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见朱利叶斯·普拉特:“美国扩张观念”(julius w. pratt,“the ideology of american expansion”),载a.e.坎贝尔编:《扩张与帝国主义》(a. e. campbell.ed.,expansion and imperialism),纽约1970年版,第23-24页。 [42]见莱因霍尔德·尼布尔和艾伦·海摩特:《这样设想一个国家》(reinhold niebuhr and alan heimert, a nation so conceived),伦敦1963年版,第127页、139页。资产阶级史学家特别宣扬威尔逊的使命说,见a.s.林克:《伍德罗·威尔逊与进步时代》(arthur s. link, woodrow wilson and the progressive era, 1910-1917),纽约,1954年,第81页。 [43]见普拉特:“美国扩张主义观念”,载坎贝尔编:《扩张与帝国主义》,第24-25页。 [44]见约翰·戴维斯:“美国外交政策的永久的基石”,载《外交季刊》,第10卷第1期(1931年10月),第9-10页。 [45]见普拉特:“美国扩张主义观念”,载贝尔编:《扩张与帝国主义》,第25页、27页、29页。美国政府领导人有这种说法,如1786年托马斯·杰斐逊说,联邦好比一个巢,从这里美国人将垦殖南北美洲。1846年威廉·西沃德说,不可抗拒的美国人的洪流,将冲向北冰洋和太平洋。 [46]如约翰·菲斯克说:“美国和英国是进化的先导,是世界的命定的主宰者。”见米尔顿·伯曼:《约翰·菲斯克--一个普及者的成长》(milton berman, john fiske:the evolutian of a popularizer),马萨诸塞州剑桥,1961年,第252页。 [47]如莱因霍尔德·尼布尔说,美国“成长得特别快,……因而被强加给一种同它的显期待巨大的国力相称的责任”(见尼布尔和海摩特:《这样设想的一个国家》,第10页)。 [48]如狄克斯特·珀金斯说:“美国对其他民族的统治经常不是安然自在的统治。”(见迪罗塞勒:《从威尔逊到罗斯福,第21页;阿林·拉波尔特说,使命观念“使美国人为了从西班牙桎梏下解放古巴人而战斗,担当起帝国的负担”(见阿林·拉波尔特:《美国外交史》,纽约,1975年,第175页)。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对基普林推崇备至,更乐于运用他的辞句来渲染“西进运动”(见特纳:《美国历史上的边疆》,第262页、270页)。 [49]如a.j.贝弗里奇说,“我们的制度将乘贸易之翼,紧随我们国旗之后。美国的法律、美国的文明和美国的国旗将在过去是血腥黑暗的海岸上树立起来,这些地方从此以上帝的启迪变成美丽而光明”。见c.g.鲍尔斯:《贝弗里奇和进步时代》(claude gernade bowers, beveridge and the progressive era),纽约1932年版,第67页。 [50]如塞缪尔·比米斯在1961年12月以“美国的外交政策和自由之幸福”为题,在美国历史协会年会上发表主席演讲。 [51]如特纳认为,美国的民主是边疆扩展的产物(见特纳:《美国历史上的边疆》,第30页、190页、306页)。 [52]如道格拉斯·多德指出,美国制定它的内政和外交政策经常是依据一种假设,即美国具有一种使它享有特殊的权利的特质。美国认为它的国家政策,无论是说的或做的,都是符合其他国家的利益的(道格拉斯·多德:《被扭曲的梦想--1776年以来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马萨诸塞剑桥1974年版,第210页)。 [53]菲利克斯·吉尔伯特说,美国对外政策的“最显著的特点”是“道德特质”(见菲利克斯·吉尔伯特:“二百周年思考录”,载《外交季刊》,第54卷第4期,1976年7月,第644页)。迪罗塞勒说,美国外交政策“基本上是道德的”(迪罗塞勒:《从威尔逊到罗斯福》,第20页)。 [54]如莱温海因说,美国外交政策是道德主义-合法主义的(见莱温海因编:《历史学家和外交家--历史和史学家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作用》,纽约,1967年,第22页)。乔治·凯南也持此说。 [55]如迪克斯特·珀金斯说,“帝国主义现在已成为一个带有谴责意味的名词,但帝国主义曾经奠定了秩序和安定的基础,……为普遍的繁荣奠定基础”(见迪克斯特·珀金斯:“我们需要高高兴兴地做老师”,载《1949-1960年美国历史协会主席演说集》,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94页)。 [56]如托马斯·贝利说,“自身利益是一切外交的基石”(见贝利:《美国人民外交史》,第88页);a·b·哈特说,“美国外交的诀窍在任何治国公式或格言中是找不到的,但它深深存在于人的利益的原则之中,……这个国家的外交史证明,在世界各地只要看来能得到充分的利益,政府就毫不犹豫地攫取它”(见哈特:《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础》(albert bushnell hart, the foundations of american fareign pdicy ),纽约,1901年,第4页。 [57]如莱因霍尔德·尼布尔在1932年写的《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社会》中指出,理想主义者为“伪善”的,这是不可避免的(见罗伯特·奥斯古德:《美国外交关系中的理想与自利:20世纪的大转变》(robert osgood, ideals and self-interest in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of the tiventieth century,芝加哥,1953年,第382页。)汉斯·摩根索认为,人是“具有追求权力的私欲的”(西拉库萨:《新左派历史和史学家》,第160页)。 [58]如理查德·霍夫斯塔特把19世纪末产生的向外扩张的浪潮称为“心理上的危机”(见坎贝尔:《扩张与帝国主义》,第153-161页)。 [59]如h.u.福克纳说,扩大领土的“习惯”是美国立国以来的“特点”(见哈罗德·u.福克纳:《对社会正义的探索,1898-1914》(harold u. faulkner, the quest for social justice, 1898-1914),纽约1931年版,第516页)。 [60]如朱利叶斯·普拉特说,“一些毗邻地区命中注定是要被合并的,因为它们的位置使它们自然地要成为美国的一部分”(见朱利叶斯·普拉特:“美国扩张的观念”,载于坎贝尔:《扩张与帝国主义》,第23页)。 [61]威廉斯:《美国历史的轮廓》,第719页。 [62]威廉斯:《从殖民地到帝国》,第480页。 [63]转引自厄格:“新左派与美国历史--美国历史编纂学中的一些新趋势”见艾布拉姆斯和菜文编:《20世纪美国的形成》,第722页。 [64]威谦斯:霍夫斯塔特:“帝国主义的逻辑”,载《民族》周刊,第185卷第1期(1957年7月6日),第14页。 [65]理查德·霍夫斯塔特:“显明天命和菲律宾”(richard hofstadter, “manifest destiny and the philippines”,载丹尼尔·阿伦编:《危机中的美国》(daniel arend, ed., america in crisis: fourteen crucial episodes in american history),纽约,1971年,第196页。] [66]威廉斯:“帝国主义的逻辑”,载《民族》周刊,第185卷第1期(1957年7月6日),第14页。 [67]威廉斯:“《从殖民地到帝国》,第483页;《美国历史的轮廓》,第416页;《变动世界中的美国人》,第297页、301页。 [68]乔治·安德森:《争端和冲突--20世纪美国外交研究》(george l. anderson, issues and conflicts: studies in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n diplomacy), 堪萨斯州劳伦斯,1959年,第9页;威廉·阿普曼·威廉斯:《美国外交的悲剧》(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 the tragedy of american diplomacy),纽约,1959年,第30页。 [69]威廉斯:《美国、古巴和卡斯特罗--论革命的动力和帝国和解体》,第168页。 [70]威廉斯:《美国历史的轮廓》,第482页。 [71]威廉·阿普曼·威廉斯:“外交政策与美国人的思想”,载《评论》杂志,第33卷第2期(1962年2月),第157页。 [72]威廉斯:《美国面向一个革命的世界,1776-1976》,第42页。 [73]威廉斯:《美国·古巴和卡斯特罗--论革命的动力和帝国的解体》,第167页;《变动世界中的美国人》,第301页。 [74] 威廉·阿普曼·威廉斯:“美国的世纪”,载《民族》周刊,第135卷第4期(1956年11月2日),第6页。 [75]威廉·阿普曼·威廉斯:“马璧德的新寓言:经济神话”(willam a. williams, “babbitt‘s new fables: economic myths”),载《民族》周刊,第182卷第1期(1956年1月7日),第6页。 [76]见查尔斯·诺伊:“美国外交政策在解释结构方面的变化”(charles e. neu, “the changing interpretive structure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载约翰·布雷曼《20世纪美国的对外政策》(johmn braeman, r.h. bramner, and david brody, eds., 20th century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俄亥俄州哥伦布,1971年,第53页。 [77]威廉·阿普曼·威廉斯:“外交政策与美国人的思想”,载《评论》杂志,第33卷第2期(1962年2月),第158页。 [78]威廉·富布赖特:《跛足巨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269页。 [79]见威廉斯:《美国历史的轮廓》,第4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