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初期英国社会流动的趋势和特点(2)
二、社会流动趋势和流动机制的变化 企业家集团的来源研究,考察的是一个“目标确定的、单向度的社会流动趋势”,也就是说,在这一研究当中,企业家集团(以及它所属于的中等阶级)是其他社会阶层、集团进行社会流动的目标,我们所要揭示的是在原有的社会阶层结构中,哪些阶层更易于通过垂直的或者水平的社会流动成为企业家集团的一员。以一个社会集团的经历(虽然企业家集团是推动工业化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为切人点,考察工业化过程中英国社会流动机制的相关问题,为此需要借鉴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流动研究是社会分层研究领域最为重要的部分,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就方法论而言,社会流动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来进行分析。一种是流动表分析,通过职业或阶级阶层的等级划分,对父辈职业地位与子女职业地位进行交互分析,或者对其本人最初职业地位与当前职业地位进行交互分析,考察代际的和代内的职业地位或阶级阶层位置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对流动机会、流动规则和流动模式进行分析,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分析出社会地位获得的继承性的大小,进而将其作为评估社会开放程度的一根标杆。另一种是布劳一邓肯的地位获得模型,它主要考察和比较先赋性因素(如家庭背景)和后致性因素(个人能力、进取心、教育水平等)对个人的职业地位获得所产生的影响。上述两种分析方式比较适合于分析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架构基本稳定、变化不太剧烈的社会中发生的社会流动,是社会流动研究的主流模式。【12】此类模式也非常适合于我们将其应用于对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研究。 1.利用流动表分析法研究工业革命时期企业家的起源所揭示的代际流动和代內流动趋势分析代际流动和代内流动的流动率,所依据和使用的资料一般包括:被调查者本人的职业与其父亲职业的交互分析表(代际流动表),借此考察代际之间的职业地位或阶级阶层位置的变化情况;被调查者最后一次王作变动所导致的职业地位的变化情况(当前职业与之前职业代内流动表);被调查者本人的最初职业与当前职业的交互分析表(初职与现职代内流动表)三种,借此考察个人所经历的职业地位或阶级阶层位置的变化。流动表分析可以展示代际和代内的各种流动频率(包括上升流动率和下降流动率等),同时也可以显示哪些阶层的成员有较多的上升流动机会,而另一些阶层的成员只有很少的上升流动机会或者不流动甚至向下流动。【13】 表1是代际流动表。通过分析其数据可以发现,父辈属于上等阶级和劳工阶级的企业家都不多,分别为20人和16人,占考察总量的比例分别为8.8%和7.1%;绝大部分企业家的父辈属于中等阶级(103人)和底层中等阶级(87人),占考察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5.6,和38.5%,两者相加,共有190人,占总量的84.1%。从社会流动率来看,不流动率达到45.6%,与总向上流动率相似,其中以底层中等阶级的向上流动率(小跨度)为主,为38.5%,劳工阶级的向上流动率仅为7.1%。 F.克鲁泽的研究所揭示的企业家集团的代际流动趋势可以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互印证。民本迪克斯对132位生活在1750-1850年间的工业家的研究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工业家出身于工人(worker)或小农场主家庭,其他三分之二的工业家则出身于比较富裕的家庭,且大多已经在相关的产业从业多年。【14】在埃瑞艾特·E.哈根选取作为研究对象的72位工业“革新家”(innovator)中,有7l%的革新家其父亲的收入属于中等或殷实,29%的革新家其家庭收入属于低收入水平。【15】 这些数据说明,英国工业化时期新兴工厂主企业家集团的代际流动趋势是以中等阶级内部的水平流动和以小幅度、短距离的向上垂直流动(从底层中等阶级到中等阶级)为主导,出身社会底层的劳工阶级向上进行大跨度垂直流动的机会较小。 表2是当前职业与之前职业代内流动表。通过分析其数据可以发现,在创建工业企业之前属于中等阶级的工业家占考察总量(316人)的44.9%,在剔除不明情况的人员后(剩余266人),比例上升为53.4%;属于底层中等阶级的工业家占总数的26.8%,在剔除不明情况的人员后比例上升为32.O%;两者相加,属于中等阶级和底层中等阶级的工业家在总数中所占比例达到71.7%和85.4%;而属于上等阶级的工业家只占2.5%和3.0%,属于劳工阶级的工业家只占9.8%和11.7%。在社会流动率方面,由于“直接创建企业”的50人在社会分层上应当归人中等阶级,所以,不流动率达到60.7%,总向上流动率仅为36.6%,其中以小跨度的向上流动率为主,为26.8%,大跨度向上流动率仅为9.8%。 表3是初职与现职代内流动表。通过分析其数据可以发现,出身于中等阶级的工业家占考察总量(243人)的35%,在剔除机械、陶瓷业后(剩余185人),比例上升为40%;来源于底层中等阶级的工业家占总数的39.5%,在185人中比例上升为45.9%;两者相加,来源于中等阶级和底层中等阶级的工业家在总数中所占比例达到74.5%和85.9%。在243人的统计中,其所从事的第一种职业属于劳工阶级的为55人,所占比例为22.6%;在185人的分类总计中人数减少了35人,变为20人,比例下降为l0.8%,这说明那些所从事的第一种职业属于劳工阶级的工业家们,主要集中在机械业和陶瓷业,从组成劳工阶级的三个职业群体(熟练工人、家庭作坊工人、非熟练工人)来看,主要集中在“熟练工人”这一群体(从43人变为1。人,减少了33人)。 F.克鲁泽所选择的这些工业家,按照他自己的说法,都是创建了“大型工业企业”的人,这就把大批的中小企业主排除在外。在一般情况下,创建大型工业企业,要求有较多的资本、较高的管理水平、较广阔的原料和销售市场及业务联系,这都不是劳工阶级和底层中等阶级的许多人所具备的,所以在表1和表3中,劳工阶级和底层中产阶级的比例较小,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一家企业的规模可以从小到大,从茅屋中的家庭作坊发展成为高大宽敞的工厂;同样地,大部分的工业家并不是直接创建大型工业企业的,他们一般都是从小做起,靠很小的本钱创业,靠自己的勤奋和聪明才智,又能抓住机遇,才一步一步地积累资金、经验,最后发展成为大工业家。所以,一个在创办企业时属于中等阶级的工业家,他的第一份工作很可能只是一个熟练工人或家庭作坊工人,还有可能只是一个流浪汉或非熟练工人。这种前后的差异,可称为“发展差异”。因此,在企业家集团的初职统计中,出身劳工阶级和底层中等阶级的比例较大,是情理之中的。从社会流动率来看,不流动率分别为20.2%、35%和24.9%、40%,而向上总流动率达到48.5%、62.1%和40.5%、56.7%,这是几组数据中唯--次流动率超过不流动率。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