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何炳松史学思想析论(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南开学报》:哲社版 刘馨 参加讨论

需要指出的是,何炳松所致力的近代新史学范型,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史学范型的建立也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因为新事物的产生、成熟往往是建立在对旧事物的批判基础上,这是一种规律性的认识。在中国近代这个大动荡的历史时期,身处其间的人物都比较复杂,其意识形态方面的代表更是如此。社会解体的迅速,政治斗争的剧烈,新旧观念的交错,使人们思想经常处在动荡、变化和不平衡的状态中。长江后浪推前浪,在时代激流中,一些本来站在前列的代表人物,很快就退到后列,甚至成为障碍,由人们所景仰所追随变而为所舍弃所批判的对象。随着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兴起,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必然与资产阶级思想展开斗争,何炳松所致力的史学理论便成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倡导者的批判靶子。1933年,《二十世纪》杂志第33卷第2期发表了刘静白长达十万字的文章《何炳松历史学批判》,同年上海辛恳书店将此文作为批判丛书之一出版。
    刘静白,其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从书中内容则可看出他的思想倾向于马克思主义。作者对何炳松的史学全盘批驳与否定,实际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史学理论,包括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对中国史学界的影响和中国的资产阶级史学。他说:“若果要执行中国历史学的批判,应该是选梁启超,其次也应该选顾颉刚。只是第一,梁氏不单是历史学家,而在目前还比较缺乏现实意义;在顾颉刚说来,学理方面是不能从他编的那几本《古史辨》里找出很多的,除了他那篇序及一部分(大半在第一卷)有些原则的提起之外的话。何炳松在理论底成就和事实底考据上,也许还不及梁、顾,可是因为他之学舌,那就比他们都可尊敬了,这也是我在此对他批判的一个小小的理由。”[15](p.4)这就是说,由于何炳松多从事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史学的工作,且较多理论性论述,正好成为当时批判资产阶级史学的一个靶子。作者是要通过批判何炳松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由于受时势的激荡,作者用语相当激烈,并伴以挖苦和讥讽,全盘批判与否定,在今日看来,未免失于偏颇。客观地讲,何炳松的史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进步性,但由于马克思主义史学具有更大的合理性与进步性,曾经风行一时的资产阶级史学理论与方法逐渐被挤到一边,由主角降到配角。30年代后,马克思主义史学逐渐成为中国史学发展的主流,而何炳松个人也在30年代后致力于教育,无暇顾及学问,疏远了史学;而史学在日后的发展中,在近代化深入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也淡漠了何炳松。
    原文参考文献:
    [1]何炳松。《史地丛刊》发刊辞[A].何炳松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何炳松。《新史学》导言[A].何炳松论文集[C].
    [3]何炳松。通史新义[M].上海:上海书店,1992.
    [4]何炳松。历史上之演化问题及其研究法[A].何炳松论文集[C].
    [5]何炳松。历史研究法[A].何炳松论文集[C].
    [6]何炳松。历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
    [7]何炳松。章学诚史学管窥[A].何炳松论文集[C].
    [8]何炳松。怎样研究史地[A].何炳松论文集[C].
    [9]何炳松。增补章实斋年谱序[A].何炳松论文集[C].
    [10]何炳松。《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序[A].何炳松论文集[C].
    [11]郑振铎。悼何柏丞先生[A].何炳松论文集[C].
    [12]阮毅成。悼惜何柏丞先生[J].读书通讯,1946,(117)。
    [13]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上[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6.
    [14]蒋俊。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M].济南:齐鲁书社,1995.
    [15]刘静白。何炳松历史学批判:小序[M].上海:上海辛恳书店,193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