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傅斯年“史学只是史料学”思想辨析(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史研究》 江心力 参加讨论

傅斯年在《史学方法导论》中说:“史料的发现,足以促成史学之进步,而史学之进步,最赖史料之增加。”认为史料的扩充是史学进步的重要条件。他在《旨趣》中就已指出:从司马迁到司马光,中国史学之所以不断进步,那是因为他们能够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做到“地方上求材料,刻文上抄材料,档库中找材料,传说中辨材料。”“后来史学之所以不再进步,则是由于史料没有扩充,而要扩充史料,关键在于突破文献记载的藩篱,利用自然科学提供的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他说:“我们不是读书的人,我们只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通过寻找史料为史学开辟进步的道路。傅斯年在《史学方法导论》中说:“我们要能得到前人得不到的史料,然后可以超越前人,我们要能使用新得材料于遗传材料上,然后可超越同见这材料的同时人。”最后强调“新材料的发现与应用,实是史学进步的最要条件。”
    傅斯年在《史学方法导论》中说:“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或那个主义。”如何整理史料,傅斯年早在《旨趣》中就进行了原则的概括,认为要让史料说话“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同时还指出:“材料之内,使它发见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他十分明确地表明,史学同现实是没有关系的。
    整理史料的基本方法则是比较的方法。傅斯年将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将地下纸上,打成一片”的主张,陈寅恪诗文证史的方法,胡适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提出的:“用比较的研究来帮助国学的材料的整理与解释”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史学方法导论》中进行了系统的阐发,他指出:“史学的方法是以科学的比较为手段,去处理不同的记载。”
    傅斯年科学的比较方法具体表现为八对性质不同的史料的对勘互证。
    (一)直接史料对间接史料。认为直接材料比较可信可靠,可以拿来补充或校正间接材料。但直接材料零碎散乱,必须靠间接材料“做个预备,做个轮廓,做个界落。”
    (二)官家的记载对民间的记载。二者皆有长处,官书记载有关年月、官职、地理的内容比较确实,私家记载能够说官书不能说的内幕。二者的短处表现为“官家的记载时而失之讳,……私家记载时而失之诬。”因此要取长补短。
    (三)本国的记载对外国的记载。研究边疆少数民族的历史,中外关系史都要利用外国的记载。
    (四)近人的著述对远人的著述。
    (五)经意的记载对不经意的记载。
    (六)本事对旁涉。
    (七)直说与隐喻。
    (八)口说的史料对著文的史料。
    在这种比较方法指导下,傅斯年取得了一系列史学成就,他比较金文、甲骨文与历史文献的不同记载,写出了著名的《性命古训辨证》,用私家记载与正史比较研究明成祖的身世,取得重要突破。
    四、史论、历史哲学、著史都是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是不能脱离史学而独立存在的。傅斯年撇开史论、历史哲学、著史,仅从史料的角度谈论史学,这种认识存在明显的失误,并从而导致了他的史学思想与史学实践之间的矛盾。
    其一,傅斯年一方面坚持“史料”是“史学”的主体,另一面他又提出了把历史知识当做“人学”的主张。他在《闲谈历史教科书》中指出,历史课有助于“对于人类及人情之了解,把历史知识当作‘人学’。若能实现这个意思,历史当然不比动物学次要,人性是难于抽象解释的,尤其是人的团体行动。如果借历史说明生命界最近一段的进化论,当然与我们现在生活有关。”这里,傅斯年看到了历史包含了“人类”及“人性”的内容,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一面。
    傅斯年将历史知识当做“人学”的主张有深刻的渊源。早在1919年他在《新潮》杂志上发表的《对于中国今日谈哲学者之感念》一文中就有明显的透露,他指出:“一切的科学都是应生物学上的自然要求而出,一切知识都是满足人生的手段,一切的行为都是发挥人生的动机。意机主义战胜智慧主义了,人性主义战胜自然主义了。”从此可以看出以研究人类的活动为己任的历史自然要以人生为前提。
    其二,傅斯年一方面极力主张建设客观的史学,另一方面又不否定客观历史及客观历史研究的主观性。傅斯年从精神活动的角度理解历史,认为:“所为历史者,不限一端,则以政治变迁,社会递嬗为主体,试为之解,则人类精神之动作,现于时间,出于记载为历史。”(《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把历史当成人类精神活动的过程,从这角度出发,傅斯年认为史学达到纯粹的客观是不可能的。另外,傅斯年还看到历史研究者的主体研究者的主观限制。他在《对于中国今日谈哲学者之感念》中指出:“我们是人,我们有人性,用人性去观察世界,所见的所得的自然免不了一层人性的采色,犹之乎戴上蓝眼睛看东西,没有一件不是蓝的,纯粹的客观是不可能的,因而‘唯一的客体’,‘唯一的真理’,‘绝对’等等名词,不成话说了。”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傅斯年对史学的客观性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他在《史料与史学》发刊词中说:“史学可为绝对客观者乎?此问题今姑不置答。”
    傅斯年对史学客观性存而不论的态度,使他一方面从理论上拒绝疏通,认为只要把材料整理好则事实自然显明。但在史学实践中,他并不拒绝疏通。这不仅表现在他的《论所谓五等爵》一文中,而且在他最得意的论著《性命古训辨证》中更不乏大量的疏通与推论。前者通过“分析与疏通”提出了“五名之称,缘自殷商,不可言周制”的结论。后者在中卷和下卷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正如劳干所说:“在中卷他推论殷周以来的宗教及哲理,对于‘上帝’观念的产生,及周初‘人道主义’的发现,俱有独到见解。”(《傅孟真先生年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