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考证行为 体察动机(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 谢 维 参加讨论

    “围园劫后”是天大的事,足以促使慈禧太后回城发动政变,但既然她当时并不知道此计划,又为何突然决定次日(八月初四)回城呢?《史事考》(见第86-101页)同意一些研究先进的说法,是为了监视光绪帝初五日接见伊藤博文;但茅教授的着眼点是做出决定的确切时间,意在说明慈禧太后的决定虽反常而突然,却又不是十万火急。首先,他指出,慈禧太后撤帘后住在颐和园,没有特殊理由不回西苑。其次,慈禧太后回城是一个大工程,“此次随行的太监、差役总数为622人,用马538匹,用车22辆”,此外还要惊动众多的衙门,光绪帝也要准备“跪迎”,所以至少要提前数日做出计划安排。第三,由于以上两点,慈禧太后于初三决定次日回城就是反常而突然的,必有重大刺激才会有此反应;遍寻之后,杨崇伊奏折成为惟一可能的刺激源。第四,“还宫的决定似在晚上8点半至9点做出的”。第五,慈禧太后尽管打破惯例,前日晚决定次日早还宫,“但也说明慈禧太后感到并无燃眉之急。若真有关系其权力和命运的大事,她也会打破一切常规,当晚回西苑的。”为说明这一点,书中特意指出,慈禧太后在次日回城途中,两次休息,两次换船,三次换轿,还去万寿寺烧了香,所用车马凌晨3点已准备完毕,至下午3-5点才到西苑,“看起来她并不着急,显得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从这一段叙述我们可以看到,时间不仅能重建史实,确定因果,还能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却又不是虚构的小说家言。
    “当晚回西苑”五个字,“当晚”讲时间,“西苑”则讲空间;就像这里的“时间”一样,这里的“空间”也不仅仅指物理的空间,而且还蕴含着复杂的政治意义。在第81页茅教授写道:“所有的军机大臣进退都是经过慈禧太后的,他们拟旨时,一定会感到慈禧太后从远处射来的目光。”从有形的“实体”的角度看,慈禧太后不在场,而从无形的“意识”的角度看,她又“在场”;“在场”与否,不能只看物理方面,也要看心理方面。就是说,在《史事考》中,空间不只是用来计算距离的远近和行程所用时间,空间本身就有政治意义。近代史研究中经常要提到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范围”二字就有政治意义,现在社会史研究常讲“社会空间”(如所谓“祭祀圈”),我觉得或许可以借用过来,造一个新词:政治空间。
    当然,物理的空间毕竟起着基础的作用,这在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关系上表现得最为突出。自光绪二十年起,慈禧太后常住颐和园,光绪帝常住宫中。两地相距15公里以上,单程需用时间,光绪帝是3小时,慈禧太后则为5小时以上。但据茅教授统计,在光绪二十四年,从正月到七月二十八日,两人同住或同处的日子占了2/3以上。他们贵为皇帝、太后,为什么要不辞劳顿,兴师动众地跑来跑去?因为“在重大事件上,光绪帝须请示,须得到慈禧太后的同意”(第33页)。就是说,尽管光绪帝为慈禧太后所控制,但他毕竟是皇帝,如果慈禧太后不在身边,“不在场”,他仍有可能独立做出重大决定;而一旦发生了这样的事,天子口含天宪,就不可挽回了。例如,“百日维新的重大决策及高级官吏的人事任免基本上是在光绪帝住园期间决定的,由此可以看到慈禧太后的身影”。惟一的例外是发生了罢免礼部六堂官和任用谭嗣同等四人为军机章京的七月十九、二十日,“而这两天发生的光绪帝无视慈禧太后的政治权威自行做出的重大人事决定,也被一些研究者敏锐地认定是戊戌政变的导火索”(第35-36页)。实际上,慈禧太后准备何时回宫、何时回园,也是茅教授判断政变进程的重要依据。为什么说慈禧太后八月初三日晚决定回西苑是针对伊藤博文而非光绪帝呢?一是因为光绪帝将在城中接见伊藤,慈禧太后必须回城才能有效监控;二是因为光绪帝按计划要到初十日才会到颐和园去,而慈禧太后则准备初六日就回园,若是针对光绪帝,那么她是不会留出四五天来让光绪帝自作主张的。同理,当初五日慈禧太后决定在西苑要一直住到初十,然后与光绪帝同回颐和园时,就表明她“对光绪帝不再信任,要将光绪帝置于身边”了(第93、113页)。
    由此可以看到,在《史事考》中,无论时间还是空间,在其物理的表面下都有活生生的人。相反,有些文章之所以写得干巴巴,毛病似乎就在于见事不见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衣食住行,尽可入史。在《史事考》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书中多次提到“看戏”。看戏可以揭示政治内幕:第93-94页指出,慈禧太后在八月初四日离开颐和园前还不忘安排中秋节在园连唱三天大戏一事,可证明当时她并无训政的打算;第138-139页指出,她在八月十三日最终将中秋节听戏地点改在西苑,“慈禧太后再一次推迟回颐和园的时间,正是她感到了(训政之后)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她亲自来做”。看戏也可以揭示人的内心:第83页详述了八月初三日慈禧太后看戏的情况,从上午10点多一直看到晚上8点半,除了太监戏还外请戏班演了六出,以说明她从容不迫的心态;第161页则引用了十二月十一日的一道慈禧太后懿旨,称今后光绪帝即使是要几件乐器也需经过她的批准,茅教授没有解释此事说明了什么,联想到正在紧锣密鼓策划的废立之事,这道懿旨或许表明了她的刻毒吧。充分利用帝后的“生活档案”,不但可补政治档案之不足,亦可从更多的侧面来了解研究对象。与政治文献相比,使用生活记录或许更费周折,更麻烦一些,但似乎也更牢靠一些——慈禧太后安排在何时何地听戏,既无必要造假,理解起来一般也没有歧义。
    三
    《史事考》指出:“学术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手中已经并不缺乏结论,相反的是,我们的思考却为各种各样互相对立抵牾的结论所累。其中一个大的原因,即为各自所据的‘史实’皆不可靠。因此,到了21世纪,我个人以为,在我们这一专业中,最重要的工作似为‘史实重建’。”接着,他又指出:“我不能肯定阅档室中的人数是否可以作为这一专业的方向风标,但可以肯定地说,阅档室人数的增加,一定是史实重建工作的加强。”(“自序”第1、2页)这两段话无疑都是对的,我在读《史事考》的过程中经常感到,我过去所获得的关于戊戌变法的知识往往或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但另一方面,我对于茅教授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史实”——的含义又有些疑惑,它只是指人的行为呢,还是也包括人的动机(本文中“动机”一词,既指行为的动力,也指行为的目的)?我想,茅教授这个词当同时涵盖两个方面。在《戊戌变法期间司员士民上书研究》一文中,他开宗明义便表明:“我个人的学术企图是能够真正听到中下层的声音,其先决条件是要尽可能地把声音听全。个别人的说法可能会多种多样,但多听却可能让听者产生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并从中体会他们的内心,以识别他们在高调或低调背后的动机。”(第220页)
    人心难测,比不得行为;如果史料真实而具体,那么,行为是可以确切“测量”的。而动机则不然,研究者不知道其研究对象的表白是否真诚;即使真诚,我也怀疑作为研究对象的行为人能否准确道出其在采取行动时的心理状态。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就可知道,第一,对自己动机的述说或分析总是在行为之后,是回忆或推测而非实时的记录;第二,行为时的心绪总是变化不定的,而对于这种心绪的回忆却往往条理清楚。正因为人心难测,所以有的研究者采用了类似行为主义的办法,把内心世界当做一个“黑箱”,只研究输入和输出(即看得见的行为),不管黑箱里面发生了什么。不过这个办法在历史研究中恐怕不行。一般而言,在数学中,一加三等于二加二,在历史中,甲、乙两个因素作用的相加永远也不会等于“丙”的作用的两倍;在数学中,一加二等于二加一,在历史中,因果关系也永远不能颠倒。学术研究贵在创新,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都应该讲新话,讲自己的话,不能像工厂批量生产纸杯。这就需要有研究的深度,否则就只能在评价上做文章了;而深入开掘的办法之一就是体察人的内心世界。
    我粗粗想了一下,体察动机对于考证行为至少有三个用处。首先,可以帮助研究者判断某项行为之有无。有研究者提出,荣禄曾于八月初四日由津回京,见过了慈禧太后。茅教授认为,此说不成立。这不但在时间上难以说得通,更重要的是,荣禄作为督抚大员,冒巨大风险微服私行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是为了向慈禧太后报告康党“围园劫后”之谋,那么,慈禧太后得报后必会马上采取行动,“当晚西苑应有大事发生,光绪帝不可能在初五日上午仍单独处理政务、单独召见袁世凯,而拿捕康有为及其党人的活动也应在初五日进行”。如果为了当面劝慈禧太后训政,又“不太像荣禄办事老练的性格”。如果仅为了“向慈禧太后表示忠诚,他完全可以用书信或其他方法”,而不必冒此风险(第117-118页)。总之,由于找不到实行这一行为的动机,所以这一行为本身很可能就没有实行。搞历史研究的人常讲一句话:说“有”容易说“无”难。只要有证据,我们就可以说某人做了某一行为,而说没有可就难了,我们永远不能说所有的行为都留下了证据,更不能说这些证据都被我们看到了,因此我们也就永远不能说既然我们没有看到证据,某事就没有发生过。通过对动机的分析,固然我们仍不能有把握地做出断言,但至少可以做一些有根据的猜测。我想,这类似于刑事侦察中根据某人是否有做案动机来判断他是否系嫌疑人,锁定怀疑对象当然不等于破案,但却有助于破案。
    其次,体察动机可以帮助研究者确定行为的含义,以使我们理解行为。在前述的例子中,荣禄电令袁世凯返津、调动聂士成部的行为,随其动机的不同,既可以理解成是为了“防袁有变”,并调兵“以备举大事”,也可以理解为误信传闻;而究竟做何种理解,又会影响研究者对整个政变进程的认知。不过,历史是复杂的,动机也是复杂的,决定一个行为的通常不会是非此即彼的单纯动机。八月初二日,光绪帝有一道明发上谕,催促康有为赶快离京赴沪。茅教授分析了光绪帝通过此上谕所要达到的目的:“光绪帝在此谕旨中向慈禧太后表白处有三:其一是他不知道康有为还在北京……其二是强调他召见康有为只是一次……其三是严令康有为离开北京……以向慈禧太后表白今后不会再与康有为保持联系。”(第62-63页)光绪帝发布上谕是单独的一次行为,而形成它的动机(或目的)却是由三部分组成。我想,这些年来史学界发生的许多争论,原因可能并不在于对行为的看法不同,而是在于对动机的判断有异。最终能否消除围绕动机所产生的争论呢?我以为不大可能,动机藏在深处,研究者都是依据事情的表象在猜测;“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是所有研究者都应遵循的准则,但即使都遵循了也仍不会意见一致,只是能够创新,能够对话而已。不过话说回来,即使是争持不下也还是比不敢触及动机要好。学术研究就是要深,不深就难以出新。
    最后,研究者可以利用动机将看似毫无关系的散乱行为连接起来。这个作用看上去不如前两个作用有价值,其实不然,因为学术研究的目的(更广地说,人们认知的目的)就是给纷繁的现象建立联系,理出头绪。《史事考》第149-153页摘引了政变后的八月下旬内务府奉宸苑有关工匠事务和外请工匠的部分记录:二十三日,在瀛台(光绪帝住在此地)四扇门安门栓、钉钌铞;二十四日,在瀛台赶修四座供下等人住的木板棚房,更换北海水闸的闸门;二十五日,将瀛台涵元殿的楼梯及瀛台所有建筑的门座全部“堵砌”,将南海北岸的部分土堤改为“墁砖甬路”;二十六日,四扇门外再搭建木板棚一座;二十七日,将淑清院(珍妃的寝宫)北门、瀛台前两楼梯堵砌,更换北海水闸闸板、清淤泥、安铁箅。这些看上去没有头绪的行为如果与当时慈禧太后软禁了光绪帝,要加强对他的监控的动机联系起来,顿时便有条有理了:建木板棚是为了供新增的监控人员使用,安门栓钌铞、堵楼梯门座是为了限制光绪帝与外界的联系通道,换闸板、清淤泥等是为了防人潜入,土堤上墁砖是为了方便巡逻。总之,要使光绪帝的一举一动尽在慈禧太后的掌握之中。第160页还引了一条奉宸苑十一月十九日的记录:奉旨,自即日起,每天都要派人将瀛台周边水面上的冰打掉。沿着以上的思路,此举自然还是要隔断光绪帝与外界的联系。写到这里,我联想到了那些只谈行为、不涉动机的论著,其同奉宸苑的记录颇有几分相似,与其说是学术研究,不如说是历史档案或是大事记。
    四
    如果说是“动机”(或者更宽泛地说是“思想”)决定了行为,那么,又是什么决定了行为者的思想呢?一种保险的办法是止步于此,就像只描述行为而不探究动机一样。在特定的学术目的下,在某些研究条件下,做这样的选择是明智的、合理的,一个研究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甚至对于一个问题也难做到一劳永逸的彻底解决,“不钻牛角尖”应成为历史研究者的诫条。一些数学家、物理学家已经在惊呼“确定性正在丧失”,数学与自然科学尚且如此,何况历史研究?但事情总有两个方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去探索是什么东西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动机的问题,这同样是智者所不为的。
    探寻决定或影响动机的因素大抵有以下诸种取径,其一是从利益(趋利避害)方面进行解释,唯物史观大体上均如此,尽管其内部还有种种差别。这样来分析历史问题当然有道理,人在多数时候都是理性的,他们在不停地感知环境,确认目标,选择手段,算计着、权衡着利弊得失。其二是从文化方面解释,中西文化,新旧文化,大传统、小传统,等等。这种方法基本上把人的思想意识看作一个整体,虽说也承认其中有种种矛盾;其弱点是不太好解释同处于一个文化传统之中的人们之间的差别,比如慈禧太后与光绪帝。其三是从人的性格、经历方面去解释,这种方法更多地强调了人的无意识(或潜意识)方面,有非理性的色彩,与第一种方法形成对比。在《史事考》中,这三种方法都有使用,根据情况或单独运用或综合运用。如第45页说:“就慈禧太后的性格及以往的处事方式而言,其一旦提出了对光绪帝皇位的警告,不会只言不做,而将会调整她与光绪帝的政治权力关系……”
    不过,我现在想着重强调的不是上述三种在历史研究领域中普遍存在的影响行为者动机的因素,而是在政治史研究中显得比较突出的一些特殊因素。这些特殊因素是我在阅读《史事考》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所以十分凌乱,没有系统的归纳。第一种或可称为“资历”或“资格”。在第211页茅教授写道:“到了这个时候,百日维新渐渐进入高潮。康有为及其党人的激进主义言论引起了许多官员的担心,康有为及其党人力图进入政治中心的努力也受到了京城高官的集体抵制。”这里谈到了两方面的斗争,即思想方面和权力方面(即利益方面),但我以为,对后一方面不应泛泛地理解为一般性的权力斗争,而应更确切地理解为部分“小臣”与所有“大臣”之间的权力斗争。正如书中多处提到的,康有为等“激进派”的方案是在清朝现有政治体制之外,建立由其控制的议政机构,并由此进入政治的核心。“康有为及其党人提出的议政机构的基本特点是,人员不受品秩的限制,设于宫中直接对皇帝负责,表面上为政治咨询机构,实际上将是政治决策机构。”(第43页)张元济被目为维新干将,他在七月下旬曾上奏,首先提出的就是设立议政局(第276-277页)。根据我的理解,他的议政局方案就是,由他们这样的维新“小臣”充局员,制定政策,然后“请旨施行”;施行者则是大臣(京城为各部院,外省为督抚);若施行不力,轻则申斥,重则罢黜。也就是说,小臣决策(光绪帝成了他们的保护神和傀儡),大臣执行。激进派的这类主张不仅受到“大臣”们的抵制,还遭到“缓进派”小臣的反对,在《史事考》所提到的三个缓进派“代表”中,就有两个谈及“大臣”“小臣”的问题。“四川大挑教职万科进上书称:‘于中外三品以上大员……选用数人,置之帷幄枢密之地……’万科进的上书很长,看不出任何背景来,但他的建策对康有为一派很不利,康有为、张元济、李岳瑞等人不过是主事,谭嗣同等四章京也只是四品卿衔,‘三品以上’实际将他们开除在外。这也可能是当时人心目中‘德望可以服众’者的最低品级。大学堂提调、翰林院编修骆成骧上书中称:‘臣窃谓求人才于小臣之中,尤当先求人才于大臣之中……’这一段‘小臣’、‘大臣’之言论……明眼人一看即知是冲着康有为及其党人而去的……他的实际用意,似用‘新进’好称的‘议会’之术,选出‘新进’以外的‘大臣’来主持新政。”(第281-282页)在七月下旬开始再起的召张之洞入京的呼声中,“资望亦深”、“老成硕望”、“老成重望”之大臣,和“尚需阅历”、“德望又不足以服众”之新进小臣,几乎被每一件上书同时提及。这种大臣、小臣之争,我以为与政治的特点有很大关系。政治系统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等级森严的,所谓“科层制”,顾名思义便有上下级的意味在,上级支配下级,下级服从上级,若不是这样,其顺畅运行是难以想象的。在晚清的官场中,权力固然总是问题的核心,但资历和品秩却是权威及合法性的基础。康有为之类的小臣想挟天子以令诸侯,虽不能说一定不可行,但肯定会阻力重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