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流派 >

抗战时期的史家南迁与留守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 郑善庆 参加讨论

近年以来,学界对抗战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群体问题的探讨,多侧重于其迁徙历程、学术成绩、政学关系等层面;①而对1937年前后,中国学人群体的地域性抉择问题少有述及。故而,笔者不揣浅陋,对战时史家群体所面临的地域性抉择问题予以论析,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抗战军兴后,中国学术的版图--原有以北平、上海等城市为中心的学术网络,受时局的影响而发生变易。从地域层面来看,抗日战争以至国共内战,导致了学术群体的大转移与大流徙。史家聚集的北平沦陷,上海成为“孤岛”,大批不甘为“亡国之史”的史家,纷纷南迁昆明、重庆、成都等地,学术文化的重心也随之发生新的转移。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学术的三大区域:沦陷区、革命区、国统区,亦日渐形成。与此同时,各大院校的史学院系、史学专业研究机构,亦多南下重组。以高校而言,当时南迁的院校如表1所示。
    除了高校史学院系外,国家性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北平研究院历史考古研究所等,亦南迁昆明、重庆等地。史语所的南迁,在傅斯年的精心筹划下,研究人员、设备、相关图书皆得到了有效的转移,这也为战时史语所的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北平研究院历史考古研究所亦于1938年秋转移至昆明,当时的负责人为徐炳旭、顾颉刚。院址最初设在昆明近郊黑龙潭附近的落索坡,条件简陋,又多无书籍可凭,研究工作难以进行。[2]后又迁至昆明黄公东街10号。[3]对于迁徙的经过,北平史学研究所在“本所纪事”中记述道:“1938年4月初,伪组织竟派人接收,并将本所历年所积的古物及书籍完全运去。是年冬,徐炳旭、顾颉刚两先生陆续到昆明,二十八年三月,借得北郊黑龙泉观地址,工作人员陆续来滇,始又开始工作。”②当时研究的重心,侧重于“古史料之研究及山西发掘材料之整理”,“整理陕西宝鸡斗鸡台发掘资料,准备出版外,并从事云南边陲民族史料之搜集与考证。”③与史学研究机构的转移相伴随的,则是史家群体的南迁。
    一、南迁之史家
    依战争的进程而言,最先受到触动的是有“文化城”之称的北平。既有对1937年前后北平的关注,多是从政治、军事层面,加以论述,而对战争危局之下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关注,则显得较为薄弱。④而对战时中国史家南迁与留守的问题,除却相关学人的回忆录、日记等记述外,相关记述尤有欠缺。故而,对1937年前后,中国史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学人的心理状态、留守或南迁的艰难抉择等问题予以论析,实有利于对战时知识界状况的真实了解和体认。
    20世纪30年代,日渐危急的外患使得当时一度追求考据、整理国故的学者不得不走出书斋,转向“外在”的经世之学,由纯粹学术到经世救国的转变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日本在军事上的步步紧逼,东三省陷落,随之又有塘沽协定等的签订,作为中国政治与学术中心的北平,俨然成为不设防城市。面对于此,北平学术界即通过自身努力而发起抗日侵略的舆论动员与民众宣传。然而,从史家具体的遭遇来看,其群体的分化更多的是发生于1937年前后。
    (一)随高校而南下者
    七七事变后,北平的非教会高校多选择南迁,而凭依于高校的学人亦多随之南下。当时南迁的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纷纷南下重组。另外,一些专业性的学术研究机构如北平研究院等,亦辗转南迁,逃离沦陷之域。但是,也有不少学人因如下原因,而未能随校南下。
    首先,资金短缺为学人南下的一大障碍。北平沦陷后,时局日渐危急,而部分学人的南下之途倍感艰辛,资金的匮乏是一个重要原因。以北大学人的处境而言,时任北大秘书长的郑天挺作为北大最后一批南下的学人,较为真实地记述了当时政治环境和学人心态:“当时教职工到校者寥寥可数,多数同仁都想早离危城,但又无路费……未走教授如孟森、罗常培、邱椿、毛子水、陈雪屏等也多次开会,建议给低薪职工每人发30元维持费。”[4]学人多有离城南下之心,然因南下费用缺少,而难以成行。
    由于时局不明,当时学人中多有留守打算,就连南下途中的胡适在给郑天挺的信中亦言:“台君(台静农)见访,知兄与莘(罗常培)、建(魏建功)诸公皆决心居留,此为最可佩服之事。鄙意以为诸兄定能在此时埋头著述,完成年来未完成之著作。人生最不易得的是闲暇,更不易得的是患难--今诸兄兼有此两难,此真千载一时,不可不充分利用,用作学术上的埋头闭户著作。……弟唯一希望诸兄能忍痛维持松公府内的故纸堆,维持一点研究工作。将来居者之成绩,必远过于行者,可断言也。”[5](733-734)以今日视之,胡适对时局之变化并未有全面而深刻的判断,仍寄情于留守之学人能继续从事整理国故的工作。所谓“闭门著述”,在学人生活维艰之时,已实难维系。此间,郑天挺亦有被日宪兵队逮捕之虞,且有亲日派学人钱稻孙等前来游说。不久,留守学人收到寄款,南下之路方得以成行。仅就郑天挺而言,此时南下,丧妻别子,其间压力又非常人可比。而学人南下,又多为仓皇进行,容肇祖即言:“北平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为长沙临时大学,我不得不离开辛苦节俭购买的一些书籍,这时心情之乱,难以形容,仓促只身南下,什么也不能带。”[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