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行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我今年又有机会回访故乡江苏省吴江县。屈指算来,离我1981年三访江村正好十年。这十年故乡的变化真大。十年前吴江有名的七大镇正从冷冷清清的衰落景象里抬起头来,一股生气引起了我的注意,启发我作出调查研究小城镇的倡议。 从那年起,我每年都回乡考察,江村的老乡提醒我今年是第15次访问了。这十年里我看着这一带农村的房屋从草房变瓦房,一层变多层,联门接户变成了别墅式的小楼房;我看着农村里兴办起了一个个作坊式的小工厂,又看着它们逐步长成为厂房宽敞、设备先进的现代企业;我看着农村的青少年里冒出了一批批头脑敏捷、眼光宽阔的农民企业家。这一切正是我早年梦寐以求的变化,真没有预料到今生今世能亲眼看到我的家乡竟在这短短十年里发生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巨变。所以每次回乡总是不能不有些激动。 这次回乡访问时间虽短,还是匆匆忙忙地跑了几个突出的乡镇,又得到了许多启发。回来坐定,整理一下思绪,写了这篇给《暸望》读者的汇报。 从温饱到小康 总的说来,吴江这十年正是从温饱型经济进入小康型经济。我三访江村时,该村的人均收入还刚接近300元,这次一问已达到1300元,增加1000元。从吴江全县平均数来看,1980年的人均收入是230元,1990年是1178元。全县的工农业总产值1980年是9亿元,1990年是59.2亿元,10年增加了五倍多。 江村的农民进入80年代就已经越过了人均收入200元的贫困线。我在《三访江村》里对当时农民的生活曾有所描述。当时老百姓说:“一天三顿干饭,冬天人人有棉衣棉被,吃穿不用愁。”这是民间的温饱标准。从吴江全县来看,大体和江村相仿,也可以说是在80年代开始越过贫困线进入温饱型经济的。 进入温饱线之后,农民生活上感到紧张的是住的问题。孩子长大了要结婚,但没有房子,做父母的干着急。我在三访江村时见到有些较富裕的人家开始在原有的旧屋前后左右设法添造新房,像是老房子长出了一个个瘤子,把原来已经很狭窄的弄巷搞得更曲折难行。一般说来拆掉旧房翻造新屋,大体上人均收入要超过500元时才会开始。果然,吴江县在1985年前后农村里掀起了建筑热,那时人均收入是664元,到80年代后期,一丛丛白墙黑瓦的楼房出现在公路两旁,江南确实给人以富饶的印象。 1988年吴江人均收入越过千元大关,接近小康边缘。这时农村出现了争购家用电器的高潮。一座座小楼房屋顶上竖起了密密麻麻的电视天线,使人触目。拿江村来说,目前已有80%的人家拥有电视,30%拥有冰箱。自行车已成了家常的交通工具,平均每户1.9辆。 吴江县算不算已经进入小康型经济,江村农民的生活能不能说已经走出了温饱型的界线?我还不敢作出肯定的答案。如果说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作为温饱和小康的一条分界线,那么吴江199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3114元人民币,按1981年汇率计算,已超过800美元了。但是考虑到统计数字中有没有水分,汇率又应当怎样计算等问题,不如将其说得保守一些,吴江经过十年的努力已经接近小康水平了。 小康水平是怎样得来的 吴江在苏南各县中经济上处于中等偏上的地位。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与超过了100亿的无锡县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它有它的特点:农业稳定,副业兴旺,工业发达,创汇力强。以外贸收购额论,它在江苏各县中名列第一已连续九年,堪称“九连冠”。吴江经济的特点和它所处的地理条件有关。它的西境靠太湖。太湖水东流人海,在吴江境内留下了一片片大大小小的湖荡,形成纵横交错的水乡。水乡的交通既便又不便。在人际往来、货物运输依靠舟楫的时代,应该说交通是方便的。但是水乡的陆上交通却十分不便。吴江的23个乡镇直到前几年才全部通公路。这种地形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是有优势的,而要发展现代工业就很受限制了。吴江离上海较无锡和吴县都近,却不在沪宁铁路沿线,工业发展因此慢了一步。我们这些吴江人过去在苏州人和无锡人眼中是土头土脑的乡下人。 土气重一些,对农业就亲一些,联系也就紧一些。农业是经济基础这一事实在吴江体现比较清楚。这次回乡,吴江县的负责同志向我介绍情况时首先强调说:农村是吴江经济的主体。全县76万人中65万住在农村。1990年59.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中44.7亿元来自农村。吴江的工业和贸易主要是以农业为基础并在农村中发展起来的。这番话,我是能领会的,而且认为他们说出了这一地区这十年来经济发展的本质。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