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辽代萧氏后族及其居地考(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社会科学辑刊》 向南 参加讨论

四、述律氏父族糯思后人萧挞凛、萧排押家族及其“分地”
    探察萧挞凛、萧排押家族“分地”范围,需要从几座头下城的建置着手。
    豪州,《辽史·地理志》载:“壕州,国舅宰相南征,俘虏汉民,居辽东西安平县故地。”壕州当作豪州。[17]豪州建置较早,太祖时已有豪州,应历五年《陈万墓志》记载:陈万“年四十奉大圣皇帝宣命……从国舅相公入国,寻授圣旨,除豪剌军使”。陈万年四十时正当太祖神册三年,此正与阿古只略地燕、赵时间相符。《辽史·阿古只传》载:萧敌鲁弟“阿古只,字撒本。神册三年,以功拜北府宰相”。可见阿古只最符合国舅宰相身份,豪州是他的私城。
    福州,《辽史·地理志》载:“国舅萧宁建,南征俘虏汉民,居北安平故地。”萧宁之名见于《圣宗纪》:开泰元年三月“乙酉,诏卜日行拜山、大射柳之礼,命北宰相、驸马、蔺陵郡王萧宁……督有司具仪物”。而同书《圣宗纪》于统和二十八年八月却记作以“北府宰相、驸马都尉萧排押为都统”。《辽史·萧排押传》亦说:“萧排押,字韩隐,国舅少父房之后”,“统和初尚卫国公主,拜驸马都尉,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宋和议成为北府宰相”,“开泰二年,以宰相知西南面招讨使”。这说明开泰元年只有萧排押任北府宰相,那么萧宁当然就是萧排押了,因此福州自然是萧排押的私城。至于萧排押的世系,《秦晋国妃墓志》载:“妃姓萧氏”,“世为后族”,“故迷古宁详稳讳演乌卢”,“夫人耶律氏,小字涅岑姑,即大王父母也。故燕京留守衙内都指挥使、驸马都尉割烈,永徽公主小字仙河即王父母也。故枢密使、北宰相、驸马都尉讳曷宁,魏国公主小字长寿奴,考妣也。公主即景宗皇帝之幼女,圣宗皇帝之爱妹也。”《辽史·公主表》上说:“景宗睿智皇后生三女,长寿女第二,封吴国公主。统和初,进封卫国,改封魏国长公主,下嫁宰相萧排押。”将辽史《后妃传》与《萧排押传》、《公主表》相互对照,曷宁即韩隐,亦即萧排押,长寿女即长寿奴。萧排押之父割烈,同书《圣宗纪》载:“统和七年四月乙卯,国舅太师萧闼览为子排亚清尚皇女延寿公主,许之。”中华书局标点本《辽史》卷十二注云:“按公主表排亚作排押,娶长寿公主。延寿公主嫁萧恒德,延寿应作长寿。”同书卷八十五注:“闼览即挞凛。”其说甚是,因此排押之父即挞凛,亦名割烈,父子二人在宋辽战争中同为名将。萧排押之祖父演乌卢,《辽史·阿古只传》载:“子安团,官至右皮室详稳。”又据同书《萧柳传》,云其曾祖父为阿古只。
    原州,《辽史·地理志》载:“国舅金德俘虏汉民建城。”金德,《辽史》又作勤德,金、勤二字韵母相同,声母同属舌面前音,古今音极近,青州人二字音不分,因此金、勤二字为译音书写致歧。《辽史·圣宗纪》载:统和六年“冬十月乙卯,纵兵四面攻之,城破乃降,因抚谕其众。驸马萧勤德、太师闼览皆中流失。勤德载帝车中以归。闻亲军退,遣斜轸、排亚等追击,大败之。戊午,攻沙堆驿,破之。”同书《萧恒德传》也记载了这次沙堆驿战役:统和“六年上攻宋,围沙堆,恒德独当一面。城上矢石如雨,恒德意气自若。督将士夺其陴。城陷,中流失,太后亲临视,赐药”。可证勤德(金德)即萧恒德。传又谓:“排牙弟恒德,字逊宁。统和元年尚越国公主,拜驸马都尉,迁南面林牙。”同书《公主表》亦云:景宗睿智皇后生三女,延寿女第三,封越国公主,追封越国,下嫁萧恒德。”可见原州为国舅萧恒德之私城。萧恒德也是辽宋战争中辽方的将领,以勇猛著称。
    渭州,应为卫州。[18]《辽史·地理志》载:“渭州,高阳军,节度。驸马都尉萧昌裔建,尚秦晋国王隆庆女韩国长公主,以所赐媵臣建州城。”昌裔契丹名萧匹敌,同书《萧匹敌传》云:“萧恒德子匹敌,字苏隐,一名昌裔,生未月,父母俱死,育于禁掖,即长,尚秦晋国公主,拜驸马都尉,为殿前副都点检。”萧匹敌与仁德皇后、萧浞卜一起为钦哀皇后所害。可知渭州也是一座驸马公主城。
    从以上可以看出,福州、原州、渭(卫)州都是建置在萧挞凛、萧排押家族“分地”上的头下城。再考萧挞凛、萧排押家族“分地”的大致范围。豪州,《辽史,地理志》载;“在显州东北二百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二十里”。今地在彰武县四堡子乡小南洼古城址。[19]渭(卫)州,同书《地理志》载:“在显州东北二百五十里,”其地必在豪州之东。原州,同书《地理志》载:“显州东北三百里,西北至上京八百里。”其位置当在渭州东南。福州,同书《地理志》载:“在原州北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八里”。其位置在渭州之东、原州之北。福、原、渭三州位置,今虽暂不能确指,然据《辽史·地理志》之记载,其方位却大略可知。此外,在奈曼旗勿力布格村,1972年发现辽代墓群,都说明萧挞凛、萧排押家族“分地”大致在彰武北部以及库伦旗部分地区。
    五、余论
    综上,笔者只是依据一些文献史料及考古资料,对辽代后族及其家族居地做些初步探索,尚不十分成熟,还有待进一步补充修正,尤其是对萧相公、萧啜里、萧袍鲁、萧克忠等后族主要人物的家族尚未涉及。但仅就以上部分后族家族居地的探索,仍可看出辽代契丹族一直还是保持着“分地而居,合族而处”这一游牧民族的基本特点的。同时,在述及辽代后族及其各个家族“领地”的时候,还应做以下两点说明:
    第一,辽北地区是辽代后族领地,但辽北地区并不是辽代后族的最初领地。《辽史·地理志》载:“仪坤州,启圣军,节度。本契丹右大部地,应天皇后建州。回鹘糯思居之,至四世孙容我梅里,生应天皇后述律氏,适太祖。太祖开拓四方,平渤海,后有力焉。俘虏有伎艺者多归帐下,谓之属珊,以所生之地置州。”该州之属县“广义县”条亦载:“本回鹘部牧地,应天皇后四征所俘居之,因建州县。”可见仪坤州不仅是应天皇后的私城,也是糯思的牧地和应天皇后的出生地。因此可知仪坤州地区才是应天皇后父族的最初领地。关于仪坤州所在,学者意见颇多分歧,但据《武经总要》所记:“宜坤州,东(应作东南)至长泊十五里,西南至上京二百里,北至踏弩河千里,北至大水泊五十里。”《地理丛考》亦载:“宜坤州,启圣军,西南上京,东有长泊周二百二十里,南距中京四日程,挞虏河经州北。”[20]踏弩河、挞虏河即今洮儿河,依此推定仪坤州今地当在内蒙古林东镇东北乌尔吉木沦河上游。至于母前夫之族胡母里的领地,《辽史》却无半点记载,但据该书《圣宗纪》载:统和元年“八月戊子,上西巡,己丑,谒祖陵。辛卯,皇太后祭楚国王萧思温墓。癸巳,上与皇太后谒怀陵,遂幸怀州”。这一记载却透露出一点消息:奉陵邑祖州位于上京西南,在今巴林左旗哈达英格乡石房子古城址,祖陵在祖州城址北二华里大山中。奉陵邑怀州在石房子祖州城址西北五十七华里,即今巴林右旗幸福之路乡所在地东北岗岗庙古城址。怀陵则位于怀州城址北六华里床金沟内。承天太后母子所行路线是先去祖陵、萧思温墓地,再去怀陵,最后南行至怀州。据此可知萧思温墓应在祖陵、怀陵一线之北,距两陵分别为一日程。笔者初步认定萧思温所葬之地就是胡母里一族最早的墓地。据此推测胡母里一族最早牧地、“分地”应在上京北部偏西,邻近糯思一族的牧地和“分地”。萧思温死后不葬在辽北而葬于上京,而且近年在阜新蜘蛛山发现“启圣军节使印”,都说明辽代后族最初领地与辽北地区关系极为密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