室;掠人之文,窃钟掩耳;皆固之作俑也。”(14)这不仅否定了班固的著述,尽窃他书,未成一家之言,还以为班固把本来相因,彼此相联的历史,由其断汉为书,造成了间隔,使人无法寻索历史的相通之道。而且又把自班固后修撰史书方面出现的种种弊端都归咎于班固。郑樵为什么对断代史这样痛斥,断代史几乎没有一丝之光呢,他认为“自班固以断代为史,无复相因之义;虽有仲尼之圣,亦莫知其损益。会通之道,自此失矣!语其同也,则纪而复纪,一帝而有数纪;传而复传,一人而有数传。天文者,千古不易之象,而世世作天文志;《洪范五行》者,一家之书,而世世序五行传。如此之类,岂胜繁文?语其异也,则前王不列于后王,后事不接于前事;郡县各为区域,而昧迁革之源;礼乐自为更张,遂成殊俗之政。”(15)断汉为书之病,也是难避免的。正如今人张舜微所言:“郑氏大张相因之义,力主会通古今以成一史。故于断代为书之弊,概括数端:纪传重复,一也;前后隔绝,二也;异则相攻,三也;同则相与,四也。甚至是非颠倒,莫辨贤奸。奴为主言,无足怪者。诚欲振救其弊,惟通史足以矫之。”(16)
    “会通”是郑樵对史学的基本观点,而对史学家或史学著作进行评论的时候,就成为他衡量史学的准则,此准则又在其史学实践中得以贯彻,这在《通志》和《通志》的编著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