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参考文献: [1]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53. [2]周礼·春官·冯相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C].北京:中华书局,1980.818-820. [3]杨义.中国叙事学的文化阐释[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3). [4][美]艾伦·退特.论诗的张力[A].赵毅衡.“新批评”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17. [5][英]罗吉·福勒.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280. [6]班固.汉书·司马迁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2738. [7]刘勰.文心雕龙·附会[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87. [8]吴敏树.史记别钞[M].杨燕起.陈可青.赖长扬.史记研究集成第六卷.史记集评[C].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297-298. [9]方苞.望溪先生文集卷二·又书货殖传后[A].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下册)[Z].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20. [10]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509. [11]白寿彝.史记新论[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1.52. [12]顾炎武.日知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1. [13]白寿彝.司马迁寓论断于序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1,(4). [14]韩兆琦.史记评议赏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91. [15]唐伟胜.范式与层面:国外叙事学研究综述--兼评国内叙事学研究现状[J].外国语,2003,(5). [16]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19. [17]张守节.史记正义[A].史记三家注本[C].北京:中华书局,1962.1. [18]毛金霞.史记叙事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8. [19]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41. [20]朱自清.经典常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00. [21[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1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