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参见罗勇:《上犹县营前镇的宗族社会与神明崇拜》;黄志繁:《营前的历史、宗族与文化》。 [6] 《上犹县志》卷三,《建置志》,乾隆十五年本,第21、29、35、36、36、12页。 [7] 《上犹县志》卷三,《建置志》,乾隆十五年本,第21、29、35、36、36、12页。 [8] 《上犹县志》卷三,《建置志》,乾隆十五年本,第21、29、35、36、36、12页。 [9]《上犹县志》卷三,《建置志》,乾隆十五年本,第21、29、35、36、36、12页。 [10]《上犹县志》卷三,《建置志》,乾隆十五年本,第21、29、35、36、36、12页。 [11]《上犹县志》卷三,《建置志》,乾隆十五年本,第21、29、35、36、36、12页。 [12]游绍安:《营前蔡氏祠堂记》,见《上犹县志》卷一三《艺文志》,乾隆十五年本,第26-29页。 [13]关于上犹县修志情况,参见易平:《江西方志考》(下),合肥:黄山书社,1998年,第924-929页。 [14]参见黄志繁:《动乱、国家认同与“客家”文化--一个赣南聚落12-18世纪的变迁史》。 [15]《上犹县志》卷一○,《杂记》,乾隆十五年本,第8-9页。 [16]参见《去粤来犹记》,见《黄氏世荣公系下第六次重修族谱》第1册,1996年,第6-7页。该文乃咸丰六年,黄姓重修族 谱时所发现,中间小字估计为咸丰年间后人所加。 [17]《丙寅重修族谱首事引》,见《黄氏世荣公系下第六次重修族谱》第1册,第27页。 [18]参见《(营前)张氏族谱》卷二,《汝珍公自述》,1995年,第7-8页。所谓“众”,是指宗族共同体。 [19]参见黄志繁:《动乱、国家认同与“客家”文化--一个赣南聚落12-18世纪的变迁史》。 [20]参见《黄氏世荣公系下第六次重修族谱》第1册,第349-350页;《(营前)张氏族谱》卷二,《石溪龙背汝珍公世系》,第 23页。 [21] 《授文林郎进士拣选知县新喻县教喻加三级黄府君墓志铭》,见《黄氏世荣公系下第六次重修族谱》第1册,第127页 [22] 《授文林郎进士拣选知县新喻县教喻加三级黄府君墓志铭》,见《黄氏世荣公系下第六次重修族谱》第1册,第127页 [23]《上犹县志》卷三,《建置志》,光绪十九年,第10页。 [24]《上犹县志》卷三,《建置志·关隘》,乾隆十五年,第12页。 [25]参见上犹县粮食志编纂委员会:《上犹县粮食志》,上犹县内部出版,油印本,1987年,第130页。 [26]参见上犹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上犹县志》,上犹县内部出版,油印本,1992年,第481页。 [27]关于该碑文,笔者有专门的介绍,参见黄志繁:《神明信仰与土客关系--清代上犹县营前观音堂碑文的解读》,《赣南 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8]参见罗勇:《上犹县营前镇的宗族社会与神明崇拜》,见罗勇、林晓平主编:《赣南庙会与民俗》,香港:国际客家学会、海 外华人研究社、法国远东学院出版,1998年,第309-346页。 [29]参见黄志繁:《神明信仰与土客关系--清代上犹县营前观音堂碑文的解读》。 [30]《张氏族谱》卷首,《仙人骑鹤新祠堂记》、《清末科武举行状述》。 [31]关于流民和土著之间围绕科举考试的争斗,参见黄志繁:《动乱、国家认同与“客家”文化--一个赣南聚落12-18世 纪的变迁史》。 [32]参见李伯勇:《九狮拜象探源》,见《上犹文史资料》第1辑,第76-85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