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犹太社团的衰落 17世纪中叶以后,在开封犹太社团繁荣发展的背后,却出现了由盛转衰的种种迹象,此后,经过200年左右的自然同化,到1850年前后,开封犹太人已不识希伯来文,完全丧失了对救世主弥赛亚的期望。1867年,美国圣公会主教施约瑟访问开封后作了如下报道:“他们已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宗教,从任何方面看都几乎难以与异教徒区分开来。他们的家里供着偶像,并留着祖先的牌位,一人还当了和尚。他们与当地人通婚,并不再行割礼,衣著、习惯、宗教诸方面已如同汉人。” 加拿大基督中华圣公会河南教区主教怀特也指出,到19世纪中叶,“无论从宗教意义或作为一个社团来说,开封犹太人已不复存在”。可见,19世纪开封犹太人的同化,成为不可更改的历史现实,同化的标志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宗教信仰的淡漠。在17世纪以前,不断有其他国家的师傅(即信仰犹太教、精通希伯来语的人)来到开封,从而为当地犹太社团增添了新鲜的活力。18世纪以后,开封犹太社团与外界的联系日益中断,成为孤立于海外的群体,宗教信仰也日趋淡漠。1850年,当中国信徒邱天生、蒋荣基代表伦敦犹太人布道会来开封访问时,发现开封犹太人已50多年没有掌教(即拉比),没有希伯来名字,不能认读希伯来文,宗教礼仪已经停止。 第二,清真寺的废弃。如前所述,开封犹太人曾多次修缮清真寺,但从19世纪中叶之后,犹太人再也没有能力修复清真寺了。1866年2月17日,美国著名传教士丁韪良访问开封,这时,清真寺已成为一片废墟,唯有一块6英尺高的石碑(弘治碑)立在污水池旁边。到1910年,清真寺的遗迹亦荡然无存,甚至连遗址周围的土也被人挖去卖掉了。1914年,怀特以中华圣公会的名义与七姓头目签约,购去清真寺旧址。 第三,经书流失。古代开封犹太人曾拥有一些珍贵的经书。他们称《摩西五经》为《天经》、《正经》或《道经》。在清真寺里所珍藏的《摩西五经》共13部。开封犹太人还辗转辑录了13部《五经》,另有《方经》、《散经》数十册。18世纪以前,开封犹太人尚能坚定地保护经书,使之免遭流失。 骆保禄神父曾经说过:“开封犹太人保存经书比保存金银还要精心”,在他们的心目中“谁出卖《圣经》就是出卖上帝”。然而好景不长,1840年以后当新教传教士们到来之际,不少开封犹太人已自觉不自觉地背离了这一观念。这是因为开封犹太社团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兴衰之后,在民族融合这一巨大洪流的冲击之下已日趋衰落,犹太人的民族意识日趋淡漠,出卖经书或圣物正是这一趋向的标志之一(也不排除迫于生计的缘故)。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开封犹太人把原来珍藏在清真寺内的13部希伯来文《摩西五经》中的10部卖给他人,使这些珍贵的资料从此流散于各地。 第四,体质特征的消失。犹太人初来开封之时,实行“族内婚制”,由于这种婚姻习俗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相违背,所以中国史籍中有了这样的记载:顺帝至元六年(1340)“十一月甲寅,监察御史世图尔言,宣禁答失蛮、回回、主吾人等叔伯为婚姻”。这里的“主吾”是元时对犹太人的称谓,一般认为,史料中的“术忽”、“主鹘”、“珠赫”等均为“主吾”的别译。可见,在犹太人定居开封的100多年后仍保持着族内婚制。可是,明代中期以后,开封犹太人逐渐放弃了这一犹太传统,与汉、回等民族通婚,从明末清初记载的开封犹太七姓《登记册》中可以看出,开封犹太人至少娶了40多个姓氏的外族妇女为妻。普遍的通婚现象不仅加速了犹太后裔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及言谈举止等方面的同化,而且也使他们失去了体质上的特征,在他们身上已很少能找到“高鼻深目”的犹太人形象。 开封犹太社团的消失是由自身孤立无援的处境、与主体民族通婚、开封水灾以及城市的衰败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近代以来,在中国的上海、哈尔滨、天津出现了规模不同的犹太社团,特别是二战时期上海犹太难民社区的形成,为中犹关系史谱写了新的篇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