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秦郑国渠灌区的发展与演变
在战国时代秦人兴修的两大水利工程中,位于南方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因其经济效益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提高而闻名,至今已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北方关中平原的郑国渠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声誉。我认为汉六辅渠、汉白渠、唐郑白渠、宋丰利渠、元王御史渠、明广惠渠、清龙洞渠与近现代的泾惠渠都是郑国渠持续发展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郑国渠也是几乎持续两千多年的大型水利工程,而且其发展轨迹明确,充分显示出自己的特点。 一、秦郑国渠是沿北山由泾到洛跨流域供水的大型淤灌工程 历史文献详细记载了郑国渠的修建过程、经行路线、经济效益与淤灌压碱性质。《史记·河渠书》曰:“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汉书·沟洫志》所记基本相同。 据《史记·六国年表》,秦王政元年(前246),“作郑国渠”。《汉书·沟洫志》则曰:“自郑国渠起,至元鼎六年(前111)百三十六年”。二书所记年份完全相符,证明郑国渠创修年代必为秦王政元年,即公元前246年。 郑国渠并不是一般的引水灌溉工程,而是具有淤灌压碱性质的大型水利工程。《史记·河渠书》明言:“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汉书·沟洫志》也说:“渠成而用(溉)注填阏之水,溉泻卤之地”。其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唐人颜师古注曰:“注,引也。阏读与淤同,音于据反。填阏谓壅泥也。言引淤浊之水灌碱卤之田,更令肥美,故一亩之收至六斛四斗”。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郑渠所引之水为高泥沙浑水。泾水为多泥沙河流,汉人歌之曰:“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今人测量结果是,泾水多年平均含沙量高达每立方米180公斤以上。这种从陇东高原带下来含有机质的泥沙,随水一起输送到低洼沼泽盐碱地区,则有淤高地面、冲刷盐碱、改沼泽盐卤为沃野良田的功效。二是郑渠淤灌之地是末垦殖的沼泽盐碱地,不是农耕地。《史记》明确地说是“溉泽卤之地”,《汉书》则说“溉泻卤之地”。泻是指咸水浸渍的土地,其实意思并无不同。 郑国渠首起瓠口,傍北山东行入洛,共三百余里,其渠道以南地势相对低洼,原为泾渭清浊洛诸水汇渚,形成面积广大的湖泊沼泽区域,后经河流携带泥沙与风吹黄土的堆积淤高,陆续有陆地生成,也有了人类居住的遗迹。部分遗留下来的湖泊逐渐富营养化,杂草生长,发展成沮洳(沼泽)之地。在湖泊沼泽陆地之间,土质多带卤性,是盐碱严重之区,非有河流冲刷碱卤不能种植,而靠自然河流的塑造,已有少量土地成为垦殖之田,但较为零星。郑国渠的开凿,人为大规模引来浑水淤灌,始迅速淤成良田美壤,“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也就是说,郑国渠不是浇灌农田,而主要在于引浑淤地,改良低洼盐碱,扩大耕地面积,使关中东部低洼平原得到基本开发。 《史记》《汉书》记载郑国渠线只有十个字,“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虽很简略,但也说明了两大问题,一是郑渠沿关中北山之南缘,自西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布置在灌区北边较高的地带,走的是高线。由于泾洛之间这块平原西北高东南低,故其能够控制的自流淤灌面积较大。二是郑渠首引泾水,尾注洛河,长达三百余里。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沮水》较详细地记载了郑渠路线,郑渠自瓠口引泾水后,“渠渎东迳宜秋城北,又东迳中山南。……郑渠又东,迳舍车宫南,绝治谷水。郑渠故渎又东,迳巀辥山南,池阳县故城北,又东绝清水,又东迳北原下,浊水注焉。……又东,历原,迳曲梁城北,又东迳太上陵南原下,北屈,经原东,与沮水合。……沮循郑渠,东迳当道城南,……又东迳莲芍县故城北,……又东,迳粟邑县故城北……其水又东北流,注于洛水也”。其中指示郑国渠渠线走向的地名有二山、四水、三原、七城、一宫、一陵。1974年,西北大学历史系、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泾惠渠管理局共同组成了调查组勘察了郑国渠渠线及其相关问题。当时根据《水经注》的记述和大量的实地调查资料,结合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各地地形特点,绘制出了郑国渠的基本路线,泾管局档案室藏有原件,公开发表的可参见西北大学历史系《郑国渠》编写组编著的《郑国渠》一书与李健超先生的论文〔1〕。其所绘渠线大致沿海拔450-370米的高程,自西向东,循北原而行,修建在渭北平原二级阶地的最高线上;由渠首瓠口到入洛河的实际长度126。03公里,由汉代一里约为414米,三百里相当于124公里,故文献记载长度与所绘颇为接近;渠首海拔高约450米,渠尾高约370米,首尾高差80米,渠道平均坡降为0。6‰。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