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宁夏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3)
(六)西夏时期 《宁夏灵武窑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5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工作队,1984-1986年正式发掘宁夏灵武磁窑堡遗址的报告专集。书中详细报导了西夏窑3座、作坊8座以及元、明、清遗迹等情况;分期系统介绍了出土的瓷器、窑具等3000余件遗物和瓷片;通过对出土遗物的分析研究,推定出该窑址的时代:始烧于西夏中期,元代继续生产,明清时期衰落;论述了灵武窑的工艺渊源、窑址性质以及它存在的条件和背景;分析了部分遗物所反映的西夏党项族的生活与习俗,还对几种器物进行了考释;书末附有分析瓷片微量元素组成、灵武窑制瓷工艺总结和研究复原窑炉的文章。宁夏灵武窑是西夏皇室的瓷窑作坊,对窑址的发掘和认识,填补了以往陶瓷史上西夏瓷鲜为人知的缺环和空白。西夏王陵自70年代初重新发现以后,20多年来,宁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陵园遗址作了大量的工作,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原始资料,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有资料表明: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以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的西夏陵园,现存帝陵9座、陪葬墓200余座、大型建筑遗址一处,整个陵区总面积达50多平方公里。先后出版的《西夏陵》(东方出版社,1995年)和《西夏王陵》(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两书,就是作者在各自工作所获材料的基础上,对西夏陵进行的一次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研究。《西夏陵》包括三方面内容:文字资料,约10万字;图纸资料,46幅线图;照片资料,250幅遗迹、遗物像片。《西夏王陵》分两部分内容:上编,对陵园客观现状进行叙述的田野资料;下编,对西夏王陵的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西夏佛塔》(文物出版社,1995年),收录了近10年来宁夏修缮和清理西夏始建的贺兰县拜寺沟方塔、拜寺口双塔、潘昶乡宏佛塔、青铜峡市108塔和同心县康济寺塔的科学记录材料以及塔内出土的珍贵文物。该书分为研究篇、维修篇、实测图、彩色图版四个部分。有根据维修、清理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而撰写的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8篇;有经过精确测量后绘制的实测图(包括细部、局部和复原图等)90余幅;重要和珍贵的文物照片200余幅。此书的出版,是宁夏境内西夏佛塔原始资料的一次详细展示,不但对西夏学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古塔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西夏陵三题》(载《宁夏社会科学》1995年4期),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证,即(1)西夏陵是在成吉思汗灭夏战争中被破坏的;(2)西夏陵区只有9座帝陵;(3)陵区北部建筑遗址是佛寺遗存。《西夏印章艺术浅论》(载《宁夏文史)第11辑,1995年2月)从艺术史的角度对现存西夏官印的特征,进行了一次较为认真的概括。西夏官印多为白(阴)文,很少朱(阳)文;形制多为方形、圆角;章法布局,凡两字作上下排列,四字、六字分两行,字距均匀,占满印面;印文字体为笔划曲屈的九叠篆文;文字之外,有较粗的白文边栏;背款分左、右两行,字体为西夏文行书,多潦草率意。“乍看之下,大有千印一面之感,风格颇为近似;实则笔画变化多样,极富艺术感染力,从而构成了西夏印章最为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中卫县红泉乡四眼井村有一处古代遗址,1991年经考古人员调查发现,在村边四眼井沟西侧约方圆一公里的范围内,文化遗存丰富,主要为窑洞、石砌建筑遗址和一处城堡。此前曾收集到遗物20余件,有瓷器、铜器、铁器等,另有古钱币250枚,均为金代“正隆元宝”。从瓷器特征和钱币分析,应该属西夏时期遗物。从周围邻村调查看,香山一带还有数处类似遗址。宁夏中卫,西夏时曾设力吉里寨,元为应理州,四眼井一带西夏遗址的发现,无疑有助于这一地区的历史研究[(12)]。《宁夏发现西夏木活字印本--将木活字的发明和使用提早了一个朝代》(载《光明日报》1996年11月17日),报导了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贺兰山拜寺沟方塔发现的珍贵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合本续》的研究成果,研究者经过长时间、多角度的仔细考证,认为该经印本具有明显的木活字印本特征,看来木活字印刷技术早在西夏时期就已存在,从而改变了人们旧有的木活字为元代王祯发明的看法。本结论已经通过了国家有关科技部门的鉴定,这样,就应将中外印刷史以及各种教科书中关于木活字印刷术产生于元代的传统定论重新改写。《神秘的西夏王国》(载《文物天地》1995年5期),通过对西夏文物和考古遗址的介绍,有助于人们对神秘的西夏王国的认识和了解。《从居延到灵武》(载《文物天地》1995年5期)一文,是曾主持发掘宁夏灵武西夏窑址的马文宽先生,对自己从居延一带见到西夏瓷片到亲自主持发掘灵武窑的前后经历。从作者的考古手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考古工作的艰辛,但更能体会到科研人员苦有所成的喜悦。 二 (一)总论 宝中铁路宁夏境内沿线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在纵贯5个县,近300公里的铁路沿线共发现各个时代遗存90余处。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址、墓地40余处,它们明显地分属于三个不同的文化系统--细石器文化、菜园文化、齐家文化;先秦至汉代遗存10余处;宋元时斯遗存20余处;另外还发现和调查古城址20余处。通过对这些铁路沿线古代遗存的全面调查和重点清理,使我们对宁夏南部山区古代遗存的分布和保存情况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也为今后我区考古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13)]。《固原县河川河谷考古调查》(载《考古文集》),是对1972年修筑兰宜公路(兰州-陕北宜川)时宁夏段调查和征集文物的整理简报。当时在沿线发现苟堡、店河和西塬畔三处遗址;清理窑洞式居住址8处、窑穴17个、陶窑5座、墓葬8座,灰坑几十个;出土和征集比较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物150余件。分析调查所得遗物的特征,其与该地区已经过正式发掘的典型地点如菜园遗址、杨郎戎族墓地等地的典型遗迹和器物特征相近,因而证实了这一地区文化面貌的一致性以及分布区域的广泛性。 (二)岩画 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贺兰山白芨沟内的一处岩洞中,首次发现了彩绘岩画。计有图案37组,约100多个单体图象,有乘骑征战的人物形象,有北山羊、马、蛇、狗等动物形象。岩画采用剪影式大轮廓描绘的技法,生动地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见闻。据考证,这批岩画的时代当处于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14)]。 (三)石窟 《须弥山石窟史略》(载《固原师专学报》1996年4期),依靠文献史料,论述了须弥山石窟的开凿及其兴衰过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情况。北魏是须弥山石窟的创始时期;北周时期大量凿窟,形成了须弥山石窟的第一个发展高峰;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发达,须弥山石窟迎来了大发展的新时代,现存洞窟多为这一时期所造;唐以后须弥山不再有开凿洞窟的活动。《须弥山石窟的主要构造形式与造像特征》(载《固原师专学报》1996年2期)一文,总结出须弥山早期石窟的主要形式为:(1)有中心柱窟;(2)多三壁三龛式窟;(3)多列柱窟。早期造像特征为:佛陀清像秀骨,菩萨高髻大裙,两肩下削。早期造像,虽然须弥山保存无多,但这些以纯熟技巧和饱满热情所创造出来的造像作品,仍代表着一个重要的时代。座落于泾源县新民乡张台村东燕山脚下的张台石窟群,或残留佛像,或仅剩洞窟。据考证,此地原有碑石一通,记有寺窟沿革,惜已被毁。此地原属甘肃华亭县,《华亭县志》载,张台石窟原名“延龄寺”,窟内造像始凿于北宋时期[(15)]。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