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著作 >

论《史记》的叙事张力(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 王长顺 参加讨论

《史记》“序事”还表现为线索清晰。惠栋《九曜斋笔记》卷二云:“《史记》长篇之妙,千百言如一句,由其线索在手,举重若轻也。识得此法,便目无全牛。”[8](P177)《史记》中有以大事为线索的,如《大宛列传》。该传以大宛的发现为线索,把西北诸国的种种情况,都从通西域的主角张骞口中说出,全传劈头一句用“大宛之迹见自张骞”总领起,全文序事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叙张骞通西域,以张骞发现和沟通西北诸国的先后始末为序;后一部分叙汉武帝为得大宛马而伐大宛事,以武帝的侈欲和贰师将军李广利进军贰师城始末为中心来记述,线索清晰。《史记》也有以梦为贯穿线索者,如《赵世家》就是以梦为线索。李景星《史记评议》卷二《赵世家》云:“《赵世家》是一篇极奇肆文字,在诸世家中,特为出色。通篇如长江大河,一波未平,一波复起。令览之者应接不暇,故不觉其长,用笔节节变化,有移步换形之妙。如叙程婴公孙杵臼存赵孤事,以淋漓激昂胜;叙武灵王议胡服事,以历落缠绵胜。尤其妙者,在以四梦为点缀。使前后骨节通灵。赵盾之梦,为赵氏中衰赵武复兴伏案也;赵简之梦,为灭中行氏灭智伯等事伏案也;赵武灵王之梦,为废嫡主幼以致祸乱伏案也;赵孝成王之梦,为贪城受降丧卒长平伏案也。以天造地设之事,为埋针伏线之笔,而演成神出没之文,那不令人拍案叫绝。”[8](P405)而这些线索的设计,则能更好地表达对历史的评判。
    然而,司马迁作《史记》,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因此,传中必然有自己的“理”。这种“理”,或者称为“识”,或者称为“论断”,或者称为“主宰”,都指的是司马迁在历史记述当中深含着自己的思想。正如白寿彝所说,司马迁要“继承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风气、传统,又要在史学领域中有所创造,敢于拿出自己的主张。”[11]司马迁在《史记》序事中常常以传主或传中人物的言语作为对历史的论断。《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萧何为民请命,欲将上林苑改为农田,而“高帝不怿”,“大怒曰:‘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数日,王卫尉侍,前问曰:‘相国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上曰:‘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与。今相国多受贾竖金而为民请吾苑,以自媚于民,故系治之。’”[10](P2018)对此,王卫尉谏言为相国免罪,而高帝“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10](P2019)传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寓含对萧何为民请苑行为的肯定和对刘邦为人忌刻心态的批评。正如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六所云:“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于序事之中即见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平准书》末载卜式语,《王翦传》末载客语,《荆轲传》末载鲁勾践语,《晁错传》末载邓公与景帝语,《武安侯田蚡传》末载武帝语,皆史家于序事中寓论断法也。”[12]司马迁还通过记叙传中人物所作所为,暗含对人物的评价。刘邦在彭城被项羽打败,为了逃命,竟弃自己的亲生骨肉于不顾,夏侯婴不忍,多次下车收之。司马迁对刘邦残忍本性的暴露是通过叙事实现的。再如《酷吏列传》写张汤,“则自公卿以下,至于庶人,咸指汤。汤尝病,天子至自视病,其隆贵如此。”[10](P3140-3141)在这里,有对天子滥用酷吏的批评,司马迁只摆出事实,就有了明确的论断。这就是司马迁寓“论断”于《史记》“序事”之中。白寿彝在《司马迁寓论断于序事》中认为,“寓论断于序事”是太史公书的特点,司马迁不用专门说一些议论的话,就可以在史实的叙述中把自己的论点表达出来。他还指出,司马迁结合具体的史事,吸收当时人的评论或反映,不用作者出头露面,就给一个历史人物作了论断。他吸收这些评论和反映都是历史事实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本身也反映了历史事实。司马迁寓论断于序事的最基本的形式终究还是历史叙述的形式。[13]也就是说,司马迁在《史记》中,用历史记述的“序事”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论断”,即“理”,也就是“凑理”。
    这种“序事”与“凑理”的结合,就使得“《史记》的每篇文章除了反映它既定的历史事实以外,还大都有一个作者要借以表达的中心思想。这种思想有的是在客观地讲述历史事实的过程中自然流露的,有的显然是额外加进去的,有的甚至是作者在按照他自己的某种理想、某种观点、信念来选择组织,来加工改造历史材料。”[14]
    总之,《史记》“序事”与“凑理”的张力,让具体的史事、当时人的评论或反映成为记述历史事实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并给历史人物以论断。这样一来,历史记述落墨不多而生动深刻,在不勉强读者接受作者观点的情况下,却给人以有力的审美感染。因为,在史传作品中,求真与审美表现为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对立统一,司马迁首先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家,求真与考信是其撰史的首要原则,但他并没有将史学目的仅仅停留在实录的“序事”之上,而是通过历史典型环境氛围中的传神描述,在再现历史场景、复活一大批各具风采神韵、有血有肉历史人物的同时,表达自己的史学观点和对于历史的认识,在求真的基础上将史学上升到求美的境界。
    叙事结构对于叙事作品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托多罗夫说,叙事学就是“关于叙事结构的理论。”[15]杨义先生曾说:“中国的‘结构’两个字,‘结’就是绳子打结,‘构’就是盖房子,‘结构’是个动词。到了六朝的《抱朴子》,‘结构’还是一个动词。直到明清之际,李笠翁写《闲情偶记》评戏剧的时候,他还说‘结构’第一,还用盖房子来比喻,不能盖一间再想怎么盖第二间,要先有整体的布局,每一间房子都是整体的一部分。这就是中国人对‘结构’的认识。后来,‘结构’变成名词了,但它还带有动词性。所谓动词性就是说‘结构’是个过程,就是你写文章第一笔写下去就是‘结构’的开端,当你收笔的时候,这个‘结构’才能完成。动词性的另外一个意思是:‘结构’是人和天地之道的一种契约,你通过自己的生命投入,按照天地之道的运行来安排结构文章,因此作者是不能排除在结构之外的,作者以他的心神元气来运笔,与天地之道订个契约,通过结构来表现。中国结构分成两个层面来看:一是结构之道,一是结构之技。”[3]杨义先生运用“道”与“技”的命题,来概括中国叙事文体的结构的双构性:结构之道用以笼盖全文,结构之技用以疏通文理,二者的功能分别是统摄和具现。
    《史记》一书,在结构上有司马迁的匠心独运,也毫不例外地有“结构之道”与“结构之技”。正如李长之先生所说:“《史记》一部书,就整个看,有它整个结构;就每一篇看,有它每一篇结构。”[16]我认为,《史记》的结构之道,其实就是司马迁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对宇宙进行思考时由巨而微的思维方式的显现;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一历史人生哲学和著史目的体现;同时也是其对政治序列和等级序列的显现。这主要表现在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的《史记》的框架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弼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10](P3319)这已经表明了作史的目的,即把握历史发展变化,探究自然人事的变化。
    关于“本纪”,张守节解释说:“本者,系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系之年月,名之曰纪。”[17]刘知几也说:“盖纪者,纲纪庶品,网罗万物,论篇目之大者,其莫过于此乎!……盖纪之为体者,犹《春秋》之经系日月以成岁时,书君上以显国统。”[6](P28)“表”主要罗列“事微而不著”。“大臣无功无过者,传之不胜传,而又不容尽没”的人物和事件,使千头万绪,纷纭复杂的历史进程一目了然。“书”乃“记国家大体”(司马贞《史记索隐》),“八书”“以记朝章国典。”(赵翼《廿二史札记》),司马迁从具体的国家制度去探讨社会的发展变化。“世家”指有爵位俸禄、世代相传的家族。“司马迁写世家,着重体现的是家族的兴亡,强调了他们‘拱辰共毂’的历史作用和社会地位。”[18]“列传”是《史记》中篇幅最多的部分,载录公卿大夫以至庶民百姓,“每一篇列传,必代表某一方面的人物。”[19]这些人物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基本力量。“列传”通过对他们所做作为的记述,表现了个体生命的能动性,也体现了司马迁对人生命运的哲理思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