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客籍文化名人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李贽。李贽于万历九年(1581年)卸任云南姚安知府投奔黄安三耿,直至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被迫离开麻城,在这长达十七、八年的时间里专心在黄安、麻城讲学著述,其《焚书》、《藏书》均在麻城完成。而李贽与耿定向的每一次论争,朝野侧目,天下耸动。关于李贽与耿定向的论争,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有精彩的记述:“卓吾寓周柳塘湖上。一日论学,柳塘谓:‘天台重名教,卓吾识真机。’楚倥诮柳塘曰:‘拆篱放犬。’”(58)一般的观点认为,耿定向重名教而与主流社会思想相合,而李贽重性情而与主流社会相悖。其实李贽与耿定向思想的差异与冲突原因不止如此,先哲与时贤著述颇丰,本文不再赘述。但李贽作为一个“未能超脱传统的反传统”的晚明思想家与“维护纲常却对嘉靖以后‘世风日偷’持批评而欲‘陈先进懿行以救时弊’”的理学家耿定向的争论对黄州府的学风与文风甚至对中国思想史与中国哲学史影响巨大,正如湖北宿儒甘鹏云所说: 有明一代,讲学之风最盛,大都宗主白、甘泉、阳明三家。就湖北言之,李承箕、李承芳、吴廷举、朱伯骥、曹璘,源于白沙者也。何迁、余胤绪、袁国臣源于甘泉,则白沙之再传也。蕲州二顾、黄安三耿,源于阳明者也。唐希皋师事钱德洪,张绪师事邹守益,刘承烈师事耿天台,则阳明之再传也。李若愚师事张甄山,则阳明之三传也。(59) 这段话充分揭示了黄州学术思想与阳明学派之渊源,黄州学术思想在湖北的地位。而学术思想的传承、传播与兴盛,讲学之风功莫大焉!哲学大师熊十力在《问津学会启》中深刻阐述道:“尚考先贤学术,宗趣互殊,各有独到,如五音辐辏,异曲同工;八宝庄严,仙佛齐现,亦可谓大观矣。今夫天,日月星辰昼夜迭运,大地山川草木,众象森罗,唯其并育并行,所以不相悖害。学派之分歧,亦若是焉已耳。自清虏严讲学结社之禁,而学术式微,楚士又好为一意孤行,不近标榜。蕲黄尤甚,故先哲流风,亦以莫为显扬,而日就澌灭。前贤之遗泽既斩,后嗣之趋向益迷。”(60)熊先生此论,大气磅礴,目光如炬,深刻揭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繁荣学术思想的巨大作用,一旦思想禁锢,讲学之风禁,则学术榛芜,同时也揭示了清代蕲黄乃至湖北学者无闻的原因。今天读来,犹有“振聋发聩”之感和“如芒在背”之痛。 注释: ①陶澎:《蜀輶日记》卷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12)(14)王葆心:《再续汉口丛谈》,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92、317、105页。 ③罗福惠:《湖北近三百年学术文化》,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第4-6页。 ④张建民:《湖北通史》(明清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3页。 ⑤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等:《湖北文征》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9-300页。 ⑥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札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⑦许苏民等:《李贽、耿氏兄弟和公安三袁》,《江汉论坛》2009年第7期。 ⑧(31)苏轼:《书韩魏公黄州诗后》,《东坡全集》卷9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0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⑨(1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502、503页。 ⑩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13)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页。 (15)刘礼堂等:《鄂东文化的人类学考察》,《武汉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16)杜牧:《祭城隍神祈雨文二首》,《文苑英华》卷996,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18)《隋书》卷31《地理志》。 (19)(22)(24)(25)杜牧:《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17页。 (20)陆游:《入蜀记》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等:《湖北文征》第10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4页。 (23)杜牧:《杜牧寄兄子诗》,《戒子通录》卷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6)张卫东等:《论唐代刺史的教化职能》,《江海学刊》2010年第5期。 (27)苏辙:《黄州快哉亭记》,《唐宋八大家文钞》卷16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8)赵鲲:《贬谪文学的转折--以〈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为中心》,《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29)王禹偁:《小畜集》卷19,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0)王禹偁:《小畜集》卷18,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2)陈寅恪:《金明馆丛刊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7页。 (33)林语堂:《苏东坡传》,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34)马端临:《文献通考》卷249,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5)苏轼:《方山子传》,《东坡全集》卷39,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6)苏轼:《东坡志林》卷9,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7)惠洪:《冷斋夜话》卷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8)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岭南学报》1950年第11卷第1期,转引自舒怀等《中国文化世家·荆楚卷·总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39)顾景星:《白茅堂诗文集》卷38《李时珍传》。 (40)舒怀等:《中国文化世家·荆楚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页。 (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9页。 (42)刘玉堂:《〈两湖平原开发探源〉评介》,《江汉论坛》1996年第5期。 (43)《太平寰宇记》卷145,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4)吴学俨:《地图综要》内卷《湖广总志》,顺治二年刊本。 (45)范锴著、江浦等校释《汉口丛谈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7页。 (46)何孟春:《余冬序录》卷59《职官》,光绪六年刊本。 (47)张国雄:《“湖广熟天下足”的经济地理特征》,《湖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48)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09-313页。 (49)陶晋英原著、温显贵点校《楚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50)(52)《钦定续文献通考》卷50,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1)《明史》卷69,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