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道家与儒家:生态整体观的两种不同构筑路径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鄱阳湖学刊》(南昌) 赵玉 参加讨论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经宣称,中国的自然观是一种有机自然观。德国学者格罗伊在《东西方理解中的自然》一文中也提出,与西方的机械论世界观不同,东方是一种有机论的世界观,它把宇宙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1]这无疑道出中国哲学的生态实质。不过,他们似乎并未注意到,在这种有机自然观的内部,其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并典型地表现在道、儒两家那里。虽然道、儒两家都把现实的物质世界看成是一个血脉相连的有机整体,从而具有了生态学意义,但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在构筑这种有机整体观念时,他们所走的逻辑路线不仅明显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一、“道→阴阳→自然万物(包括人)”:道家的构筑路径在构筑有机的自然系统观时,道家一开始便立足于宇宙整体,把宏观的“道”作为自己逻辑推理的出发点,当然,同时也将其视为世界本身发展演化的最初起点。他们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就是在这一意义上提出来的。
    那么,何谓“道”呢?“夫道也者,取乎万物之所由也。”(王弼《老子指略》)也就是说,“道”是天下万物的最初起源和宇宙演化的最初起点。因此,《老子》曰:道“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老子》二十五章)《庄子》说: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庄子·大宗师》)《淮南子》说得更为具体形象:“夫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六合所包,阴阳所呴,雨露所濡,道德所扶,此皆生一父母而阅一和也。”(《淮南子·俶真训》)除此之外,道家先哲还常常把“道”称为“天地根”、称为“谷神”、称为“玄牝之门”等,然而,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没有离开“道”的本源地位。
    但“道”并不仅仅代表着万物由之而来的共同起点,它同时还是一种生生不已的创生力量。《老子》中就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万物恃之而生”(《老子》三十四章)的说法;《庄子》中也有“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庄子·渔父》),以及“留动而生物”(《庄子·天地》)的说法。此外,“道”还是一种推动自然万物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量,《老子》中的“衣养万物”(《老子》三十四章),《庄子》中的“运量万物而不匮”(《庄子·知北游》)、“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庄子·天道》)等,都意在说明:世间万物只有在“道”的推动下,才能够不断地生长和发展。总而言之,世间万物正是由“道”产生出来,又靠着“道”的力量不断生、长、成、灭,从而使整个世界处于一种永不停息的运动与演化过程之中。
    不过,在道家看来,“道”虽然是自然万物最根本的创生力量,但从“道”到“自然万物”的创生过程却无法直接完成,它必须借助于一个中介环节,那就是“阴阳”。所以,道家又有“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淮南子·天文训》)的说法。也就是说,“道”作为物质世界的共同源头和内在驱动力,只有以“阴阳”两极的方式运行,缤纷多彩的物质世界才得以产生,并保持不断的发展与变化。
    因此,在道家思想中,“阴阳”便成为“道”的具体运行方式或表现形式。“道”作为宇宙进化的内在推动力,是以“阴”与“阳”相生相克、此消彼长的方式发挥作用的,这种“阴阳”两极间的相生相克、相依相竞,也构成物质世界基本的运行机制。这也正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而无穷”(王弼《周易略例·明爻通变》)的真正含义所在。如此说来,自然万物的生、长、成、灭,大千世界的千变万化,从根本上而言是源于“道”的内在推动,即所谓“行于万物者,道也”(《庄子·天地》),但就直接的意义上,则表现为阴、阳两极的相互作用。所以,道家又主张:“阴阳相错,四维乃通。或死或生,万物乃成。”(《淮南子·天文训》)“至阴飂飂,至阳赫赫,两者交接成和,而万物生焉。”(《淮南子·览冥训》)“造化之所始,阴阳之所变者,谓之生,谓之死。”(《列子·周穆王》)“阴阳相照相盖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欲恶去就于是桥起,雌雄片合于是庸有。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庄子·则阳》)
    有一点需要指出,那就是,“道”的运行轨道不是一条笔直的直线,而是呈现为一个首尾相接的循环。道家典籍中的“反者,道之动”(《老子》四十章),“周行而不殆”,“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二十五章),“终则复始”(《庄子·知北游》),“穷则反,终则始”(《庄子·则阳》),“轮转而无穷”(《淮南子·兵略训》),“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训》),等等,都在一致强调“道”的循环性运动特征。相应的,“阴阳”作为“道”的具体表现形式或运行方式,也同样以首尾相接的方式循环运动,道家所谓的“阳生于阴,阴生于阳”(《淮南子·天文训》)、“穷则反,终则始”(《庄子·则阳》)、“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训》)、“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列子·天瑞》)等,都在这一意义上提出并成为最好的证明。
    如此看来,道家构建有机整体理论的具体推演过程便表现为:把“道”作为根本的起源和生长点,中间经过“阴阳”的相互作用,最后演化出“自然万物”,其中也包括人类,若用简单的图式便可表示为:“道→阴阳→自然万物(包括人)。”
    那么,道家这种“道→阴阳→自然万物”的世界演化模式,究竟只是一种随意的主观臆测呢,还是真的具有某种现实的生态学意义?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问题,我们还是先从“道”这一核心范畴的理解开始。
    关于如何理解道家所谓的“道”,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让人感到困扰,而且实际上也确实困扰着许多人的问题。究竟何谓“道”呢?既然缤纷多彩的物质世界都是由“道”产生出来,那它本身是否也应该是一种物呢?如果站在唯物主义的角度看问题,若是不想把道家思想归为唯心主义或者神秘主义的话,那么它的确应该是一种物,至少可把它看做一种较为特殊、较为抽象的物,或者直接称其为“物质”。实际上,好多学者也确实是这么认为的。但是道家的回答却非常明确:“物物者非物”(《庄子·在宥),这说明“道”根本就不是一种物。按照道家的描述,道“惟恍惟惚”、“无状”、“无象”,而且“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还“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老子》十四章),“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大宗师》)。从这些描述来看,“道”与我们所谓的“物”的概念确实已经相差万里。衡量“物”与“非物”的一个最根本的标志就是看它是否具有广延性,这里的“道”显然并不具备这一特性。虽然老子也曾经说过“有物混成”(《老子》二十五章)的话,但他也同样明确地说过,之所以称其为“物”,完全是出于一种找不到更好表达的无奈,也即所谓的“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二十五章)。甚至,道家先哲好像正是为了避免后人的类似误解,他们还专门把“道”称为“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