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关于20世纪美国史学的思考(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美国历史研究会 李剑鸣 参加讨论

    

1970年代以来,在多元文化主义的框架内对美国史的重构方兴未艾,这种史学的弊病也逐渐显露出来:有的学者将文化多元的历史改写成了各种族平分秋色的历史,欧洲文化在美国社会文化形成中的重要性被大为降低;对过去那些遭到忽视的人群的研究成为一种时髦,“种族”(race)、“性别”(gender)、“阶级”(class)分析范畴遭到滥用;妇女史家运用女权主义理论来研究历史上的妇女问题和性别关系,充满女性对男性霸权和性别压迫的仇恨,致力于将历史由“他史”(history)变成“她史”(herstory),形成一种十分偏颇的性别对立史观:在对种族主义的研究中,盎格鲁-萨克逊白人都成了种族主义者,对白人中的反种族偏见的思想视而不见;所谓“政治正确性”已经成为钳制学术自由的枷锁。可以说,多元文化主义正在肢解美国历史,使整体的和宏观的美国史构架难以形成。在一个多种文化竞争和冲突的情况下,什么是美国文化就成了一个问题;如果历史仅是许多种族和性别集团的历史,那么,什么是美国历史的主线和整体结构,就无法得到准确的把握。所以,对于多元文化主义所带来的史学革新的利弊,应当有一种清醒的认识。正如斯坦福大学历史学教授乔治·弗雷德里克森所言,整部美国史并不都是族裔史,多元文化主义并非可以容纳所有美国历史问题的大箱子。
    史学不同于社会科学,它是以不可逆转的过去时空中的人及其活动为对象的人文学科,它的成长需要以深厚的人文积累为滋养。史学研究的目的是追求可靠的历史知识,提出令人信服的历史解释,这需要一种相对中性和平和的立场,需要和变幻莫测、难以界定的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需要一种对于知识的庄严而恒定的信念。如果怀有过于强烈的现实关怀,对时代精神不加辨析和保持警惕,不免使史学的特性受到损害。20世纪美国史学的最大问题就在这里:历史解释跟随时代而不断变化和求新,每一代史学家的崛起,都以“解构”既往学术为起点;他们热心追逐时尚,以“标新立异”为研究鹄的;他们过于迎合大众口味,片面注重史学的工具性。这一切导致了思想的浅薄平庸和知识的实用化,未能在美国史学建立一种追求纯正知识的“精神贵族”传统。于是,史学的高度繁荣活跃只是一种表面的景象,由于缺乏深沉的历史感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也就不具备产生史学大师的土壤。
    二、社会科学与历史研究历史学的社会科学化,在20世纪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而且尤以美国为甚。19世纪特别是20世纪初以来,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等研究社会和人类的学科趋于成熟和专门化,社会科学的势头日益强劲。受社会科学发展的鼓舞和影响,美国史学也出现一系列新的变化。首先是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从政治、外交到经济、社会,从英雄人物的活动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从事件到心态,都成为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其次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革新,引进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采用计量方法,实现了描述性史学向解释性史学的转变。这两大变化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研究领域的扩大,要求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而理论和方法的革新,有助于发掘新的研究课题和使用新的史料。伴随着这些变化,历史学逐渐变成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史学完成了社会科学化。
    美国史学界十分热衷于使史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早在1912年,詹姆斯·哈韦·鲁滨逊在《新史学》中就提出,史学在理论和方法上应当向人类学、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学习。 1954年,美国社会科学理事会发表《历史研究中的社会科学》的专题报告,强调史学和社会科学的密切联系;1963年该组织在另一份报告中指出,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1971年出版的《历史学即社会科学》一书,将史学完全等同于社会科学; 同年,新政治史主将李·本森发表《走向科学的历史研究》一书,社会科学化已经成为史学的一股不可遏止的潮流。在社会科学化的过程中,美国史学出现两种主要倾向:一方面,史学家热切地从社会科学汲取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研究者大量涉足历史领域。
    美国历史学家吸收社会科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和那些熟悉理论和方法的社会科学家一道,在历史领域进行前所未有的尝试和创新,使史学的领域大为拓宽,方法得到丰富,解释更为精确化,理论色彩更为浓厚。历史学和经济学的结合产生了新经济史,强调理论在研究中的作用,系统地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大量使用数理模型,并相信其事实证据和研究结论完全可能是科学的和可靠的。罗伯特·福格尔、斯坦利·恩格尔曼运用“反事实模式”对奴隶制的经济史研究,改变经济史领域的面貌。 将政治学和行为科学引入政治史的结果,形成了新政治史。李·本森的《杰克逊民主的概念》是这方面的开创之作,为新政治史提出一个概念和方法的框架。 一些机构对美国历史上的选举数据和国会表决情况进行了整理,使之成为可以利用的计量化史料。注重历史研究的政治学家也加入这个营垒。种族文化分析模式和选举周期理论,乃是新政治史的重大成果。社会学等学科对史学的渗透和“自下而上”的史观的形成,促成新社会史的繁荣。普通人的生活、风习的演变、社会流动、价值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少数人群的生活、信仰和文化模式,都成为社会史的研究课题。尤金·吉诺维斯对奴隶制和奴隶生活与文化的研究、赫伯特·古特曼和戴维·蒙哥马利对工人阶级的研究,是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从方法和技术的角度来说,在史学的社会科学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计量方法,人称“计量革命”。计量方法和电脑的采用,使历史学在定性分析之外,增加了定量分析的手段,提高了结论的精确度。有人甚至相信,计量史学乃是唯一科学的史学,历史学家就是计算机的程序员。美国学者运用计量方法研究大众选举、移民史、经济史,并且使过去很少受到注意的教会登记、家庭帐册、选举记录等资料产生极大的史料价值。有的美国学者曾不无得意地说,“美国历史学家在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方面领先于他们的欧洲同行”;“计量学派乃是美国的特色”。
    社会科学化为史学这门古老的学科注入了活力,丰富了它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手段,拓展了研究领域,提出了不少新的课题,使之呈现新的面貌。无论从观念和理论,还是领域和方法来看,这种经过社会科学改造的历史研究,乃是名副其实的“新史学”;而且,这种“新史学”和当年鲁滨逊所倡导的“新史学”,也有天渊之别。今天的治史者实际上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学家,如康奈尔大学教授迈克尔·坎曼所说,他们拥有从前的学者无从想象的计量方法和电脑等装备,他们使用的话语在几十年前也甚为罕见。 而且,他们对自己的工作甚为自信和自负,认为自己的课题和方法代表了史学的潮流,优越于传统史学。这种态度招致坚持传统史学的学者的反感和责难。
    在社会科学开始悄然向历史研究渗透之时,声望如日中天的理查德·霍夫斯塔特满怀希望地预言,当其他研究社会的学科均专注于狭隘的实证探索时,史学可能继续是艺术中人文性最强的学科。 可是,如果他能多活十年,那他一定会深感失望:历史学在经历了社会科学化后,变成了“其他研究社会的学科”中的一种。社会科学之于史学,实在是一把双刃剑:它给史学带来生机,同时也使史学不断丧失自身的特性和功能。
    第一,社会科学化损害了历史学的独立价值和学科特性。新经济史变成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新政治史乃是政治学的一部分,新社会史成了历史社会学,妇女史实际上不过是女性学,在这些研究领域,历史成了附属和次要的东西,研究的目的不是考辨史实、解释史实和提供历史叙事,而建构模式和创立理论,从而模糊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界限。
    

第二,成为社会科学分支的史学,出现严重的非人文化的趋势。史学家缺乏终极关怀,对知识没有某种超功利的追求,也不再将人的价值置于重要地位。在高度技术化的研究中,课题成为中心,手段乃是关键,人及其信仰、关怀、生活方式则被淹没在一大堆支离破碎的材料和抽象庞杂的模式当中。史学家不过是一种制作历史产品的技术工人,著述的目的仅是为了学位、职位和生存。 这种倾向同样表现在史学研究者的培养中。美国大学的史学博士研究生课程,大多偏重专业方法和技术的训练,重视某一狭小领域的知识,而忽略思想价值的熏陶和整体素质的培养,一个学生学修满学分、写出一篇专业性很强的论文以后,就可以得到学位,然后走向就业市场。像60年代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那种注重人文素质培养的方式,实在是凤毛麟角。缺乏人文底蕴的史学,只能生产平庸浅薄的知识产品,不少论著只不过是如伯纳德·贝林所说的那种“社会科学研究报告” ,能够陶铸情操和启人智性的学术经典,也就无从诞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