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吴江行(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 费孝通 参加讨论

在盛泽的乡镇企业中最突出的典型是现在已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的盛泽镇印染总厂。它创办于1984年,以55万元的贷款、74名职工、6只染缸、11间简易棚起家,从印染扩大到生产真丝绸及各种化纤合成产品,形成了纺织印染一条龙的企业集团。1987年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1990年生产量达1.4亿米,产值超过4亿元,纯收入2000万元。目前已有职工1195人,日生产能力达60万米,是全国乡镇企业中最大的丝绸化纤印染专业厂,1990年在全国乡镇企业“十大百强”评比中获得第二名。我请教该厂的经理取得这些成绩的经验。他强调的是强化管理,深挖潜力。他最得意的是连续五年保持“三无水平”,即无贷款、无外债、无应收款。他说:“我们这个厂真正大发展是在国家宏观控制最严的1989年,国家银根抽得越紧,我们厂的优势越能发挥。”这里所说的优势就是“三无”。
    这个厂之所以能做到“三无”,与盛泽镇对乡镇企业的培育政策大有关系。政策规定企业税后利润的70%给企业,充实流动资金,并规定国家对乡镇企业的优惠税收100%留给企业,用以扩大再生产,而且坚持做到职工分配低于效益增长,厂长报酬一般不超过职工的2-3倍。这样一来,乡镇企业就有可能依靠自身的效益不断扩大生产,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盛泽镇不仅对镇办的企业给予充分的营养,而且腾出力量采取政策倾斜,重点扶持,促进村办企业,使丝绸工业全面开花。去年全镇共向村办企业投入近千万元,使七个村形成拥有百台织机以上的规模。与此同时,他们引导各村向外地搞联营和外发加工。现在盛泽周围农村里已有2000多台个体织机接受盛泽各村的外发原料,加工生产,全镇村办企业销售额已超过1亿元。
    贸工农一条龙
    丝绸产量大增固然表明了盛泽的兴旺繁荣,但是出产的商品必须有畅销的市场,否则,生产也难以继续。企业依托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几年盛泽的丝绸业的发展不能不归功于吴江东方丝绸市场的建立。
    我记得1985年春从温州考察回来就注意到乡镇企业要继续发展必须狠抓流通,建立小商品、大市场。下一年我很高兴地看到盛泽办起了东方丝绸市场,我还替它题了字。经过了五年我再去访问时,这个市场已经扩大了好几倍,真是万商云集,店面栉比。1990年在国内市场疲软的情况下,这里的销售额仍持续上升,达到6.1亿元。
    吴江的丝绸生产以市场经济为主,列入计划的比重很小,除了真丝产品纳入国家计划外,70%以上的产品由市场调节,而且产品销售主要靠企业自寻销路来解决。所以过去每年都有大批销售人员在全国“满天飞”,不仅花费大,而且效益差。我曾把这种流通方式称之为“肩挑式”。东方市场的建立就是让卖方在场内开店设柜,等待买客上门,由“肩挑式”变成“坐庄式”,在流通方式上提高了一个档次,促进了贸易,提高了生产。例如盛泽第二丝织厂原来靠外勤“周游列国”推销产品,产品还是有积压,自他们进场设点经销后,不但积压的70万米织物很快找到了用户,而且依靠市场信息,12种畅销品种都通过市场定产,全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织机由115台增加到300多台。
    市场建成启用后很快就拥有500多家门市部和摊位,日人均流量达3000多,现在每天销售20多万米丝织品,日平均销售额可达200万元。1990年这个市场为各企业销售各种丝织品8000万平方米,占全县丝绸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同时,市场还和化纤厂联营代销,为当地丝织厂供应原料,并且为乡村企业小批量、多规格的需求提供方便。一年内销售化纤丝、人造丝1.5万多吨。市场还协助丝织厂进行技术改造,每年有10多个项目。现在盛泽的丝绸企业和东方市场已经发展到谁也离不开谁的地步了。
    1
    第一条小龙是从养兔起到织成兔毛衫上市。吴江原是江苏全省养兔最多的一个县。我在1983年三访江村时曾鼓励农民养兔,因为当时兔毛价高,农村里一个老婆婆在家里养10只兔子,一家人的油盐酱醋就不愁了。但不幸的是在80年代中叶兔毛价大跌,许多农民气得把兔子杀来吃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吴江县以补偿贸易的方式从日本引进了一个毛纺织厂,把兔毛纺织成兔毛衫,挽救了养兔业。今年他们又从德国引进了一个高级的精毛纺织厂,投产后,养兔业更有了发展的希望。现在全县饲养毛兔30多万只,出口兔毛纱600多吨。
    第二条小龙是蔺草织成榻榻米出口。吴江北部和苏州南部的沼泽地区都适宜种植席草。这里历来就用席草织成草席供苏南一带夏天铺床之用。近年来又从日本引进新品种,当地人称作蔺草,是日本家家户户用来铺地的榻榻米的原料。最近他们已和日本联营用机器生产榻榻米。1990年在吴江境内蔺草种植面积已有4500亩,经过编织创汇350万美元。
    第三条小龙是用家畜的皮革制成各种用品。1990年制成猪羊皮革40多万件,制成出口服装15万件。
    第四条小龙是瓜菜加工。各种传统酱菜是吴江的特产,在国内相当有名,而且可以出口,1990年达1400吨。
    吴江提出的“五龙夺珠”主要的意义是在把农村的农副业和工业同贸易挂上钩以稳定农业,促进工业。转过身来不难看出吴江的工业主要是从农副产品加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固然是苏南乡镇企业共同的特点,但是与沿沪宁路各县相比较,这个特点在吴江似乎更为突出。吴江工业中领先的是纺织工业,占工业总产值一半以上,而仅次于纺织业的机械工业,只占工业总产值的1/6。吴江之所以能维持这个特点,而且发挥了这个特点,我认为这是与他们把农副工贸密切结成一条龙分不开的。
    左右开弓  两个市场
    在这十年里,吴江抓流通以促生产,成效显著。他们是怎样抓流通的呢?几年来,他们坚持“左右开弓,两个市场”的方针,同时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
    发展外向型企业,生产出口商品,在吴江是有传统基础的。早年海关输出记录里曾有“辑里丝”这个专项,“辑里”据说是当时外商用来称吴江这一带的地名。本世纪初丝绸出口衰落直接影响了吴江农村的经济基础。解放后,即使在“文革”期间,由于创汇的需要,盛泽的几个丝织厂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维持生产的。到了80年代,丝绸之府才得到复兴,这也表现在吴江外贸的迅速发展。上面已提到,从1982年算起,吴江在江苏省各县中保持了九年创汇冠军的荣誉。看来,这荣誉还能保持下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