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人工灌溉的发达。“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4】 第二,田制的破坏。是亦为一重要的事实,大概当时田制破坏最明显的事实有二: A.行爰田。爰田亦曰辕田,始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于是乎作爰田”。关于爰田制的解释,孟康说:“三年爰土易居,古制也。末世浸废。商鞅相秦,复立爰田。上田不易,中田一易,下田再易。爰自在其田,不复易居也。”【5】《汉书·食货志》又云:“民受田,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岁耕种者为不易上田地,休一岁者为一易中田,休二岁者为再易下田。三年更耕之,自爰其处。”【6】爰田实行的结果,就使农民可不束缚在土地上面,而能自爰其田。 B.开阡陌。《史记·商君列传》云:“鞅为大良造,……筑冀阙,……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7】这里,就是开阡陌,就是土地可以买卖,农民得有自己私有的财产,脱离地主,而土地的兼并,亦随之特别加烈,应值得我们大书特书。 生产技术的变动与改良,自然社会生产力渐见增加,所以在春秋、战国后,我们常见许多的生产品,已变成商品。《史记·货殖列传》上说: 夫山西饶材、竹、毂、鲈、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8】 生产品既变成商品,于是货币的流通以起。 太史公曰: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候,用区区之齐显成霸业。【9】 此外,关于货币流通的痕迹,亦随处可见,有商品,有货币,必然地产生了大工商业与许多的商业市场,像《史记·货殖列传》所载: 陶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候四通,货物交易所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子孙修业而息之,遂之巨万。 子赣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 白圭,周人也,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 猗顿用盬盐起,而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10】 与工商业同时发达的尚有高利贷资本之活动,我们看孟尝君遣冯谖赴薛收债、焚券的事实,便可明白,至春秋、战国时代的市场,是怎样呢。 我们晓得封建时代之城为贵族自卫的堡垒,范围极小。但到春秋时代,因商业发达,旧有的堡垒,不足以供贸易,故筑城之举屡见。及到战国时代,则其范围愈扩大,而繁华热闹的程度,也达于极点。依《史记·货殖列传》所载,当时著名的都会,有咸阳、洛阳、江陵、颍川、南阳……其他如邯郸等,亦均为有名的都会。 从这样的情形看来,中国商业的发达,已到了相当的程度。于是封建的自然经济的基础,遂完全被这可怕的商品的魔力推翻殆尽而崩溃了。 三、高利贷商人资本与封建残余的结合 自战国以后,中国的封建经济已成强弩之末,被高利贷商人资本的势力所渗透而变质了。它早非单纯的自然经济,而间杂着许多的新成分,农民自行了爰田、阡陌之后,可不再束缚在土地上面,而商人阶级则活跃于当时的社会上,像吕不韦这些人,一跃而为卿相。庄严华丽的秦朝,即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依这样的讲来,中国当很早地踏上资本之路,成立一个资本主义的国家。然而事实却不如此,中国反长期地陷落于高利贷商人资本与封建残余的结合的剥削制度中。而秦朝也历了十五年而崩坏。这个谜,真不知多少的人在谜着,却没有一个能猜得着。它的原因很多,一为地理的关系,没有殖民地的刺激;二为蛮族的侵入,扰乱中国经济发展的步骤。这虽都不失为一个原因,而最有力的,厥在经济之内部的结构,看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能否适应,和社会上有没有此种的要求,有踏上工业资本的可能?关于这个原因,我引了乌里亚诺夫关于俄国自然经济崩坏底经济的情形,很可以拿来比拟。 劳役的经济制度,因农奴法之废除而破坏。……农民经济脱离了地主经济;农民可赎回自己的土地作为百分之百的私有物,地主们--则转入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我们已经说过两个制度之在极端相反的基础上。但是向着完全不同的制度之转变,当然不能马上完成,其所以不能者,因为有两个不同的东西,第一资本主义所要求的那些条件,目下还没有,需要一个阶级的人,他们习于雇佣劳动,需要地主的家具,来代替农民的家具;需要把农业的组织同别的一切工商业的企业一样,而不能把他当作一种老爷事业来做。而所有这些条件只有慢慢地才能成立,在农民改革之后最初几年有些地主企图赎买外国机器甚至雇佣外国工人,结果不能不归于完全的可笑的失败。不能马上转变到资本主义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旧的劳役的经济制度,虽然破坏了,但是还没有最后的消灭。农民经济还没有完全脱离地主经济,因为还有很多的农民分有地在地主手中,如“割裂地”森林、草地、水池、牧场等等。农民没有这些土地完全不能够经营独立的经济,而地主们用这些方法倒可以继续旧时的经济制度,还用劳役的方法。“经济外的强制”之可能依旧存在:如短期义务状况,轮流帮工制,派用农民的车辆,分配农民去做社会工作等等。【1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