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论中国的生产方式与农民(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现代史学》 傅衣凌 参加讨论

这可观农民负担之重。其间虽不无变动,大体上还是如此。这种剥削形态,的确是最典型的亚细亚社会底地租与力役,较诸封建的剥削,还进一步。因为在封建时代,尚为自然经济,此时则不然了,农民不但为地主作必须的劳动,且须为地主累积剩余品,以应市场的要求,还只有在农民身上加紧地剥削。一面因土地的大兼并,而地主又可以不守封建的信条,任意驱逐农民,常使农民有失地之苦。这样,农民为谋生存起见,宁可依赖于地主而为隶农,因为隶农除负了地租之外,不必再负国家的劳役,在表面上虽说是自由农,实际还不如隶农的自由。
    (二)农民之农奴化
    基于上面的原因,中国农民是较农奴还不如了,兹试从文献上的考察,引两三个例,以见农民之农奴化。
    其一则为晋代的佃户:
    佃客起于晋初,王公贵人各自占荫,以官品为差,多者四五十户,少者一户,《文献通考》卷十一:“晋武帝平吴之后,令王公以下得荫人为衣食客及佃客,官品第一第二者,佃客无过五十户,三品十户,四品七户,五品五户,六品三户,七品二户,八品九品一户。”又东晋“官品第一第二佃客无过四十户,每品减五户,至第九品五户”。其五人号日大家,“其客皆注家籍,皆无课役,其佃谷与大家量分”(《通考》原文)。盖一种农奴制也。【14】
    第二则为宋代的客户、佃客:
    川陕豪民多旁户,以小民役属者为佃客,使之如奴隶,家或数十户,凡租调庸敛悉佃客承之。【15】
    宁宗开禧元年,夔州路转运判官范荪言:“本路施、黔等州荒远,绵亘山谷,地旷人稀,其占田多者,须人耕垦,富豪之家,诱客户举家迁去。乞将皇祜官庄客户逃移之法校定,凡为客户者,许役其身,毋及其家属;凡典卖田宅,听其离业,毋就租以充客户;凡贷钱止凭文约交还,毋抑勒以为地客;凡客户故,其妻改嫁者,听其自便,女听其自嫁。庶使深山穷谷之民,得安生理。”刑部以皇祐逃移旧法,轻重适中,可以经久,淳熙比附略人之法太重,今后凡理诉官庄客户,并用皇祜旧法,从之。……【16】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了然中国农民的生活,还赶不上农民生活的水平线,差不多全隶属地主,哪里像欧洲的佃农有独立的身份?此外,伴随这个制度而同时产生的,还有一个“欠债还利”的办法。
    至道二年,诏江南、两浙、福建州军,贫人负富人息钱无以偿,没入男女为奴婢者,限诏到,并令检勘还其父母,敢隐匿者治罪。【17】
    为更欲认识中国农民生活的真相,兹再引宋人底一段话,来互相参证。苏老泉曰:
    周之时用井田,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连接,募召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隶,安坐四顾,指麾于其间。而役属之民,夏为之耨,秋为之获,无有一人违其节度以嬉!而田之所入,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有田者一人而耕者十人,是以田主苟不其半以至于富强,耕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穷饿而无告。夫使耕者致于穷饿,而不耕不获者坐而食富强之利,犹且不可,而况富强之民,输租于县官,而不免于怨叹嗟愤。何则?彼以其半而纳县官之税不若周之民以其全力而供其上之税也。周之十一,以其全力而供十一之税也,使以其半供十一之税,犹用十二之税然也,况今之税,又非特止于什一而已,则宜乎其怨叹嗟愤之不免也。噫!贫民耕而不免于饥,富民坐而饱且嬉,又不免于怨。其敝皆起于废井田。……【18】
    (三)中国农民暴动的特质
    为了这个缘故,中国农民暴动底特质,非徒反抗地主们底惨酷的压迫,而尤其痛恨那些杀人不见血的商人阶级,用了商品经济的力量,吮吸他们的膏脂。所以当唐代黄巢暴动攻陷广州时,他杀死了很多的外国人。
    据当时阿剌伯商之旅行记,则当乾符五年黄巢陷广州时,回教徒、景教徒、袄教徒被害者已十二万人,则外国人流离之多可想。【19】
    这便是一个好例,黄巢为什么杀死这些外国人呢?就是当时的外国人,多做商业的勾当,来诈取中国的农民。至如农民之反抗地主,差不多为历代农民暴动的本色。不过这里我要特地提出中国农民暴动的特质,有含着这样底意义。
    五、市民英雄与封建专制主义
    中国经济的本质,既如上述。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我们不见有代表商业资本底市民英雄的活动,到处只见封建专制主义者的獗狂。而封建专制主义为保持其势力底均衡计,也特别地压制市民英雄的活动。虽有时也受社会底经济关系的刺激,产生了所谓的市民英雄,但这新兴的势力,究竟有限,其社会的基础,亦未稳固,而旧有的势力,遂乘机围攻,于是这昙花一现的市民英雄,一忽儿便都为历史的陈迹了。兹随举一例说明。
    王安石谁都承认他是一个大政治家,主张变法,然而不免失败,这是什么缘故呢?历代的史家囿于成见,对于这桩大有历史意味的大事体,差不多没有下过正确的批评。王安石的失败,不是由于历史上所描写的那样的坏人,至若司马光那般旧党也不是地道的正人君子。实际上,宋代新旧党之争,实为两种阶级利益之冲突的斗争,各有其后台老板。我们已明白中国经济为周期的循环率的发展,所以宋代的经济状况,大体上,反较唐代为退步,故封建地主阶级占着社会大优势。那末,此时的一切活动,自当以封建地主利益为前提,但是我们试看王安石的政策,是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二年二月,拜(安石)参知政事,上(神宗)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为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于是设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安石令其党吕惠卿预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青苗法者,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均输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保甲之法,籍乡村之民,二丁取一,十家为保,保丁皆授以弓弩,教之战阵。免役之法,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加罚钱百分之二。保马之法:凡五路义保愿养马者,户一匹,以监牧见马给之,或官与其值,使自市。岁一阅其肥瘠,死病者补偿。方田之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额。又有免行钱者,约京师百物诸行利入厚薄,皆令纳钱,与免行户祗应。自是四方争言农田水利,古陂废堰,悉务兴复,又令民封状增价,以买坊场,又增茶盐之额,又设措置河北籴使司,广积粮谷于临流州县,以备馈运,由是赋敛愈重,而天下骚然矣。【2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