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续资治通鉴长编》卷99干兴元年七月己卯,第2294页。 [17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6熙宁三年十月癸亥,第5253页。 [172]顾炎武撰、陈垣校补:《日知录校补》卷15《宋朝家法》,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88页。 [173]顾炎武着、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15《宋朝家法》,岳麓书社1994年版,秦克诚点校,第573页。 [174]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74、84页。 [175]《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1熙宁四年三月戊子,第5370页。 [176]欧阳修:《归田录》卷1, 中华书局1981年版,李伟国点校,第1页。 [177]朱熹:《五朝名臣行录》卷7之1《丞相祁国杜正献公(衍)》,《四部丛刊》本。 [178]《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68元祐二年闰二月庚寅,第8855页。 [179]虞云国:《对中国历史上分权制衡的思考》,《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115-120页。 [180]《宋史》卷312《韩琦传》,第10229页。 [181]《宋宰辅编年录》卷17隆兴元年正月庚午“张浚枢密使”,第1153页。 [182]参看周道济:《宋代宰相名称与其实权之研究》,《宋史研究集》第3辑。台湾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66年版,第245-264页。 [183]《宋史》卷472《奸臣二·蔡京传》,第13727-13728页。 [184]《贵耳集》卷上。 [185]《宋史》卷11《仁宗本纪三》,第219页。 [186]王曾瑜:《洛、蜀、朔党争辨》,收入王曾瑜:《丝毫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4-134页。 [187]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20《哲宗皇帝·诸君子自分党》,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8]《三朝北盟会编》卷218绍兴二十一年八月四日“孙觌撰公墓志曰”,第1568-1569页。 [189]《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27绍兴九年三月己亥,第2063页。 [190]《朱子语类》卷128《本朝二·法制》,第3070页。 [191]王超:《我国封建时代中央与地方关系述论》,《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第174-175页。 [192]王超:《论皇帝制度与封建专制》,《学术月刊》1980年第1期,第36页。 [193]因本文篇幅较长,《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刊载时略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