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盛彤笙按:《三国志》“孙亮传”裴松之注谓,吴主孙亮幼年即聪颖过人,一日命太监去取蜂蜜,太监置鼠屎一粒于蜜中,以诬保管人失职。亮剖视屎粒内部干燥,断定是取蜜人新置于蜜中的。既然三国时已有蜂蜜作为食物,未必系采自野蜂,可能在汉代以前便开始养蜂了。 【4】《孟子》里所记,子产叫人把送来给他吃的活鱼放到池塘裹去的故事,未必是真正的历史。所引《诗经·灵台》,说池里满都是鱼,是否真正是西周的事,也无法肯定。但是逭两部书,倒可以说明当时养鱼已经开始。 【5】“溷”,实际上是住家中必有的一种设施:它是猪圈(这个字的右边,就是口中养着猪),同时也是家庭成员的厕所,贮积着人尿和猪粪尿(溷字左边的水,应当是尿水。溷字另一意义是浑浊,即有粪在裹面,人粪大半已被猪吞食了),作为重要而经常的有机肥料的来源。近年出土的许多明器(殉葬品)和江南农村现在的厕所,都是这种形式。 【6】《孟子·梁惠王》篇两次提出“七十者食肉”,并且在《尽心》篇解释说:“七十非肉不饱”。显然,这是当时实际存在的、照顾老年人的要求。后来《礼记》裹面,却提早了十年:“六十非肉不饱”(《王制》和《内则》),而且还要求“六十宿肉”,即先一天作准备。另外,还有“六卡者三豆”“七十者四豆”(《乡饮酒》,这里所说的“豆”是“一样菜”)“七十饮酒食肉”(《杂记下》)“七十贰膳”(更换菜单。见《王制》和《内则》)。这种提高待遇的理想要求,可能是“士”们替本阶级作的打算,决不会普遍实行。 【7】过去有人提出,我国的家鸡,都起源于缅甸,看来,“都字不能成立。 【8】史念海按:西汉和唐中叶以前,国家都特设地区养马,陇束和陕北部是著名的养马区域。 【9】用马拉战车,以”乘“为单位,由民间供应。春秋战国时,乘的数量是国防力量与国家财富的标志。 【10】原注:相传的嫘祖故事,只是统治阶级英雄创造历史观点的反映。养蚕技术是由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逐渐累积和提高的,不应托始于嫘祖一人。 【11】”副芽“:叶腋的芽,多数只有一个,有时却并排有几个。其中,中央一个发展成为枝条或花的机会最多,其余的便是”副芽“。有时副芽是一串直列的,则只有最下面一个有僵势。桑树的副芽是并排几个的形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